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睿那
龚睿那,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女子羽毛球一号女单,多次获得世界冠军,但因伤遗憾地与奥运冠军擦肩而过。退役后,她在家乡湖南益阳担任副处级干部8年,这也是奥运冠军的退役标准。但去年她辞去职务,在今年加入创业大军,创办“睿那体育”,传播羽毛球运动。
她是一个极重视家庭的妻子、母亲,退役后的诸多重要选择皆出于对家庭的考虑。20年的羽毛球运动员生涯,让她对这一项目充满热爱,她希望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能借“睿那体育”,传承羽毛球运动和“坚持、坚韧、快乐向上”的体育精神。
“榴莲”辞官成孩子王
“榴莲,你来了。”8月10日早上,湖南长沙市育才小学羽毛球馆,20多名孩子亲切地和龚睿那打招呼。“榴莲”是龚睿那在孩子们中的昵称,连儿子、女儿也这样称呼她。
她的“睿那体育”,又被称为水果家族,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水果名称。龚睿那说,这可以拉近老师和孩子的距离。
2016年,龚睿那在长沙成立了“睿那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提倡羽毛球运动生活,寓教于乐,让更多的孩子爱上羽毛球,在快乐中学习羽毛球。“水果家族”也体现了龚睿那的理念,因为“老师”的称呼会让小朋友感到威严、有隔阂。
她退役已经11年。运动员时期,她是中国羽毛球女队一号女单、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可在雅典奥运会上因伤错失金牌。2005年退役后,她在老家湖南益阳市的体育局、招商局等部门任副局长8年,在仕途上升期选择了辞职,“睿那体育”是她辞职后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9点整,训练正式开始,家长们被请出了训练馆。虽然不是专业队员的训练,但龚睿那对他们的要求却非常细致、严格,连包、球和球拍都要统一放置。龚睿那时刻盯着场上的小学员,她可以叫出每一个孩子的名字,不时地过去纠正他们的动作。
孩子们很喜欢龚睿那,但有时也会调皮、撒娇。龚睿那显然有着丰富的和小朋友打交道的经验,有时严厉,有时亲切,三言两语便督促着他们重新投入训练中。
龚睿那说,她原名“龚睿娜”,性格也很柔弱。教练觉得她的性格太柔了,没有霸气,于是建议她的“娜”字去掉“女”字旁。
一字之改,龚睿娜在常年的运动生涯中,性格也有了较大改变,最终成为中国女子羽毛球一姐。
多次世界冠军获得者,因严重的腰间盘突出、膝盖伤病错失奥运金牌,退役后从政成为当地最年轻的处级干部,事业上升期辞职创业……龚睿那的经历堪称丰富,但她并不愿意过多地谈论过去,尤其是从政经历。
运动员时期培养的斗志和坚韧的性格,让她喜欢不断尝试新的环境。
为“家庭观念”而创业
去年,作为湖南益阳最年轻的处级干部,龚睿那辞职了。
“我不是为了创业而辞职,而是为了陪着我的孩子。”她是一个家庭观念很强的人。2006年,她也是为了家乡和家人,才选择回到益阳市。
她先后担任益阳市体育局、招商局等部门副处级干部,这是很多运动员梦寐以求的工作,也是标准的奥运冠军待遇。
她的老家湖南省益阳市是著名的羽毛球之乡,龚睿那说,在10年前,回到三四线城市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并不多。她也并非因“级别”优待回家,而是希望用自己在体育界的资源回报家乡,并且能陪在父母身边。
龚睿那进入专业运动队20年,从小就和父母聚少离多,她由外婆带大,祖孙两人也有着特殊的感情。退役后回到老家,亦是在弥补她之前没有时间多陪陪父母、外婆的遗憾。
只是连她自己都没有想到,在老家一呆就是8年。
当时,她的家在北京,女儿、儿子都在香港上小学,在益阳任职期间,她只有在周末才能和家人团聚。“我的孩子不在身边,我不可能离他们那么远”,眼看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而离自己却越来越远。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龚睿那对家庭的重要性深有感悟,她的生活就是家庭。当年,因为家乡和家人,她选择回益阳工作;如今,再次为了家人,龚睿那决定辞职陪在他们身边。
2015年辞职后,她和丈夫、父母、子女都已在长沙居住。也是因为有着很深的家庭观念,今年,她开始创办“睿那体育”“,以“家庭运动生活”为主题。
8月10日,她的丈夫、子女也在睿那体育的训练馆中挥拍练习,认真程度不亚于学员。
之前,龚睿那曾发现,儿子、女儿逐渐长大,但愿意和她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龚睿那让儿子陪自己出去吃饭,但他不愿意。但龚睿那说:“我们一起去打球吧。”子女就会很乐意。
