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叛国投敌,成为国丈的权臣任得敬,结局如何?从宋朝降将到西夏国丈屡立战功,成为西夏权臣权倾朝野,自立国家,却落了个满门抄斩

一千多年的中国西北境,军事家李元昊建立了西夏王朝,他被后人称之为“枭雄”。治国要比建国难,建国后的李元昊渐渐沉迷女色,而他的这一“壮举”,也开启了西夏母党专权时代,并且持续了很多年。

在继没藏太后、大小梁氏后,又一外戚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个人便是宋朝降将任得敬。

叛国投敌,成为国丈的权臣任得敬,结局如何?从宋朝降将到西夏国丈屡立战功,成为西夏权臣权倾朝野,自立国家,却落了个满门抄斩

李元昊

李乾顺在位期间,是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的时代,金国的崛起,伴随着辽、宋两国的衰落,西夏在大国的夹缝中,也适时地变动着自己的对外方针,尽量在乱世之中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公元1137年,此时的辽国已经被女真人建立的金国取而代之。灭掉北宋的金国,随即南下,意在吞灭南宋。西夏见此,也想分一杯羹,趁南宋备战金国时,出兵攻打南宋的西北边境。

而本文的主人公,任得敬,当时任宋朝西安州(今宁夏海原县西北西安州)通判。

当西夏大军攻打任得敬所管辖的西安州时,这家伙没有任何反抗,直接率众投降了,将死亡率降到了最低。为表投城之决心,他还将自己17岁的女儿献给了李乾顺,此时的李乾顺已经53岁了,任氏成了李乾顺的妃子。任氏年轻貌美,李乾顺也很是喜欢。

知西安州任得敬纳其女为妃。
叛国投敌,成为国丈的权臣任得敬,结局如何?从宋朝降将到西夏国丈屡立战功,成为西夏权臣权倾朝野,自立国家,却落了个满门抄斩

西夏皇帝和皇后

任得敬投降的原因,本就是觉得无力对抗西夏的进攻,投降或许能谋得更好的仕途。如今,虽然女儿受宠,自己的地位暂时不会受到动摇,但毕竟皇帝的年龄摆在那,新帝继位,任氏家族的地位如何,还是未知数。所以,任得敬必须为自己谋得更高的地位。

有了想法的任得敬,不惜重金贿赂朝廷重臣及党项贵族。所以,当接受了贿赂的御史大夫芭里祖仁向李乾顺提议任氏为皇后时,众大臣皆认为任氏品行家境堪为皇后。就这样,任氏在入宫为妃的第二年,即1138年八月,被立为了皇后,任得敬成了西夏国丈,并且以“父凭女贵”被封为西夏静州都统军。

得敬欲后其女,常以货贿馈朝贵及宗室执政权者。于是御史大夫芭里祖仁言:“......”乾顺询之群臣,咸谓门第、才德无过任妃。乾顺遂使芭里祖仁持册立为皇后,授得敬静州都统军。

从宋朝大臣到西夏国丈,任得敬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为了自己的权力地位,用女儿的一生做赌注,任得敬将自私自利演绎地淋漓尽致。

叛国投敌,成为国丈的权臣任得敬,结局如何?从宋朝降将到西夏国丈屡立战功,成为西夏权臣权倾朝野,自立国家,却落了个满门抄斩

西夏人物塑造

公元1139年,李乾顺被【大将李世辅带众兵降宋】这一“壮举"气病,于同年六月病故。李乾顺的长子,16岁的李仁孝继位,即夏仁宗。李仁孝是西夏史上最为孝顺的皇帝,继位后,尊嫡母任氏和生母曹氏并立为太后。这一年,距离任氏封后不到1年时间,而任氏也只有19岁,与皇帝李仁孝仅仅相差三岁。

六月,国主乾顺卒,子仁孝立。十一月,尊母任氏、曹氏为太后。

皇帝的突然离世,让任得敬很是惶恐。女儿虽为一国太后,但皇帝终究不是亲生的,况且任氏是从宋朝而来,在西夏的根基并不稳固,如果想手握重权,唯有建功立业,靠军功来实现报复。

叛国投敌,成为国丈的权臣任得敬,结局如何?从宋朝降将到西夏国丈屡立战功,成为西夏权臣权倾朝野,自立国家,却落了个满门抄斩

1140年,西夏国内发生了萧合达叛乱。萧合达是辽国人,跟随李乾顺第一任皇后耶律南仙来到了西夏,被授予夏州都领的职务。公元1125年,金灭辽,李乾顺权衡利弊之后投靠金国,导致李乾顺长子李仁爱气愤而死,耶律南仙无法面对亡国丧子之痛,绝食而死。萧合达为报旧主之仇,趁着西夏新帝初立,在夏州拥兵发动叛乱,同时联络契丹部落,寻找辽国皇室后人,企图恢复辽帝国。他攻克盐州(今宁夏盐池),直通贺兰山。

夏四月,夏州统军李合达据城叛。六月,合达围西平府。秋七月,合达分兵陷盐州。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静州都统军任得敬主动请缨镇压萧合达叛乱。很快,他平定了夏州、收复了盐州。任得敬也因此被封为“西平公”,任翔庆军都统军。

