天天看点

经久不衰的《长征组歌》

作者:中国纪检监察报

80年前,那场被称作“震惊世界的行军”,既是一次勇于牺牲、敢于胜利的史诗般的远征,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凤凰涅槃和精神崛起。记叙和讴歌红军长征的文艺作品不计其数,而有一部作品却历久弥新、经久不衰,它穿越时空一次次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给人们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激励,那就是《长征组歌》。

(一)

1964年4月,杭州西子湖畔花红柳绿,一派生机盎然。正在这里治病疗养的萧华将军人在病房,心却一次次驰骋于烽火连天的岁月。尤其是想起长征中艰苦卓绝的战斗、无数牺牲的战友,常常使他夜不能寐,忘记了病痛的折磨,一次次从病床上爬起来奋笔疾书——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当年红军告别苏区的情景在萧华眼前闪现:河岸上,母送儿,妻送郎,人流如梭。高亢的唢呐声,悲壮而凄凉,一声声道别,让人洒泪心碎……此刻,萧华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无声的泪珠滴落在纸上,浸透字里行间。

“红军夜渡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血战湘江,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亲身经历过这场战役的萧华,此刻又回忆起当年血染湘江的悲壮,想起那些身边倒下的战友,冲锋号声、厮杀声犹在耳边回响,凝练成血与火交织的文字。

“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在革命的危急关头,遵义会议做出历史性决策,毛主席重新回到领导岗位,从而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流淌在笔下的文字,充满着作者对毛主席的热爱、敬仰和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诗一般优美的文字,道出了过雪山草地的艰辛,揭示出红军长征胜利的力量之源。是什么力量让红军明知路途遥远,却万死不辞,前赴后继,经受了难以想象的饥饿、严寒、伤痛等生存极限的考验,终于奔向最后的胜利?是坚定的信念和壮丽的理想。

长征途中,萧华是红军中年龄最小的将领,他率领“少共国际师”充当开路先锋,一路抢关夺隘,屡建奇功。他亲眼看见身边无数的战友倒下,但是红军的队伍一直昂然向前,纵横十多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从危难走向胜利。长征的历史,一直在萧华的心头激荡,但是数十年的戎马倥偬,他无暇诉至笔端。只有生病卧床后,他才有时间完成这一夙愿,以告慰那些牺牲的战友,激励后人走好新的长征路。就这样,萧华边回忆、边疾书,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体重减轻了好多斤,几个月后终于写出了《长征组歌》初稿。后又反复征求意见,于1964年11月中旬基本定稿。接着,萧华将诗稿经由他人转交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谱曲,要求谱成通俗、易唱、具有民歌风格的曲子,用于1965年的“七一”或“八一”演出。

历经半年多时间的创作和排练,1965年7月19日在天津人民礼堂,萧华第一次审看了《长征组歌》。他看完演出后说:“你们的演出让我很感动,你们把歌唱活了,因为长征本身是伟大的,是感人的,你们的歌展现了伟大长征的面貌,你们的演出是成功的。”同年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正式公演,立即轰动全国。

(二)

《长征组歌》从创作到公演,一直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注和支持。《长征组歌》一上演,毛主席通过收音机收听后,当即称赞这是一台好节目,并热情鼓励创作人员要精益求精。周总理更是与《长征组歌》有着难以言表的不解之缘,他自始至终关心着《长征组歌》的创作、排练和演出,多次亲临排练现场,一曲一曲地指挥排练。为了弥补演员经历的不足,他反复给大家讲述红军长征中的斗争生活。在排练现场,周总理甚至一次次地把放在自己身边的电扇搬到指挥和演员们身旁,说:“你们比我更需要电扇。”

周总理不仅喜欢看、喜欢听《长征组歌》,只要北京有《长征组歌》的演出,他都会抽出时间去观看。有一次,北京人民剧场演出《长征组歌》,场内座无虚席,下半场时周总理突然赶来,悄悄地坐在最后一排警卫席上。他还专门请战友歌舞团的歌唱家为他教唱《长征组歌》,他对每一个唱段、每一处表演都如数家珍。战友歌舞团在创作过程中,曾修改了原作的部分词句,其中第四段《四渡赤水出奇兵》的原诗是“主席用兵妙如神”,因为“妙”字不好发音演唱,所以改为“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周总理看后说:“这是《长征组歌》的神来之笔。”

