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中国青年》编辑部收到湖北一位读者的来信,题目是:罗兴亚烈士的牺牲值得吗?
"罗胜同志的任务是与敌人作战,他不应该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一个朝鲜孩子......救一个孩子,淹死一名人民志愿军士兵。这不值得!"
编辑委员会没有立即回复这封信,而是在1952年将其发表在第六期"生活,思想和学习"中。立刻,编辑部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读者的一千多封信,一致认为罗兴亚教会拯救人民的英勇事迹是伟大的,至于是否值得,70年后的今天,我们或许能够看到更清晰的答案......
罗胜,1931年4月出生于湖南省新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1949年11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师从湘西军政干部学校。1950年7月1日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配图|罗兴亚烈士
1951年春,罗兴亚人加入鸭绿江对岸的军队,参加了抵抗美国援助朝鲜的战争。在这里,他遇到了许多贫穷的韩国人,其中许多人无家可归,无数老人,妇女和儿童逃离,罗兴亚人憎恨他们的入侵者。
中国志愿军中有纪律,要尊重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不向朝鲜族人索要一粒米、一柴,不仅如此,志愿军士兵会留给他们很少的食物。
像许多士兵一样,罗兴亚人仔细研究韩语,乡亲们就像一个家庭。
有一次,敌人的战机突然被炸毁,村子突然陷入熊熊大火,罗胜教育拼命冲进燃烧的房子,救出安姨和她的孙女。
在临锦江牛尾洞伏击战中,罗胜主义主动到前线抢救伤员。突然,一枚炸弹在他身旁爆炸,他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前去,用身体遮住了伤员。
在一次又一次的危险中,罗兴亚人首先想到的是同志和群众。
1951年寒冬,罗兴亚人驻扎的侦察连奉命在朝鲜平安南路双川县石田安休息。
1952年1月2日,士兵们仍然陶醉在庆祝新年的喜悦中,罗兴亚人独自来到泥河边,寻找两枚在前几天训练中没有爆炸的手榴弹。
那天,河上的四个少年正在愉快地滑冰,其中一个名叫崔英的少年突然踩在空中,冰块破裂,他突然掉进了八英尺多深的冰洞里。
三个孩子吓坏了,哭了,罗兴亚人在听到呼救声后立即赶到他们身边。
他以最快的速度脱下棉质衣服和靴子,在零下20摄氏度的冰冷温度下,毫不犹豫地跳进了冰洞。
第一次潜水时,罗胜教育没有碰崔英,他浮出水面吸了一口气,然后潜入水中,第二次,罗胜教育仍然没有找到崔英,这时他的体力已经几乎耗尽,他还是深吸了一口气,进入了刺骨冰冷的冰水中。
第三次,罗胜宝终于碰到了崔英,他反复把崔英托放到水面上,但冰已经裂开了很脆弱,崔颖几次伸手爬,冰已经塌陷了。
罗胜已经冻僵了,他用尽了最后的力量,将崔英再次捞起的水里,从水中出来。
侦察连理发师宋志云都听到一声急忙过来的声音,他不会游泳,只能找到一根木杆,伸到水面上,希望能帮助罗胜教一个,崔英抓起棍子,终于被救了出来。
这位21岁的年轻人被冰下的水冲走了。等到侦察连的战友和石场群众找到,里面的冰洞已经完全找不到英雄的身影。
后来,罗兴亚人的遗骸在下游十几米处被发现。
几天后,时任第41师师长的叶剑民等领导来到团指挥部队,总结前一阶段的作战情况,特别是研究对付敌机化部队的作战方法。
当他的车缓缓驶入石田时,路两边突然有许多普通的朝鲜人包围了他,他们都伤心重伤,举止严厉,每个人似乎都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对领导人说,但他们说的话却不为人知。
叶建民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他旁边的参谋摇了摇头。
叶建民立即让车停了下来,派参谋人员下车询问,原侦察连有一名名叫罗胜的士兵,因救出一名名叫崔英的少年而死亡。
乡亲们自发地来找军队首领,希望志愿军答应他们用韩国当地的习俗埋葬罗兴亚同志。
听到"罗森"这个名字,叶建民觉得很熟悉,仔细回忆说,前几天确实看到过一张事故通知,上面写着这名士兵是淹死在水里的。
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在国外的士兵在任何时候都会遇到各种危险,报道没有详细描述罗兴亚人的牺牲。该师的几位领导已经下属的全军赶上了整支训练,指挥部只有一名刚刚调来的副参谋长负责工作。整个师那么多人,所有繁重复杂的工作,千事如意,罗胜的牺牲"偶然"如此定性。
没想到今天,叶建民会看到这么多朝鲜人自发地来部访,可想而知这个士兵在他们心中是多么重要。
叶剑民要求他的工作人员立即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如实报告。
参谋们回来的时候,心情还没有平息下来,他给叶建民详细记述了百姓的要求,他们想教罗胜。一位名叫元山的55岁朝鲜妇女愿意把她的坟墓献给罗同志。他对前来调查的同志们说:"罗同志和我儿子没什么不同。
一位白发苍苍的韩国大师一直在要求军队在朝鲜最盛大的葬礼上埋葬罗兴亚人。
叶建民先生听着,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不久,宣传科科长和工处处长直属机关的命令来到叶建民面前,叶建民问工程处处长:你能理解罗胜主义是怎么被牺牲的吗?
