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选择这部《精英部队》,完全是被第二部《精英部队2:大敌当前》圈粉过来的。网上对这个系列电影的评价很高,说是这部电影根本不是电影,它是地球上某个地方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这样的现实,使任何局外人的评论都失去了分量。
相对于该系列第二部偏向于政治讲述政客不为人知的一面,第一部更多的是讲述特种部队bope和毒枭之间的对决,讲述的是bope在消灭毒贩中以暴制暴的快感。在这部电影里边,有一个无时无刻展现在观众面前的规则:你犯罪了,那么我就可以以暴制暴的进行镇压,毕竟是你犯罪在先。

《精英部队》是以1997年里约热内卢为背景,讲述的是里约热内卢的700各贫民区,几乎都被武装到牙齿的毒贩控制。在这里,武器不像世界上的其他地方,用于战争,而是用来犯罪。所以在这样一个充满黑暗的国家,没有人会相信警察会冲进贫民区执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特种部队bope成了贫民区最后的执法者。他们以暴力进行执法,显然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但却是对待毒枭的最佳方式。所以电影中会不断的出现以塑料袋蒙面窒息逼供毒贩、以及对待毒贩动不动就拳打脚踢、扇巴掌的行为。这样的执法方式,震慑着贫民区的犯罪者,也让人们对于犯罪的高成本不寒而栗。
而影片中的特种部队安德烈的在职业上的经历,在最初在警察和律师之间职业选择的犹豫,并最终选择了警察这个在巴西被人看不起的职位,充分的显示了当时巴西社会的无奈。
那安德烈是如何看待警察这份职业,并最终放弃成为律师的机会,最终成为特种部队bope中的一员的呢?
在《特种部队》中,安德烈是一个勤劳、聪明的黑人,与全球很多城市一样,在巴西黑人是没有多少机会的。但是安德烈却在充满了偏见的社会,仍然进入到了巴西里约热内卢最好的法学院。所以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在安德烈看来,学习法律和成为警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他们都有相同的使命——保护社会正义。
所以在法学院同学们对于警察进行讨论,认为刑法与警察合作,创造了保护富人,几乎只惩戒穷人的国家;警察对于穷人,对于那些因为窘迫被迫犯罪的人,很粗暴;警察不仅腐败、而且还是一群懦夫。
对此,安德烈通过自己隐藏的“警察”身份,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反击,认为同学们只知道坐在教室里谈论警察,对警察的认知只是从报纸上、媒体上获得信息而已,这样的认知过于浅薄,并坚定的认为同学们只是被媒体误导了。他相信在警察中,腐败是有的,但是大部分的警察还是正直的。
但是安德烈在作为候补警察之后,才发现原来对警察认识浅薄的那个人是自己,那些被他嘲笑只知道“在你们朝南的优雅公寓里呆着”的同学们的看法,原来都是正确的。
《特种部队》中,在成为候补警察之后,安德烈被安排在警局档案室整理案件记录,他的好友内图则被派去修车。在这里,他发现警察之间是可以互相推卸责任的,他们会把辖区内发现的尸体,扔到另外一个辖区;他们会在每个星期五,到贫民区收取保护费,以此换取对贫民区毒品交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会镇压警局内部的同事,连最简单的休假也需要贿赂才可以。
而在安德烈和内图被迫进行反抗,通过“提前收取”保护费的方式,扰乱警察和商家之间正常的贿赂途径,计划最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警察和商户之间互生嫌隙,从而彻底的打击掉警察渎职这一行为。但是他们的计划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之后安德烈被派去了警局的食堂,内图则被圈禁在了修车厂里。
为了逃离警察体制带来的压迫,安德烈和内图选择去参加警察中的特种部队bope的训练。因为在里约热内卢,bope是正义的化身,他们不近人情、暴力执法,他们是贫民区的真正守护者。
不过虽然顺利的选上bope,成为bope一员。但此时安德烈心中的律师梦想还没有完全泯灭。一直到面试律师的当天,他让内图帮助自己去贫民窟送一副眼镜给公益组织的小孩,最终内图被贫民区的毒枭一枪打死,安德烈心中的律师梦想才彻底泯灭。
就此,安德烈彻底的放弃了成为律师的机会,他终于蜕变成了一个合格的特种部队成员,并连同bope成员一起,在贫民区全力追杀毒贩,最终在毒贩“别打脸,你会毁了我的葬礼”的哀求中,安德烈拿起了散弹枪。
就此,安德烈完成了自己的职业转向。
对于安德烈最终选择成为警察中的特种部队的行为,只能感叹安德烈的身上有太多社会的印记,虽然理想很美好,但是在当时的里约热内卢形式,bope是他最好的选择。
不过正如安德烈最初设想的一样,学习法律和成为警察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他们都有相同的使命——保护社会正义。所以即使不能成为律师,但是作为警察,他同样以自己的方式保护了社会正义。
(图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