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祖德老师怎么充满着上访人的心态?督导组的消息可信?

作者:芭蕉之下

熟悉信访工作的,都清楚信访人这样几种现象:

①消息不断,联想丰富。四处打听消息,但凡听到一点儿风声,听风就是雨,马上就闻风而动。不管跟自己的事有没有关系,就想当然地认为是重大利好。

宋祖德老师怎么充满着上访人的心态?督导组的消息可信?

②曲解条文,断章取义。他们最爱钻研政策钻研法律,但他们钻研的态度不是去理解意思,而是按照他们的想法找条文,也就是先入为主。

③煽风点火,闹访缠访。他们打着为民请命,公平正义的旗号,喜欢四处闹事,并且煽动一部分人,搞些事情。因为他们坚信,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

④画地为牢,充满臆想。因为他们长期处于自己幻想的美好期望之中,于是将信访作为自己的事业,长期不能自拔。虽然开始的时候,也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但时间长了之后,就信以为真。

⑤闹不团结,搞派系斗争。一些集体类的信访事项中,他们之中也会出现分歧,也会出现一些“叛徒”,于是就起了内讧,搞起了派系斗争。

按照上面所说的,对照下宋老师,刘作家领导的正义事业,看看是不是很相似。

①消息甚是灵通,联想特别丰富。近日,宋老师通过电话录音透露了几个重大消息,他们由教育整顿第七督导组马上想到收集了放火案证据,由扫黑督导组马上想到会督导检察院会公诉,由公诉马上想到公检法直接刑事侦查。实际情况是这些与洗剪吹根本就不沾边,最起码是没多大联系。并且是连公检法基本的职责就没弄清楚。你说,这是不是先入为主,强行联系?

宋祖德老师怎么充满着上访人的心态?督导组的消息可信?

②时时发新消息,为的是有热度。几乎不间断地发新消息,没有新消息就造新消息,再不行就烫剩饭。如果说真是为了放火案,就应把精力放在线下,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引起相关部门重视,一千次的发文不如一次实实在在的行动。但鲜见其到相关部门,既使有也未见结果。

③正义联盟内讧,出现瓦解迹象。自从那个所谓的正能量千惠主播陵园一游以来,便遭受了谴责,与那个陈某人一起被成功打为洗剪吹一伙,再怎么解释也洗不白了。

宋祖德老师怎么充满着上访人的心态?督导组的消息可信?

总之,我认为所谓的洗剪吹事件不过就是一场集体陷入一种谎言之中的戈培尔效应。就是下面所说的:

重复是一种力量,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这就是“戈培尔效应”。一些非常重要的社会规律和生活法则,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中。掌握它们,会帮你发现事物真相,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和人性;合理运用它们,许多复杂和疑难问题会迎刃而解。

蓝色钱江放火案己成定案,并成为法院的典型案例。今年,公安机关又对此案进行了审核,还拘留了一个造谣者,难道此还不能让人信服?一次又一次地质疑?如果哪一个真的不服公检法的司法执法,就去最高机关申诉,一直到彻底地掀翻打趴冼剪吹为止。

#宋祖德##刘信达##洗剪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