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海派文化《滑稽戏》

作者:羊罡
海派文化《滑稽戏》

我的家乡是被誉为不夜城的上海,不知什么时候起很多人把上海称为魔都,我想应该不是贬义吧,因为这座城市给很多不同文化的人带来了希望和快乐。

上海的地方戏曲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沪剧,但最受欢迎的应该是滑稽戏。

滑稽戏是在清末民初至抗日战争中期时,由上海的曲艺"独角戏"接受了中外喜剧、闹剧和江南各地方戏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它流行于上海、江苏、浙江的许多地区。它的传统剧目中保存了上海的民俗和"十里洋场"特有的世俗,它的创作方法又极具海派特征。

2011年5月23日,滑稽戏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滑稽戏诞生于清末民初。滑稽戏从清朝末年上海的学生和留洋归来的知识分子演绎的"新剧"(后曾称文明戏)中脱颖而出;它以新剧为载体,一方面以中国传统戏曲的优秀喜剧以及国外喜剧为榜样演出"滑稽剧"、"滑稽新剧"、"滑稽喜剧"、"趣剧",一方面又在很多新剧的正剧里作"滑稽穿插"。

海派文化《滑稽戏》

大型舞台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

1914年,由移风社和任天知的开明新剧社在上海演出了第一个滑稽戏《谁先死》,这是当时的代表剧目,该剧巧妙地融入戏剧冲突,将误会和弄巧成拙等喜剧元素与新剧的叙事性结构相映衬,开创了滑稽戏表演样式的先河。后人也时常将这部戏的滑稽套路运用到其他滑稽戏中。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上海滑稽戏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这一时期,诞生了滑稽三大家:"老牌滑稽"王无能、"社会滑稽"江笑笑与鲍乐乐、"潮流滑稽" 刘春山,他们竞相献艺、施展滑稽才能,红遍上海滩。

1930到40年代是滑稽发展的鼎盛时期,在上海各大游乐场、电台播音和堂会演出的艺人最多时达到一百多档。第一代滑稽艺人还有鲍乐乐、赵希希、陆奇奇等人,继起的第二代滑稽艺人有朱翔飞、程笑亭、范哈哈、笑咪咪、笑嘻嘻、姚慕双、周柏春、袁一灵、杨华生、文彬彬等,其中很多人也都是后来滑稽的著名演员。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占租界,上海游乐场营业萧条,堂会生意清淡,电台被敌伪封锁,独脚戏艺人谋生困难,于是出现了独脚戏艺人联合起来演出的大型滑稽戏和滑稽戏剧团。1942年初,江笑笑发起和组织杨天笑、赵宝山、仲心笑等采用文明戏的体制,发挥滑稽的表演手法,演出了第一个有故事情节和扮演人物的正本大戏《一碗饭》,剧作讽刺囤积居奇的米店老板,同情衣食无着的下层人民,引起市民广泛共鸣,颇受欢迎,被认为是由独脚戏到滑稽戏的第一个剧目。与此同时,江笑笑、鲍乐乐等又组织成立了第一个滑稽戏剧团"笑笑剧团",最初演出的剧目有《荒乎其唐》、《五颜六色》等,随后,其他独脚戏艺人和部分文明戏演员也纷纷组织滑稽戏剧团,至1940年代末,仅上海就有大小职业滑稽戏剧团40多个。此后,曲艺独脚戏虽依然存在,戏剧滑稽戏却从此诞生,很多演员也是独脚戏与滑稽戏一身二任。

1949年以后这一时期的滑稽戏,上演了许多歌颂新时代、揭露旧社会的作品,这与20世纪50年代初的整个政治气候密切相关。滑稽艺人和剧团纷纷接受思想改造,职业环境、艺术修养等方面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积极向上,怀着感恩的心情,创排了一批配合当时政治运动的滑稽戏。

20世纪80年代以后,文艺舞台重新焕发了青春,一批滑稽剧团纷纷恢复或者重建。1981年上海举办首届戏剧节,沪上共有五台大型滑稽戏参加演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滑稽戏创作、演出和理论探讨受到了社会和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当年的滑稽新生代、如今的滑稽中坚,也大多从独角戏的锤炼中脱颖而出,迅速被观众熟悉。

进入21世纪以后,滑稽戏题材显示出多样性,有移植外国喜剧经典的《第十二夜》,也有恢复继承方言话剧名作的《啼笑因缘》,还有融入时尚元素的《爱情样板房》等,实践力度在进一步扩大。

