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打仗亲兄弟!55年授上校中校,哥哥当军区司令,弟弟是空军中将百年百将193:刘存智、刘存信

作者:兵说

作者:相忘于江湖

1939年4月,东进纵队5支队在大宗家遭遇一场血战。刚刚参加八路军一年多的刘存智、刘存信兄弟俩,与众多娃娃兵参加了这场恶战。哥哥刘存智15岁,弟弟刘存信只有13岁。

刘存智兄弟的家,在山东德州庆云县庆云镇的魏家洼村。

哥哥刘存智出生于1924年,弟弟刘存信出生于1926年,两人相差一岁半。刘存智很小的时候,因为山东闹饥荒,跟随父亲刘宝峰全家闯关东,经过几年辛苦劳作,在东北安了一个家,生活总算稳定了下来。

可是,随着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也不再是世外桃源,7岁的刘存智、5岁的刘存信又跟着父母千里迢迢回到老家魏家洼。不久,刘存智考上庆云县的板营镇高小。刘存智的父亲刘宝峰虽然是一个农民,但非常有正义感,庆云第一次县委会议,就是在刘存智家里召开的。

打仗亲兄弟!55年授上校中校,哥哥当军区司令,弟弟是空军中将百年百将193:刘存智、刘存信

今日魏家洼村

读书期间,少年刘存智结识了参加革命的几个老师范普权、王子涵、赵子贤等人,这为他以后参加革命打下了基础。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13岁的刘存智偷偷离开家参加了抗日救国军,不久11岁的弟弟刘存信和村里5个少年也加入了抗日救国军。

刘存智人小志气大,虽然个子不高可是很有口才,在大街上搞宣传讲起话来慷慨激昂,非常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而弟弟刘存信也跟在哥哥后面帮忙,拿东西、贴宣传单,很不甘落后。

1937年12月,日军进攻乐陵县城。在乐陵保卫战中,年仅13岁的刘存智扛着“歪把子”机枪,带领弟弟刘存信和十几个小伙伴一起协助抗日救国军守城,战后受到上级的表扬。

1938年,刘存智、刘存信所在的救国军编入八路军东进纵队五支队。14岁的刘存智成为宣传队分队长,可是,一心想上战场的他死磨硬缠,还在宣传工作中故意把节目“演砸”。

1939年3月,刘存智和弟弟终于如愿被分配到了一线作战部队。

没过几天,兄弟俩就在陵县大宗家迎来了这一场与日伪军的遭遇战。五支队有不少像刘存智兄弟这样的少年战士,加上还有非战斗人员,所以1200多日伪军合围的时候,五支队战斗力打了折扣。面对装备精良的日伪军突然袭击,五支队尤其是龙书金5团损失很大。

打仗亲兄弟!55年授上校中校,哥哥当军区司令,弟弟是空军中将百年百将193:刘存智、刘存信

八路军的青年战士,小小年纪就参加了抗日队伍

1939年4月1日,大宗家遭遇战在凌晨打响,状况异常惨烈。

五支队被日伪军分割包围到几个村子,曾国华和支队部在侯家、龙书金5团在大宗家、5团1营在赵玉芝家。打到最后,炊事员、卫生员都抄起扁担、拿起手术刀和日伪军白刃战。5团损失最为惨重,团长龙书金负伤,政委曾庆洪、政治主任朱挺先、特派员谢甲树等人牺牲。

打到最后,5团团部和特务连500余人只有100余人成功突围,刘存智兄弟也是其中的幸运者。战后,刘存智兄弟光荣加入组织。在随后的陵县战斗,刘存智一人俘虏20多个伪军,成为“孤胆英雄”。

打仗亲兄弟!55年授上校中校,哥哥当军区司令,弟弟是空军中将百年百将193:刘存智、刘存信

抗日时期刘存智多次负伤,1941年大年初二,他所在的343旅7团3营被日伪军包围,手臂有伤的刘存智跳进刺骨的河水里,和战友们一起游过对岸突围而去。1943年夜袭白虎集,1营2连向日军冲锋,遭到迫击炮的轰击,连长李智勇牺牲,指导员刘存智右腿负伤。

