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作者:小陈茶事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上一篇关于武夷名丛的文章里,大家已经知道了,村姑陈对于这些日渐式微的名丛,有着天然的怜悯。

比如十二金钗里的矮脚乌龙,比如前几天推出的雀舌,比如中秋节即将要面世的金柳条,它们,都是来自于比较久远的年代的,武夷山的古老茶树品种。

它们存在的时间,比我们灵长类一辈子能活的时间还要长。

跟它们相比,我们这些喝茶的人,才是沧海一粟,时光中的一粒尘埃。

每年,总是要多方寻找,从这些名丛里,寻找到香气滋味韵致俱佳之品,推介给列位看官。

不为别的,只为感受武夷岩茶大家庭之美。

当年那种两千多种品种齐聚一堂的画面肯定是没有了。

但至少,还有金柳条,还有雀舌,还有铁罗汉白鸡冠半天妖水金龟,还有石乳,还有一些我们还不知道名字,但却真实存在的古老名丛们....

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我们才可以一窥曾经的武夷茶之鼎盛风貌,把那个神秘的大花园,撕开一角,探出头去,轻吸一口那迷幻的诧紫嫣红。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2》

这一期的主角,是名丛白鸡冠。

四大名丛之一,顶有身份的一款武夷茶。

当然,这还不是它最高光的一顶光环。

它最靓丽的一个桂冠,是它成为了道教金丹派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道长的御用茶。

白真人在打坐修道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喝白鸡冠。

曾经为它写下了诗句:

丹田一亩自栽培,金翁姹女採归来。 天炉地鼎依时节,炼作黄芽烹白雪。 味如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身轻便欲登天衢,不知天上有茶无。

在这诗中,白真人是给予了白鸡冠极高的评价的:说它味如甘露,说它的功效有如醍醐灌顶,说它喝了之后令身体轻盈若仙,仿佛身上的老病都消失了。

这些感受,都是白真人喝过白鸡冠之后,最本真的表达。

时隔一千多年,我们无从去探寻他的表述里,有没有夸张的成分。

但我们可以知道的真实历史事件是,白真人一直把白鸡冠,当作自已修行的良友,辅助的佳品。

他一直活到九十五岁,在那个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在那个医疗条件不佳的南宋,一个人能活到95岁,已经是神仙级别的存在了。

他74岁高龄,还受邀去皇宫中讲学,皇帝封了他“紫清明道真人”,没想到第二天,他封印不辞而别,飘飘然游览名山大川而去。

白真人如此这般仙风道骨,我们是见不到了。

只能在武夷九曲溪畔的止止庵里,瞻仰他的画像与手迹。

那是历史上,唯一一个集道派创始人与诗人于一身的,伟大灵魂。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正岩名丛白鸡冠《黄芽雪》品鉴笔记

干茶:

轻火茶,白鸡冠只能做成轻火,火功做高,则香气与滋味就变了。

条索略紧结,叶片有大有小,色黄绿,黄较绿多。

干茶香为中药香+坚果香,十分清新。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第一冲:

盖上药香浓郁,是一股根茎类中药的香气,药香散后,清盈的小花的香气跃然盖上。

是在茶山寻茶的时候,在路边杂草里邂逅的小紫花,像星星草一样的小小点缀,于碧绿如茵的草上,远远望去,铺陈得极美。

尾调是一股清淡的草药香,淡雅,馥郁。

汤水醇、滑、略苦,这股苦味,是这个品种自带的味道,若是没有这微苦,还不敢确认白鸡冠的身份了。

当然这苦,也不是一味的死苦,苦到绝路上,它的苦是混在稠汤里的,是稠里面夹着的苦,是苦一滑而过,迅速泛上回甘来的那种感觉。

回甘是清冽的,生津的,伴着药香的,极美好的,在岩茶里独树一帜的。

若是没有白鸡冠品种里自带的微苦,没有它的铺垫,那这回甘,也不会有如此绝佳的表现。

这苦与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第二冲:

七分像鸳鸯藤,三分像当归的一种混合药香,呈现在我们面前,是一种带着丝丝的甜,又带着丝丝的苦的气息,矛盾极了,又该死地和谐极了。

又苦又甜的药香之后,清淡飘渺的花香,接踵而来。

但花香存在的时间不长,不久就散去,只留下一点水墨画般的影子。

彩云易散琉璃碎,便是说的这种场景吧。

汤水是鲜活的,这是极少在武夷岩茶里喝到的味道,除了胡歌家的茶之外的,意外之喜。

汤中的滋味是极妙的,有鲜、有甜、有苦、有药香、有花香、有炒坚果香……像一款武夷名丛版的提拉米苏,每咬一口,都有不同的滋味在爆炸,满腔满口,尽被覆盖。

突发奇想,摘了几颗龙眼,剥了,一颗龙眼一杯茶汤,这样的吃法,龙眼结合了白鸡冠的药香,白鸡冠中暗含了龙眼的果香,这滋味,竟然莫名地好。

果香、药香、花香;甜味、苦味、鲜味,相融在一起,在这个炎热的初秋,不失为极好的去燥佳点。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第三冲:

兰花香超越了其它所有的香气,在盖子上探出头来,这香气轻盈、空灵,是兰花所独有的皎洁与玲珑。

兰香若雪洒落后,继之而起的是那股熟悉的味道——白鸡冠的品种香,中药香。

鸳鸯藤,紫苏,百花蛇舌草……它们连花带梗煮水后的香气,药香里夹着花香,花香里孕育着甜香。

汤色更深了,呈现出深黄绿的色泽,透光看去,朦胧似月。

不知道是张爱玲笔下沉香屑第一炉香开篇的那轮月亮,还是杜工部唯一一首略带香艳的诗里面那轮令玉臂寒的“清辉”。

又或者,是南派五祖之一的白玉蟾真人,闭关在九曲溪畔修道的时候,晚课完毕时,抬头所见的那轮明月。

这一冲汤中的滋味更浓郁了,更醇厚了,更绵长了。

入口苦,而回甘快,生津迅猛不说,回甘里,药香、花香、玉米香交织,混合成一道极美的彩虹。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第四冲:

兰香淡去,中药的气息再一次泛了上来。这药香轻盈,不浓不涩不重,仿佛蝴蝶,散得开,而聚得拢。

有趣的是,在药香飘扬间,还残留着几分花香的影子,花香甜美,药香轻盈,合起来,是一副写意的暮春郊游图。

盖香尾调上有极浅的煮玉米香浮起,亦带着几丝清甜的味道。

汤水更浓了,三冲四冲是精华,这一冲的汤水,较第三冲更加浓一些,更加深沉一些,但内质更饱满一些,层次亦更加丰富一些。

水中的药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浓、郁、沉,几个表现深度的词全占了。

入口微苦,而渐化甜,像乌云散开而彩云出现一般,令人只想好好回味这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通透与欢畅。

药香在舌上浮游,花香在舌上激荡,玉米香在舌上碰撞,各有各的美妙之处!

这种感觉,奇妙之极,从未在别的武夷岩茶身上见过,闻过,喝过,感受过。

喝白鸡冠,仿佛泡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药汤浴,那种全身每个毛孔都被泡开了,从内到外散发着热气和药香的感觉。

又新鲜,又接地气,又美好。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正岩名丛白鸡冠,历经千年,白玉蟾笔下的“黄芽烹白雪”来了更多关于武夷岩茶四大名丛的知识

【后记】

武夷岩茶里著名的四大名丛,这次只推了白鸡冠。

因为,只有白鸡冠才能做成轻火茶, 铁罗汉,水金龟,必得中足火以上,才可以喝,才对得起它们名丛的身份。

故而,它们要到中秋前后才会出场,现在的时间段,只能让白鸡冠专美于前了。

当然这也是好事。

让我们可以不必辛苦地等到中秋,再捱30天的寂寞时光。

在七夕,就能喝到传说中的武夷名丛。

来个先声夺人。

尝个鲜。

武夷岩茶难解,四大名丛难选,这四款岩茶挑掉了村姑陈大把的头发

三缺一:武夷岩茶四大名丛,总是凑不齐

武夷岩茶四大名丛,这里有一份了不得的私密档案!

新手入门岩茶建议先喝四大名丛,再去喝肉桂?不,方向错了啊

武夷岩茶的盛宴,别只关注水仙、肉桂、大红袍,还有这些四大名丛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