直属工程科科长回答说:"我知道这件事,他掉进河里淹死了,我们按照罗兴亚人的惯例作为非战斗减少向军队报告,并按照溺水事故通知各团。"
照片|崔顺|在朝鲜接受采访时与中国记者合影
在战争时期,上下层沟通的这些东西不能轻易改变,否则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但叶剑民知道,这是一个牺牲的志愿军人的荣誉,也是这么多朝鲜人的愿望。
叶建民详细询问了直系工程科科长处理罗胜教育事件的过程,并长篇大论地告诉他,在做生意时一定要对情况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叶建民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冰冷,将两人带到罗兴亚人死亡的河边进行检查,安迪的母亲听说老师亲自来了,立即带着孩子们去找他们。
他们一见面,崔英和母亲就跪在叶建民面前,崔雍的母亲急切地想把中文和韩文混为一谈,详细描述了罗同志救出崔英的情况。
罗胜思跳下来的冰洞还没有完全结冰,叶建民默默地蹲了下来,看着冰洞的边缘,他很兴奋,他为牺牲一个士兵而难过,也为有这样一位志愿战友而感到自豪。
叶建民一回到师,就把调查情况告诉了政委彭青云同志,并与他交换了意见。
当晚,叶剑民主持了一次会议,主要讨论决定向罗兴亚烈士学习的问题。
罗胜主义是值得大力宣传的正面形象,师长叶建民与政委彭清远签署了关于罗胜自救生命教育的报告材料,报上级作功报告。
当时,战斗条件有限,师委决定用最高的礼仪和规格为罗兴亚人举行追悼会。
罗兴亚人没有死在战场上,但像战场上的烈士一样,他体现了我们志愿军国际主义的崇高精神。
追悼会在石黑市举行,有2000多名志愿者和数百名当地人参加。
崔英和他的母亲,以及提出将她的坟墓捐给英雄的准新娘,都发言了。师炮兵开了21枪,向罗兴亚人致敬。
图片|崔莹
根据韩国人民的礼仪,罗兴亚人被埋葬在石田的山坡上,村民们在他的墓地周围种植了松树,象征着"不朽"。
在清理罗兴亚人的遗物时,同志们发现他的日记里写着这样的诗句:
当我被侵略者的子弹击中时,
我希望你不要呆在我身体前面,
应该继续勇敢,
为成千上万的韩国人和倒下的同志报仇!
在朝鲜的这段时间里,罗兴亚人给家人写了四封信。
在他去世的前一天,他给母亲写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
青春是美好的,但一个人的青春可以是平庸的,也可以散发英雄的火焰。我必须把火放在火里,看看我是不是一块钢。
对于罗生来说,拯救一个过着简单生活的朝鲜孩子,并不是一种暂时的情感冲动。他具有非常高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但也有简单动人的文笔。
此时,金日成李万机器在听完罗兴亚人的故事后,一定要来石田看罗胜的墓地。
罗兴亚人死亡的河流后来被命名为"罗兴亚河",而罗兴亚人被埋葬的河对岸的山被命名为"罗兴亚山",石黑河更名为"罗兴亚村"。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务委员会授予罗兴亚人民军一等旗帜勋章和一等士兵荣誉勋章,中国公民志愿军政治部授予罗兴亚烈士特别荣誉,并授予"爱人民的模范"荣誉称号。
毛主席亲自为他题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那是一段动荡而贫穷的时光,却造就了无数无私、心狠手辣的父母。
罗晟牺牲后,崔英写信给罗的父亲罗迪,称他为"父亲"。
1953年7月28日,也就是《朝鲜停战协定》签署后的第二天,罗迪给朝鲜人民军的家属写了一封信:
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我爱我的儿子,我爱我的国家和土地......
