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数中国人都是通过中学课本认识郦道元的。郦道元是我们国家最早的旅游学家,旅游散文的开创者,大名鼎鼎的地理学家。其千古名著流传至今,影响至今。
探访郦道元的故居是我多年的夙愿,没有想到因为交通的便利,轻松实现了。
郦道元是河北涿州人,现在从北京到涿州非常方便,有公交车直达涿州。在涿州再转公交车在西道元村委会附近下车,
沿着西道元村委会门前的大马路走大约5分钟,转个弯远远就可以看到一片开阔的地带,
前方朱红色紧闭的大门内就是郦道元故居了。
大门虽然关着,但是留有值班人的电话,我是两个小学生把我带进去的。专门值班的工作人员特别热情,给远道而来的游客发放饮水,热情地把我引进到景区里面。
景区的大门口贴着故居的导览图
郦道元的生平简介
郦道元的塑像
进入这个小门就是郦道元写作《水经注》的地方善长居。
这个写着郦道元研究院的地方就是郦道元的“办公室”,也是《水经注》诞生之地善长居。就是我这次朝圣的重地。
在善长居客厅的位置,摆着郦道元的金身塑像和他工作时候的模样,
在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创作画,描述了郦道元,郦道元的祖父,郦道元的父亲,他的世祖,曾祖世的模样,
郦道元,祖父,父亲,世祖,曾祖。
郦道元出身于显赫家族,他的曾祖、祖父都官至太守,其父郦范曾任刺史、尚书右丞等职。郦道元是家中的长子,在父亲去世后,郦道元承袭了父亲的官位永宁侯,任尚书主客郎。郦道元曾随孝文帝巡视北方四镇。后又做过长史、太守、刺史、河南尹等官。
郦道元(公元466-527年),字善长,范阳涿州(河北涿州)人。他生活的年代正值我国历史上的北魏时期 ,他是北魏时期著名的水文地理学家。他以四十卷本的《水经注》名垂千古,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家的地位。《魏书》郦道元传中有:“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的记载。《水经注》把中国古代的水文地理学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他之所以能够写出《水经注》与他的家教和自己的兴趣有关。
郦道元17岁的时候,郦家来了一位博学多才的王先生。这位王先生见多识广,走过很多地方,郦父就让郦道元跟着王先生出去旅游。
郦道元非常高兴,他请求王先生让他带上几个朋友一起去,王先生答应了,郦道元和朋友们跟着王先生到青州各地游玩。
大自然的美景让他们兴奋不已,王先生告诉他们,旅游不仅仅是为了好玩,还是积累知识的好方法,王先生介绍说司马迁20岁的时候就离家游历四方,10年期间行了万里路,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寻访古籍,搜集资料,有了10年的积累,他才写出了千古名传史记。
郦道元20岁的时候,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先后在山西河北,河南,陕西,安徽等地做官,在处理政务以外的闲暇时间,他总要去当地旅游。有一次他在黄河南岸峡县旅游黄河的时候,当地官员告诉他,秦朝的大铁人掉到河里去了,导致这里的黄河波浪高达几十丈。郦道元不相信带了几个人到黄河边去考察,这个地方就是今天我们看的黄河壶口瀑布处。壶口的黄河浪的确湍急,郦道元注意到黄河两岸的石壁和黄河当中有两座石头堆成的岛屿,把黄河分成了三股,郦道元讲是山峰落下来的石头堵塞了河道,让河道越来越狭窄,才激起了这么高的浪,纠正了秦铁人作怪的谣言。这些都展现了他丰富的地学知识,是他写《水经注》的基石。
郦道元为官清正,关注和老百姓相关的教育。为了老百姓有安宁环境,郦道元执政严苛,所以《魏书》中的郦道元的传是放在酷吏传之中。
郦道元死于公元527年(孝昌3年)。他的死和他执政严苛的风格有直接关系的。
孝昌三年,郦道元随民愿,逮捕并处死了民愤极大的罪人,此人是汝南王亲信。这导致了汝南王的报复。就在这一年,郦道元被汝南王派人杀害,同时被杀害的还有他的弟弟和他的两个儿子。郦道元死后,朝廷追加他为吏部尚书,冀州刺史。
郦道元一生严谨做学问,严苛管理政权,他一辈子都受到了老百姓的尊敬。听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故居至北魏以来的1555年,基本上也没有大变模样也没有挪动地方。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地的老百姓对他的爱戴和拥护。《水经注》千古,郦道元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