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高情商聊天术:做到这三步,让孩子听话不再是难事

最近,韩含又被叫家长了。

从学校回来的韩含一进办公室,包顺手往桌上一扔,瞬间趴到桌上,低声啜泣起来。

原来,韩含和孩子谈过很多次,自己的作业要按时完成,今天老师又说他作业没做。顺便老师就是各种告状,在课堂上不遵守纪律,调皮捣蛋,老师说了不听,老师怎么问话都不回答等,就类似的问题。

其实韩含一直有和孩子沟通,可是成效不大,一件事说了很多遍,干脆进不了孩子的心,说多了,孩子还会回你一句烦不烦。

韩含边诉苦,边感叹,为啥听话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怎么就这么不听话呢。

你以为是孩子出问题了吗?不,其实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

《高情商聊天术》这本书告诉你,做到以下三个方面,读懂孩子的心思,让孩子听话不再是难事。

01 和孩子沟通,少说多听。

首先,和孩子沟通时要做到少说多听。

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的前提,父母要有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识,去了解孩子的快乐、委屈等。

许多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往往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觉得自己说,孩子在听就是沟通,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让他们闭嘴。

比如前面说到的真真,她是一位老师,受到职业习惯的影响,和孩子沟通时很容易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学生,一般都是她说,孩子听着,简单回答是或不是。如果回答不是,真真就重复自己的话,等到孩子都回答是,谈话就算结束了。

孩子从头到尾只是一个接收器,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这样的沟通是无效的,长期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孩子也有渴望交流的愿望,也希望自己的话能被好好听。

相反,如果真真在和孩子沟通时,不是自己说,而是做出认真倾听的样子,在适当的时候回应一下,真的吗?这可太有趣了,快接着说,我很想知道结果。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在意,就会愿意说自己心里的感受。所以在和孩子沟通时注意少说多听,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

02 和孩子交流,注意说话语气

当你学会认真倾听,就打开了和孩子沟通的敲门砖,接下来就是在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了。

真正的沟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有了平等,才有尊重。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很少能做到与孩子平等相处,总是站在“教育者”的角度,用命令式的口气和孩子说话。比如,在家里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去把桌上的碗筷收了”,“赶紧去写作业了”,“洗完澡要把地板拖干”。明明有时孩子是很愿意去做这些事情,但一听到这种命令的语气,就没有动力了。

相反,你如果这样说,“帮妈妈把桌上的碗筷收了,好吗?”“我希望看到你在8点前把作业写完,可以吗?”孩子会觉得你是在拜托他,和他商量,他在你面前是平等的,这样的感受完全不同,也就更愿意听你的话,按你说的去做了。

为了让孩子愿意听你的话,平时要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少用“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命令的口气,多用“可以吗?”“我希望”等商量,委托的口气,让孩子和你站在平等的角度进行沟通,互相尊重。

03 答应孩子的事情,必须要做到

如果你学会了倾听,又能和孩子平等的沟通,那最后一步就是答应孩子的事必须做到,做个言而有信的人。

如果说语言是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那么身教就是通往孩子心灵的工具。

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就哄骗说下班回来给孩子买一个爱吃的零食,结果孩子乖乖等到妈妈下班,妈妈却说忘记了,明天补,结果明天照样忘记了;为了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就答应考试进步了,给他一个手机,结果孩子努力学习,达到妈妈的要求,妈妈又觉得手机会影响学习,不给了。

偶尔一次,孩子可能会相信,但是时间久了他可能就不再相信你,甚至会对家长的欺骗充满失望,失去和你交流的愿望了。所以,答应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哪怕只是一件小小的事,你做到了,孩子会觉得你是在意他的,把他放在心上的,也就更愿意相信你,更愿意和你沟通了。

答应孩子的事做到,是你和孩子长期好好沟通的保障,家长要言传身教。

《高情商聊天术》这本书告诉我们,家庭教育不是简单的“家长教育子女”单向过程,而是家长与子女之间双向的互动的过程,真正的沟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如果你能认真倾听,和孩子沟通注意自己的语气,答应孩子的事能做到,相信你也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和孩子平等沟通,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