在我儿子牺牲后,朝鲜人民将他作为自己的儿子埋葬在你们英勇国家的土地上。我深深地感谢你,我与你有血有肉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配图|士兵崔英(图中穿着棉质军装)与慰问团合影留念
读完这位伟大父亲的信,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罗胜之所以有如此高尚的精神,与他父亲的教育、党组织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崔英的父母一直告诉崔英"救命的恩典永远不要忘记",他们一再向有关方面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能见到罗晟的家人。
1953年10月,中国政府派出贺龙、罗瑞清率领的慰问团访问朝鲜,罗帝凯是朝鲜的一员。
在平壤到处都是被炸毁的房屋和倒塌的工厂的时候,不败的朝鲜人正在努力重建家园。
慰问团已抵达朝鲜元山、仙新、上甘岭等地,都受到了人民的热烈欢迎。
一天,在哀悼团的一次大规模表演之后,一名朝鲜翻译请来了一名朝鲜人民军排长。他的脸又兴奋又紧张,双手不停地拍打着自己的角落,似乎对酋长们说了很多话,但他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配图|一中风,崔英看到罗生教父母
这个年轻人就是崔英,被罗胜从冰洞中救出,现在他是一名真正的人民军士兵。代表团见到他很开心,大家围成一团与他握手,有人在他的胸前挂了一枚8月1日的纪念章。
访问期间,罗受到金日成的接见,朝鲜安排罗帝凯前往崔家与崔顺实见面。
为了等待罗底的到来,罗胜村和附近村民在半夜3点钟起床,排了一英里多的队。姑娘们上山去拿欢迎花束,老农民们戴着庄严的黑帽子。
这是崔英第一次见到中国罗爸爸,他大喊:"爸爸,爸爸,你可以来!"
罗斯的眼泪湮炯炯地涌了出来,仿佛看到罗兴亚人正朝自己跑来。
在罗迪西来到朝鲜之前,罗家精心准备了给崔英的礼物:毛泽东主席的石膏雕像,罗的母亲做的一套衣服,等等,装了一个书包。Choi还向Choi的家人赠送了一份感谢礼物:两套韩国民族服装,其中一套是他母亲手工编织的家。
崔颖心中充满了愧疚,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说到罗胜主义,他还是不停地自责。
罗迪凯慢慢地打开了他的嘴:"你要好好学习,完善文化,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未来,把死人当作活人来教导。"
晚饭时,金日成特意问哪位父亲是罗兴亚人,举起酒杯,用中文对罗迪说:"谢谢你,谢谢你有这么好的儿子为朝鲜人民而死,谢谢你这么好的父亲。"
当罗迪出现时,他立即被数百名戴着绿色围巾的孩子包围,他们都向罗迪大喊"爸爸"和"阿巴基"。
那天晚上,罗迪住在崔家。
除了悬挂毛泽东和金日成的照片外,崔的家人还发布了一幅罗兴亚人的肖像。罗笛凯和崔英的父母聊了聊今年的收成和明年收成的计划。
崔英对罗的父亲毫无拘束,依偎在他身边,恳求他多讲一些关于罗生童年的故事。
配图|崔英(中戴帽子者)与少先队合影留念
热烈的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
罗帝凯知道朝鲜人民对儿子的重要性,也听说这里的村山川改名为"罗兴亚",寓意罗兴亚烈士的精神将与山川同在,人民将把这个感人的故事代代相传。
只是在Theroit,他没想到金日成会和他一起来扫罗兴亚人的坟墓,他亲自为罗兴亚人写了一块题词:"罗兴亚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
1954年,崔英随朝鲜第三次访华代表团来到中国。
在火车上,崔莹急于见到自己的中国父母,一直在抱怨:"火车太慢,太慢......"
同时,罗晟的家人也每天在县里跑好几次,问县干部:"崔英是什么时候来的,罗晟的弟弟妹妹们急着要见到崔英哥哥。"
5月30日,朝鲜代表团在访问了毛泽东的家乡庐山之后,访问了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天一早,代表团副团长李永轩等12人,在省民政厅厅长李月志、省军区副参谋长田厚义的陪同下,前往罗胜的故乡新华县。
中午,当车队到达新区时,全县3000多人在雨中等待,崔英一车,罗迪开车欢迎起来,崔颖立即跑向罗迪,和他拥抱在一起,大喊:"爸爸,爸爸!"