20世纪60年代,《长征组歌》被污蔑为“毒草”,被冠以“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的莫须有罪名,萧华也因此身陷囹圄。周总理闻讯后,在一次会议上,向总政全体干部、战士及职工说:“萧华同志从红小鬼到总政治部主任,跟着毛主席几十年,他怎么会反对毛主席、反对毛泽东思想呢?他写的《长征组歌》,你们能写出来吗?对毛主席没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是写不出来的。‘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句是传神之笔嘛!《长征组歌》我都会唱,你们为什么不唱呢?”周总理的一番肺腑之言,不仅巧妙地保护了萧华这位开国上将,还充满了对《长征组歌》的喜爱之情。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周总理还想再看一看《长征组歌》,此时他已身患重病躺在病床上,不能到现场观看,演员们只能对着摄影机表演,周总理在医院通过电视观看。在这场特殊的演出中,演员们边流泪边演出,把对周总理的无限热爱之情融汇在每一句唱词中。

与周总理一样,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喜欢《长征组歌》,当年观看过演出的谭震林、薄一波、罗瑞卿等,都曾经高度评价和赞誉这部作品。长征胜利40周年时,在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陈云的亲自批示下,《长征组歌》得以重新排练和公演,邓小平看后提出了一条重要的修改意见。原歌《突破封锁线》中最后两句歌词是:“围追堵截奈我何,数十万敌军空惆怅。”邓小平说,不是敌人空惆怅,而是红军在惆怅。中央红军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仍未能摆脱“左”倾路线的影响。湘江一战,损失过半,8万多人只剩下3万多。萧华听了邓小平的意见,遂把这两句改为“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这一改可谓画龙点睛,使歌词的含义更为准确、深刻。

一部剧目,由一位身经百战的开国将领亲自创作,得到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心支持,这在世界舞台艺术史上颇为罕见。它只能说明,红军长征太伟大卓绝了!只有经历过那场远征的人,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蕴含其中的“精神密码”,更真切地懂得宣传长征的伟大意义。恰如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说的:“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三)

人类历史上那场罕见的东方远征,至今已过去整整80年了,作为记录和讴歌长征的壮丽史诗《长征组歌》,也已问世半个世纪。在过去的岁月里,许多珍贵的故事和回忆,许多人的人生价值和追求,都同《长征组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打开微微发黄的报纸,当年在于都、瑞金、延安等地演出的场面跃然纸上——老区人民就像迎接阔别多年的亲人,迎接《长征组歌》的剧组人员。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万人空巷,男女老少列队欢迎。他们给演员端来自酿的米酒,捧出自产的花生、水果,跳起当地的舞蹈。许多健在的老红军战士从十里八乡赶来,拉着演员们的手,一起高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反“围剿”胜利歌》……

《长征组歌》还走出国门,把长征故事和长征精神传播到五洲四海。1966年6月5日,周总理亲自带领《长征组歌》剧组出访罗马尼亚和阿尔巴尼亚。每到一座城市,都举行盛大的演出活动,巡回演出一个多月。老演员马子跃含泪回忆随同周总理出访演出的情景:“那是我一生经历过的最幸福也最难忘的演出,1966年6月26日晚上,我们《长征组歌》剧组在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举行一场大型演出后,总理高兴地走上台告诉大家,晚餐到中国大使馆吃贴饼子,全体同志立刻欢呼起来。在去中国大使馆的路上,周总理对大家说,‘咱们吃完晚餐后,演几段节目慰问一下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我和你们一起唱,咱们就唱《长征组歌》的第七曲《到吴起镇》,好不好?’当时大家兴奋极了。吃完饭后,总理一边唱,一边打着拍子,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激动得热泪盈眶。那个夜晚,我终生难忘。”此后,周总理又专门安排《长征组歌》先后赴苏联、日本等国进行了访问演出,共演出了60多场次,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

“唱红军首先要学红军,要以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排演好《长征组歌》。”当年周总理对《长征组歌》剧组人员的亲切教诲,成为一代代剧组演职人员的不懈追求。许多老演员学红军、演红军,与老区群众和老红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次在瑞金演出时,一位演员看到十几位老红军、苏区老干部坐在前排观看,这位平时给无数观众签过名的歌唱家,恭恭敬敬地捧着自己的军帽,蹲在地上请老红军签名。他说:“没有你们就没有长征的胜利,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你们才是真正的明星!”其中一位老红军不会写字,他就用颤抖的手画了一个五角星,说:“这就是我的名字!”更多新一代演员接过前辈的接力棒,发扬“歌唱红军业绩,发扬长征精神”的优良作风,把演出的舞台搬到长征途中的一个个乡镇村落,身体力行新时期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由此切身感受到艺术生命的源泉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长征的故事说不完,讴歌长征伟大精神的《长征组歌》的故事也说不完。正是通过《长征组歌》的歌词和优美旋律,一代代人回望长征那段硝烟弥漫、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尽管时隔遥远,但革命先烈不畏艰险、恪守信念的高贵品质,至今仍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新长征路上,伴随着《长征组歌》的歌声,必将孕育出更多的英雄,续写出更多的人间传奇。(向迎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