冬十月,任得敬复夏州。进攻盐州,击萧合达,大破之。合达走死。十二月,以任得敬为翔庆军都统军,封西平公。......仁孝授以都统军,封西平公,赏赉甚厚。
叛国投敌,成为国丈的权臣任得敬,结局如何?从宋朝降将到西夏国丈屡立战功,成为西夏权臣权倾朝野,自立国家,却落了个满门抄斩

1142年九月,西夏发生严重的饥荒,1143年,西夏境内的兴州和夏州又发生了地震。天灾使西夏民不聊生。为了生存,民众铤而走险,全国各州大大小小的民众起义不断。任得敬又主动请缨,采取屠杀和瓦解结合的办法,最终以残酷的手段镇压了农民起义。

叛国投敌,成为国丈的权臣任得敬,结局如何?从宋朝降将到西夏国丈屡立战功,成为西夏权臣权倾朝野,自立国家,却落了个满门抄斩

任得敬在地方上经营了多年,势力也越来越大,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1147年五月,任得敬上书皇帝想要入朝参政的想法。李仁孝是个孝顺的皇帝,对于这位嫡姥爷想参政这件事,他是不反对的,可是朝中大臣御史大夫热辣公济、濮王李仁忠等人极力反对,李仁孝听取了他们建议,拒绝了任得敬的请求。

而任得敬是位不服输的人,一次的受挫奈何不了他。正当他愁眉不展,没有好办法时,西夏的濮王李仁忠病逝了,濮王可是最反对任得敬参政的大臣。这样一来,任得敬参政路上的绊脚石自己走开了。

随后,任得敬采用老办法,贿赂皇帝的亲叔叔晋王李察哥,并在李察哥的推荐下,于1049年入朝,任尚书令,第二年十月,升任中书令,以外戚的身份参与朝政。

1156年四月,晋王李察哥去世,同年九月,任得敬升任为国相。李察哥在世时,手握兵权,任得敬还是有所顾忌的,李察哥去世后,任得敬便露出真面目,他总揽军权,重用任氏家族人员,排挤、打击那些不肯依附于自己的官员,成为西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叛国投敌,成为国丈的权臣任得敬,结局如何?从宋朝降将到西夏国丈屡立战功,成为西夏权臣权倾朝野,自立国家,却落了个满门抄斩

如此的地位,如此的权利,任得敬还是不知足。他的野心越来越大,逐渐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他想篡位当皇帝。

1160年三月,任得敬逼迫李仁孝封他为楚王,出入仪式规格跟皇帝一致。任氏家族把持西夏军政大权,朝中大臣甚至皇帝,他都不放在眼里。

1165年,任得敬征集10万民夫,修筑灵州城,建造与西夏皇宫同等规模的宫殿。同时还想将李仁孝安置在瓜州、沙州地带,自己占领灵州、夏州。

得敬志篡夏国,欲以仁孝处瓜、沙,己据灵、夏。于是役民夫十万大筑灵州城,以翔庆军监军司所为宫殿。盛夏溽暑,役者糜烂,怨声四起。

1168年,任得敬还派人前往四川,与宋朝建立联系。任得敬篡权之心,昭然若揭。此时的李仁孝也感觉到了任得敬的不臣之心,所以将此事报告给了金国。

乾道四年,夏五月,任得敬遣使入四川,约出兵攻西蕃;秋七月,得敬再以帛书约四川出兵,至广宁为逻者所获。仁孝疑其有异,密献于金。
叛国投敌,成为国丈的权臣任得敬,结局如何?从宋朝降将到西夏国丈屡立战功,成为西夏权臣权倾朝野,自立国家,却落了个满门抄斩

随后的几年里,任得敬不光不检点,反而愈发的恃宠而骄。朝中弹劾他的人也越来越多,任太后对父亲的行为十分忧虑,屡戒父亲和族人,但任得敬根本不听。

1170年四月,任太后在担心和焦虑中病逝。同年五月,任得敬胁迫李仁孝将西夏西南路及灵州罗庞岭划分给他,并且要求李仁孝上报金国,承认任得敬的“楚国”。对于任得敬贪婪的要求,李仁孝采取容忍、克制的态度,一一满足他的无理要求。

此时的金国,国主是金世宗完颜雍。完颜雍看出了任得敬的不臣之心,便拒绝对其册封。在当时,西夏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西夏的君王需要得到金国的册封,才能称之为皇帝,而金国不承认任得敬,那么任得敬就算不上皇帝。

任得敬心有不满,便又转向宋朝,谋划共同进攻金朝。后来事情败露,李仁孝拿到证据,设计将任氏一族诛杀,一举粉碎了任得敬篡权裂国的阴谋,结束了任氏家族外戚干政的局面。西夏大权重回皇族手中。

叛国投敌,成为国丈的权臣任得敬,结局如何?从宋朝降将到西夏国丈屡立战功,成为西夏权臣权倾朝野,自立国家,却落了个满门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