到达县民政办公室休息室后,崔英立即问罗迪凯兄弟姐妹在哪里,罗迪凯告诉他,一家人等他很久了,这次是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饭菜给他吃。
下午5点.m,朝鲜代表团抵达罗家。罗妈妈整天在家等着,看到崔英不禁流下了眼泪。
崔英紧紧地抱住罗的母亲,罗晟的四个弟弟妹妹也抱住了他。
罗妈妈在家准备了4桌酒菜,代表团成员和随行人员一起在罗家吃饭。
崔英坐在罗的母亲旁边,罗的亲戚一直不停地给他倒酒,崔英对罗的父亲罗的母亲敬酒,也给弟弟妹妹三明治,和他们聊起了现在的学习和生活。
那天晚上,崔英睡在了罗家。
他给罗的父亲和母亲寄来了朝鲜父亲和母亲的信,说这两个家庭必须为后代交好朋友。
第二天吃完早餐后,崔顺实与朝鲜代表团一起离开了。罗笛凯把毕业证书递给崔英,鼓励他说:"希望你像你哥哥一样努力学习。"
罗妈妈送给崔英一双布鞋,那是就在几天前听说崔英要来了,带着病的罗妈妈手牵手为他服务,她哽咽着对崔英说:"穿上去好好学习,好好为百姓服务。"
崔英忍不住大声喊道。
这一天,他们聊得很晚,仿佛话题无穷无尽。罗妈妈一直在路上痛苦,催促崔英赶紧上床睡觉,崔莹莹可可是妈妈,只好钻进罗爸爸的床上,整夜睡觉。
第二天崔英起床,看到罗妈妈准备了一桌葵花籽、南瓜子和花生糖零食,罗妈妈还要求他晚上睡个好觉,有没有被蚊子叮咬。
两人笑了笑,没说多久,罗妈妈忽然鼻子酸了一声,眼睛又红了。
根据安排,崔英将于今天凌晨与代表团一起离开。
罗迪一家一直把崔英带到街上。看着他们如此伤心,崔英安慰他们,以后还会再来看他们。
1960年10月25日,罗迪应邀参加志愿军海外战争10周年大会。
毛泽东看到罗帝凯,在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对他微笑。
罗迪凯很紧张,我不知道怎么跟毛主席说话。毛主席看到他有点害羞,和蔼地对他说:"你随意来北京!你是罗兴亚人的父亲吗?听说你有一个儿子在国外!"
毛主席如此平易近人,还和罗迪开玩笑,罗迪立刻放松下来,回答说:"不是你老爷的教诲,我可以有个洋儿子啊!"
罗帝凯八次到北京,毛泽东接待他七次,1966年10月,罗帝凯也在中南海住了三天。
毛泽东曾经对黄继光的母亲说:"我们都失去了我们的儿子。"
他与老父亲的亲近,可能来自那些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也失去了优秀儿子的那些人的同情。
1970年10月,在志愿军加入朝鲜战争20周年之际,罗迪·凯应邀再次访问朝鲜,抵达平壤,在那里他受到数十万朝鲜人的欢迎。
罗迪参加了在平壤举行的群众集会,并在讲台上坐下。现在在平壤,他和第一次见到平壤时大不相同,罗迪太高兴说话了。
今年,崔英成了一家人,他有四个孩子。崔莹的母亲一定要坚持要把孩子送到罗地凯当孙子,罗帝凯西英认出这个异国的孙子,按照家乡的习俗,给孩子取名"浑璋"。
离开时,罗迪开口反复对崔英说:"要听金总理的话,做金总理的好士兵。"
1982年,罗帝迎来了80岁生日,金日成主席的生日礼物提前送达。
1983年,在朝鲜庆祝建国35周年之际,《沸腾河新传奇》在朝鲜上映。这是金正日同志亲自执导的拍摄、制作,饰演罗胜贤这个角色经过千选后,最终决定在《血海》中饰演重要角色的演员金承贤。
2010年6月25日,《全球人民驻朝鲜特派记者》专程前往罗兴亚烈士墓悼念,照看罗兴亚烈士陵墓的江仁德向中国记者详细介绍了这位中国烈士。
朝鲜同志遗憾地告诉记者,1977年,已经是朝鲜坦克营营长崔英,在执行任务时牺牲了!从那时起,他的母亲和妻子就被送到军队生活。
这是一个可悲的消息,一名朝鲜士兵追随一名中国志愿烈士的脚步,最终成为烈士。
罗兴亚人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他做了一件让普通朝鲜人民感激了几十年的事情,他拯救了一名同样为人民事业献出生命的士兵。
他的精神是不朽的,这里的山川都以他的名字命名,这里的孩子们世世代代都以他为榜样。罗兴亚烈士的牺牲值得吗?但是,如果我们的志愿军士兵在心中衡量了"不值得"的问题,这场战斗就不会赢!我们的士兵从来都不是老练的自私自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