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国首个蘑菇中毒风险地图出炉!长沙县等9地被列为高风险区,原因出在嘴上

全国首个蘑菇中毒风险地图出炉!长沙县等9地被列为高风险区,原因出在嘴上

为有效预防毒蘑菇中毒,5月17日,湖南发布《湖南省野生蘑菇中毒风险分级综合防控工作指南(2021版)》(下文简称“《指南》”),系全国首创。

综合2016-2020年各县市区的误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发生场所类型,长沙县、湘潭县、祁东县、祁阳市、零陵区、道县、新宁县、凤凰县、新晃侗族自治县等9个县(市、区)被列为野生蘑菇中毒高风险区。

按风险级别,《指南》针对性地提出综合防控措施,指导各地有效预防,努力把蘑菇中毒风险降到最低,减少中毒发生,降低病死率。据悉,省食安办、省卫健委、省疾控中心每年将根据中毒事件起数或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中毒场所等因素,及时动态调整风险等级。

01、为何长株潭、永州蘑菇中毒事件最多?

坐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真菌研究室主任陈作红教授位于二里半的办公室内,一股子烘干蘑菇的味道。一双溯溪鞋摆放在窗口下,打包好的烘干机将被送往桑植县八大公山进行蘑菇标本的烘干制作。

刚从云南回来的陈作红,即将马不停蹄地奔赴张家界,去那里做真菌类的本地资源调查。陈作红说自己研究真菌26年了,硕士时主要研究方向是食用菌,自从多年前接触长沙县一宗毒蘑菇食用死亡案例之后,就把眼光放在了毒蘑菇身上。

陈作红说6月到9月是最忙的时候,一天要处理十多宗毒蘑菇中毒事件。

在湖南,之所以有这么多剧毒鹅膏菌中毒事件,是因为这类蘑菇生长分布广泛。他们喜欢长在针阔混交林下,与树木共生,并不一定长在深山老林,甚至一些学校、政府门前的雪松景观林下都能找到这些蘑菇。陈作红说,他曾经接到一个位于上海市的毒蘑菇致死案例,某大学的绿化坪内长有蘑菇,被人采摘误食竟致人死亡,可见这些鹅膏菌离我们并不远。

让人不解的是,2013年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起食源性疾病调查以来,从2013年到2015年提供的中毒事件发生区域来看,竟然是长株潭地区与邵阳、永州等相对发达地区蘑菇中毒事件最多。

我曾提出疑问,是不是两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比较大?为何深处武陵山腹地的湘西地区不是重点地区呢?

“你可能不相信,长株潭跟邵阳、永州地区的老百姓什么菌子都敢吃”,陈作红苦笑,中毒事件频发的地区跟这个地方的饮食习惯有关。

湘西地区虽然森林覆盖率高,蘑菇的种类多,但是当地老百姓只吃枞菌(也称寒菌),别的蘑菇不吃。但是到了长株潭,尤其是宁乡地区的老年人,他们喜欢吃蘑菇,而且十分信任自己几十年来的经验判断。往往中毒的都是60岁左右的老人,太盲目自信了,陈作红吐槽道。

一些毒蘑菇与可食用蘑菇的相似度,有时候研究真菌的专家都可能混淆。

例如隐花青鹅膏可以食用,灰花纹鹅膏剧毒,但两者长得非常相像。黑木耳是最常见的食用菌,可是有毒的叶状耳盘菌跟黑木耳长得十分相像,普通人是分辨不出来的。同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还有一种叫条盖盔孢伞的毒蘑菇,喜欢长在锯末里,一些木材加工厂堆放的锯末中常常长出这种蘑菇,如果碰到喜欢吃蘑菇的工人,很可能就随手采了吃,一吃就中毒。

有关毒蘑菇的认识有很多误区,它们的身影离我们并不遥远。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中毒事件,都是当事人麻痹大意,或者存侥幸心理造成的。

“我们的毒蘑菇宣传还没到位”,陈作红感叹道。一些地方的饮食习惯根深蒂固,有些陈旧的想法如利用大蒜一起煮看颜色变化的判断是毫无作用的。对于爱吃蘑菇的人群而言,陈作红建议他们不要吃自己不认识的蘑菇。一旦发现中毒,应尽快转到大医院接受治疗。

美食当前,要抵住诱惑,何况是一棵足以致命的毒蘑菇呢?

了解更多可看潇湘晨报曾经报道《转发收藏!20多年来曾导致400多人中毒、100多人死亡,湖南蘑菇头号杀手长这样》

02、常见的毒蘑菇有哪些?

毒蘑菇毒性非常强,发病急,死亡率高。在长沙市,主要的毒蘑菇中毒症状类型可分为5大类,即:(1)急性肝损害型、(2)急性肾衰竭型、(3)胃肠炎型、(4)神经精神型、(5)横纹肌溶解型。常见的毒蘑菇有以下这些,大家擦亮眼睛一起来认识下它们吧!

1、裂皮鹅膏和灰花纹鹅膏

全国首个蘑菇中毒风险地图出炉!长沙县等9地被列为高风险区,原因出在嘴上
全国首个蘑菇中毒风险地图出炉!长沙县等9地被列为高风险区,原因出在嘴上

因一黑一白被称为“蘑界”的“黑白双煞”。

2、欧氏鹅膏

全国首个蘑菇中毒风险地图出炉!长沙县等9地被列为高风险区,原因出在嘴上

是专门攻击肾脏的剧毒杀手

3、大青褶伞

全国首个蘑菇中毒风险地图出炉!长沙县等9地被列为高风险区,原因出在嘴上

造成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见的毒蘑菇,可引起严重的胃肠道症状。

4、日本红菇

全国首个蘑菇中毒风险地图出炉!长沙县等9地被列为高风险区,原因出在嘴上

可以导致严重的胃肠炎型中毒。

5、毒蝇鹅膏

全国首个蘑菇中毒风险地图出炉!长沙县等9地被列为高风险区,原因出在嘴上

严重中毒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6、亚稀褶红菇

全国首个蘑菇中毒风险地图出炉!长沙县等9地被列为高风险区,原因出在嘴上

近年来,亚稀褶红菇在我国造成几十人死亡,病死率甚至超过50%。

03、毒蘑菇认识五大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事实上一些剧毒蘑菇,如灰花纹鹅膏、亚稀褶红菇都是灰色的,致命鹅膏、裂皮鹅膏都是纯白色的。

误区二:蘑菇跟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颜色变黑有毒,没变颜色就无毒。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我国的一些剧毒蘑菇跟大蒜、大米一起煮,大蒜、大米的颜色并不变黑。

误区三:生虫、生蛆的蘑菇没毒。很多昆虫、动物对毒素的吸收与人是不一样的。剧毒的鹅膏菌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甚至剧毒的鹅膏菌经口服喂养小白鼠,小鼠都不会死。

误区四: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受伤变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属例如牛肝菌科、红菇科的一个特征;实际上,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的很多种类是可以食用的。因此,不能凭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来判断蘑菇是否有毒。

误区五: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蘑菇的有毒无毒与生长环境没有关系,因为有毒蘑菇与其他蘑菇生长的环境是一样的。

来源:潇湘晨报综合

记者 李姝、钱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