刘存智带伤作战指挥全连奋力战斗,他用少量兵力吸引日伪军注意,把2连主力分成两路对当面日伪军实施包抄,终于全歼守敌。让刘存智痛心的是,此战2连损失巨大、伤亡过半。

一寸河山一寸血,仅仅1年时间,指导员刘存智两任连长、一个副指导员牺牲在战场上。

打仗亲兄弟!55年授上校中校,哥哥当军区司令,弟弟是空军中将百年百将193:刘存智、刘存信

5团团长开国少将龙书金

解放战争开始后,刘存智参加了四平争夺战,腿部中弹留下终生残疾。

1949年9月,解放战争进入尾声,丁盛率135师牢牢吸住了白崇禧“钢七军”在内的桂系主力。林总指挥四野3个兵团、二野2个兵团发起衡宝战役,41军123师奉命插到敌军西侧堵其退路,121师、122师与135师一起对“钢七军”172师等部发起攻击。

此时,25岁的刘存智已是121师363团副团长,他提出“消灭钢七军活捉李本一”的口号,率领363团配合友军一举歼灭172师,但是军长李本一却在混乱中乔装逃跑。刘存智非常懊恼,尤其是听说友军俘虏了副军长凌云上,更是憋着一口气出不来。

桂系第7军是李宗仁、白崇禧的起家部队,也是主力中的主力,历任军长李明瑞、杨腾辉、廖磊、周祖晃、张淦、徐启明、钟纪等都是一时名将。出生于1902年的李本一1948年春出任军长,经历了衡宝战役的惨败之后,率残部窜入广西继续负隅顽抗。

12月,林总发起广西战役,41军军长吴克华命121师、122师、123师乘胜追击。

刘存智率领363团作为121师前卫跑在最前面,大家铆足了劲要把李本一这个漏网之鱼捞出来。363团一口气追到郁林(今玉林)地区的大容山中,可是钢七军残部和李本一没有半点消息。

打仗亲兄弟!55年授上校中校,哥哥当军区司令,弟弟是空军中将百年百将193:刘存智、刘存信

钢七军最后一任军长李本一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深山剿匪中,363团终于抓住了钢七军的尾巴。

但是上报师部以后,师里要求363团不可轻动,就地等待主力到来。刘存智认为机会稍纵即逝,命令马上展开追击。广西大山起伏连马都没法骑,腿脚有伤的刘存智和战士们一起撒开两脚和“桂系猴子兵”比拼脚力,急行军180多里将钢七军残部撵上并打散。

但是,老奸巨猾的李本一再次逃跑,让刘存智空欢喜一场。

为了加快追击速度,刘存智带领一个营轻装前进,团主力在后面紧随。终于,再次将李本一残部包围,可是有一个战士不慎滑倒,导致枪支走火,李本一再次带少数人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被俘的军部副官透露一个重要线索:李本一逃往大容山深处,此人左手有六个手指!

打仗亲兄弟!55年授上校中校,哥哥当军区司令,弟弟是空军中将百年百将193:刘存智、刘存信

被俘敌军

刚刚有些泄气的刘存智闻听大喜,立即带领侦察排和1个连猛追,如丧家之犬一样的李本一身边只剩下十几人,这个贼心不死的家伙还想伪装成伙夫继续逃窜,但是刘存智和战士们挨个检查每一个俘虏的左手,貌不惊人的李本一的六指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李本一不万个不服气,要求见一见包围自己解放军的最高指挥员,他认为即使不是兵团司令官也应该是一军之长。可等见到年轻的刘存智,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押送他的小战士气呼呼地对他说:大眼珠子看什么看,这就是你要找的最高指挥官,我们团首长。

打仗亲兄弟!55年授上校中校,哥哥当军区司令,弟弟是空军中将百年百将193:刘存智、刘存信

刘存智中将

敌第三兵团副司令官兼第七军军长李本一,抗战期间屡立战功,但是也留下了斑斑劣迹:皖南事变后大肆围攻我新四军,解放时期又残忍屠戮我解放区3万军民,可谓“罪不可恕”。所以,他没有像上级张淦那样被送去改造,1951年8月24日公审后执行了枪决,终年49岁。

而俘虏他的那位解放军“最高指挥官”41军121师363团副团长刘存智,真的向“战区最高指挥官”方向发展,1955年被授予上校。1988年,刘存智被授予中将,曾任广州军区代司令员。

弟弟刘存信在起义部队改造中,也多次立下大功,1955年授中校,33年后成为空军中将。

全面抗战时参加八路军的刘存智兄弟,终于实现了儿时梦想。2013年10月22日,刘存智因病逝世,享年89岁。2020年7月15,曾担任沈阳军区空军政委的刘存信去世,享年94岁。

打仗亲兄弟!55年授上校中校,哥哥当军区司令,弟弟是空军中将百年百将193:刘存智、刘存信

刘存信空军中将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