海派文化《滑稽戏》

姚周兄弟

在上世纪90年代最有名望的滑稽戏表演艺术家姚慕双,周柏春兄弟是后来活跃在滑稽戏舞台主力军双字辈学员的师傅,是上海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滑稽戏演员。小年轻看到估计没有什么感知,但是稍微上了点年纪的上海人,是无人不知上海滑稽界泰斗——姚慕双、周柏春俩兄弟的大名的。

海派文化《滑稽戏》

姚周与双字辈徒弟合影

海派文化《滑稽戏》

滑稽戏的剧目大致可分五类:第一类,是根据独脚戏的"段子"发展和改编成的。其中《三毛学生意》、《七十二家房客》,因其思想性深刻,艺术性完整,已成为滑稽戏优秀的传统来保留剧目,并被搬上了银幕。第二类,是从文明戏移植而来。主要有《方卿见姑娘》《包公捉拿落帽风》《济公》等。第三类,是解放初期,从话剧、戏曲、电影剧本移植、改编的。移植的地方戏剧目,有《苏州二公差》(即《炼印》)、《好好先生》(即《三家福》);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幸福》、《西望长安》等;根据话剧剧本改编的,有《小九妹》(即《蜻蜒姑娘》)、《万无一失》(即《天罗地网》)等。第四类,是根据外国剧本改编的如《活菩萨》一剧,连演连满一年零九个月,创自有滑稽戏以来演出场次最多的纪录。第五类,是新创作的剧目。如《样样管》、《不夜的村庄》、《满园春色》、《性命交关》、《一千零一天》等。1981年9月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纪念时,滑稽戏的《阿q正传》被列为上海纪念演出的重点剧目之一。

 近些年,姚慕双、周柏春、杨华生、绿杨等大师及多位“双字辈”艺术家相继离去,更让许多热爱滑稽戏、独角戏艺术的观众感到痛心忧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滑稽剧团、上海人民滑稽剧团和上海青艺滑稽剧团有1000多号人,现在加起来不到100人。

  看到有关上海滑稽戏的新闻,多是“衰落”、“失传”、“吃老本”等字眼,与曾经电视节目中滑稽表演和喜剧节目“刷屏式”的现象形成强烈反差,线下剧场的滑稽戏更是几乎绝迹。优秀作品少、大型演出少、冒尖演员少已经成为上海滑稽界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反观那些科班出身的滑稽戏演员,一个个扛起了流量大旗,做着和滑稽戏毫不相干的事情。打广告、跑通告…还有多少人愿意沉下心来做剧本磨演技?甚至有人嘲讽说“滑稽戏不滑稽是最大的滑稽”。

  网络媒体对滑稽戏的冲击也不容小觑。与相声的“抖包袱”相似,上海滑稽戏、独角戏抛出笑料叫作“出噱头”。相较于网络媒体的高效率传播特点,一个新闻热点往往几分钟就能有段子手火速跟上,这波节奏是滑稽戏远远不可企及的。笑点过时,相应的结果就是观众不再买账。

90年代末,东方电视台准备创立一个能与北方我爱我家系列情景喜剧抗衡的情景喜剧,推出了以直接以“老娘舅”命名的室内情景喜剧。以上海话作为主要语言,一经推出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海派文化《滑稽戏》

电视情景喜剧《老娘舅》

剧中的“老娘舅”(李九松饰)为人正直善良,热心社区事务活动,但喜欢管闲事,惹出不少笑话。从《老娘舅》到《老娘舅与他的邻居们》的所有剧集均围绕着老娘舅经历的各式各样的事情而展开。从《老娘舅与他的儿孙们》开始,“老娘舅”在剧集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减少,全局的重心转而集中到阿庆、杜禄冠和阿德夫妇在幸福小区的生活。

另外值得一提是前些年很火的周立波,撇去花花绿绿叽叽歪歪的负面新闻,抛开玛丽苏大女主的剧本,我们回归周立波的作品本身,看一看那些年红遍上海大街小巷的《笑侃30年》、《笑侃大上海》、《一周立波秀》。

海派文化《滑稽戏》

周立波

从曾经的辉煌到现在的没落,除了其他因素之外,或许上海话的传承危险也是一个关键因素,一点也不夸张,撇开滑稽戏走下坡路,没有上海特色的脱口秀,制作水平不高的情景剧…现在就连上海话都要面临“失传”的危险。

  失守上海话这方阵地,除了出口就是洋泾浜,更可怕的是不会讲。

对于70后的我来说,不论时代如何变化,在我心中滑稽戏依然是童年最美妙的记忆,我时不时都会翻开电脑硬盘里保存的滑稽戏音频资料,重温自己当年的美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