“平时家长能够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多,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他们真的会离父母越来越远。”龚睿那颇有感触地说,家长都应该陪伴孩子,通过运动相互理解和包容。
她很欣赏西方人的“家庭观念”,到了周末都是家庭运动。龚睿那认为,中国内地参与运动的家庭会越来越多,10年以后也会有很强的家庭运动氛围。羽毛球是一项普及性高,参与性强的运动,在家庭中一定具有很大的市场。
乐此不疲的创业者
她的睿那体育在长沙分布有多个训练场馆。每天,她要在不同的场地奔波,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
不久前,她在“我对羽毛球的梦想”中写到:一年以前,我都想不到,自己今年会在长沙居住下来,招了几十个孩子,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然后一直在球馆待到晚上九点半回家。
这种场景让她仿佛又回到了国家队,满脑子都是训练和比赛,每天的生活被训练的内容塞满。但她在这个过程中乐此不疲。“每天跟孩子们待在球馆,感受着他们的每一次挥拍,每一次跳跃,每一次咬牙坚持,每一点进步,感受着他们对羽毛球的热爱,让我内心充满喜悦。”
她解释,“我喜欢孩子,就会觉得和他们在一起很快乐,说创业都觉得很苦的,我们都是苦过的人,不希望创业继续苦下去,我们把爱好当成事业,就会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孩子和家长们不是光听我说,重要的是看我怎么做。”从世界冠军、运动的参与者到组织者,龚睿那尽量把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尽力去做好。
“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每当走向训练场,看着娃娃队员们练习,她都会百感交集。年幼时,她的老家益阳市安化县,虽然是羽毛球之乡,但也只有4块场地。训练场上有很多老队员,年幼的龚睿那根本没法在场上打球的,只能天天空着挥拍、跑步。
年幼时就离开父母进入专业队伍训练,龚睿那历经了很多艰辛。她不希望小朋友们像她的童年那样枯燥、辛苦。她要给小朋友们创造每天都能乐呵呵的环境,通过羽毛球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学会团队合作的精神。
来自小朋友的成就
虽然看好羽毛球市场,但龚睿那说,她创业并没有去想要把事业做的多么大、多么成功,“我只是把爱好当成事业,我打了二十几年羽毛球,经历了很多的人,不会再去想要把事业做成什么样”。龚睿那家境殷实,创业的收入并非她所急需。
她说,不少运动员愿意创业,她虽然也加入创业大军,但不想把老本行丢了,所以仍然选择了羽毛球。她笑道:“把这个做大了依然能出名。”
龚睿那希望借创业,让更多的人了解羽毛球。“现在的家长都不是为了让孩子当冠军,是以培养兴趣爱好,快乐为主。你要他来和他自己要来的感觉一定是不一样。”
“益铭,经过10天的训练,感觉你又重新爱上了挥拍,让羽毛球给予你健康、快乐和自信的人生!”“润同学,每天看见你在球场挥洒汗水,刻苦训练,由衷为你高兴,你是好样的!坚持羽毛球的训练,会让你更聪明,更强壮,更健美,更自信……”
看到家长们在“睿那羽毛球生活”公众号的留言,龚睿那很有成就感。她认为,一次次的挥拍中,实际是对体育精神的传承。她笑道:“为什么体育大学从来没有学生想不开跳楼的,是因为从小就在竞争,有抗压能力,在不断地挑战自己。”
龚睿那告诉水果家族的老师们,不仅要有技术和颜值,最主要的是要对羽毛球和孩子们充满爱。龚睿那凭借自己的经验,并且与北京体育大学联合研发,再结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体育学院的最新理论,期望为每一个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
她希望用区别于传统印象中艰苦的训练手段和条件,设计出科学有趣的训练方式,让孩子们在训练中淡忘疲劳和辛苦。
里约奥运会,中国的羽毛球队的成绩不是特别理想。龚睿那希望,通过基础培训能够发现更多的好苗子,也给这些小朋友发展的机会。
看到很多六七岁的孩子,能够在自己的指导下一点点成长,龚睿那很是欣慰。她企盼通过自己的羽毛球梦想,去帮助更多的孩子、家庭,享受羽毛球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王毅 长沙报道 编辑 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