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听见贵阳 | 一种美食引发的“计谋”

公元前209年,在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的烽火中,秦王朝土崩瓦解。秦灭汉兴,公元前206年汉高祖刘邦建立了汉朝。西汉初年,西南地区郡县制废弛,夜郎成为西南势力最大的方国(也就是部落)。汉朝继承秦朝的做法,在贵州采取优抚和征剿并举的政策,推行郡县制。两汉的牂牁郡所管辖有十七个县,地域大概包括了今天贵州、云南、广西的一部分。而贵阳这片地区在汉朝时就归属牂牁郡。

听见贵阳 | 一种美食引发的“计谋”

说起汉朝对今贵阳地区及其周围的经营来,不能不说到一种食品――枸酱,这就引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欢迎收听由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与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联合制作的《听见贵阳》。

汉武帝时,派番阳令(一种官职)唐蒙出使南越(今两广地区),这里要交代一下,汉武帝想征伐南越,正是唐蒙上书建议开通的夜郎道,从而成功使汉王朝灭掉了南越。因此,唐蒙是汉代“西南丝绸之路”(又名“南方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听见贵阳 | 一种美食引发的“计谋”

唐蒙最初是以汉王朝使节的身份沿着中原的路线出使南越的,到了南越之后,南越王拿枸酱招待唐蒙。唐蒙吃后觉得很有味道,就打听枸酱是什么地方出产的,回答说是蜀地。唐蒙问:蜀地离南越迢迢数千里,山川阻隔,怎么运来的呢?南越王得意地回答说:是从南越西北面的牂牁运来的。听到“牂牁!”二字,唐蒙心中一惊。他回到长安一打听才知道,枸酱是蜀地的商人暗地里拿到夜郎去卖,夜郎有一条牂牁江可以直接通到南越都城(也就是今天的广东番禺),枸酱是从水路运到南越的。他又听说夜郎国有精兵十万,就是南越也奈何不了夜郎。于是,唐蒙上书汉武帝,说是要征服南越,可以跟夜郎借十万雄兵,同时借道牂牁江乘船而下,这是条巧妙的出奇制胜之计。所以,先征服夜郎,之后,南越的问题就不难解决。而要打通夜郎道,就要在夜郎设置官吏。

听见贵阳 | 一种美食引发的“计谋”

不久,汉武帝同意了唐蒙的意见,任命唐蒙为中郎将出征夜郎。唐蒙经过一番筹划,率领上千人的部队,从四川进入贵州,会见了当时的夜郎侯(即夜郎王)多同。唐蒙以绸缎多匹赠给多同和其他的夜郎小部落酋长。他对多同说:只要服从汉朝皇帝的管理,同意政府派官吏来,你不仅可以继续做夜郎侯,而且你的儿子也可以做县令。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权衡利弊,多同和酋长们就同意了。多同为了表示友好,就回赠了许多枸酱给唐蒙。唐蒙回到长安,将多同赠送的枸酱献给汉武帝。汉武帝尝了枸酱,觉得味道果然不错。

枸酱是什么食品?千百年来考证的史家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明代著名学者杨慎,清代的陈鼎、田雯都曾对枸酱有过探讨文章,但直到今天仍然有人在为枸酱绞尽脑汁,希望搞个水落石出。有的人说是荜茇,有的人说是扶留藤,有的人说是鸡纵。贵州学者唐莫尧在《枸酱是什么食品》一文中考证,汉以前所称的酱有三种:一种是“醢”,是用鱼肉等做成的酱,如蜈铡酱、杂骨酱等;一种是谷物做成的酱,如豆酱;一种是果实、花瓣做成的酱,如榆酱、芍药酱。他认为枸酱属于第三种,“枸”就是贵州所称的“拐枣”或“鸡拐枣”,枸酱是把拐枣捣烂如泥或用拐枣末制成的一种糊状食品,类似今天的果酱(选自《黔山摘翠录》)。他的这种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听见贵阳 | 一种美食引发的“计谋”

学名:枳椇,俗称:拐枣 真的是枸酱的原料?

枸酱的故事告诉人们:贵阳及其周围地区,自古以来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就是祖国西南以至整个中国南部重要的商业贸易集散地。这是有史可证的。

汉朝之后,我国历史迎来了三国争霸的时代,三国时期的贵阳这片地区是个什么状况?其中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请继续关注由中共贵阳市委宣传部与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联合制作的《听见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