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郑厉公的蛰伏与成功突第一次登上国君之位突再登国君之位

作者:董白侃文聊史

文/董白

郑厉公的蛰伏与成功突第一次登上国君之位突再登国君之位

十七年后,当突再次进入郑国国都,步入王宫,坐上那个阔别许久的位子时,他竭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作出波澜不惊的样子。

郑厉公的蛰伏与成功突第一次登上国君之位突再登国君之位

他是国君,他必须得让那些臣子琢磨不透自己的心意,让他们心生畏惧,诚惶诚恐,否则的话,这些人是不会把自己当回事的。

他们见惯了走马灯一样来来去去的各位国君,早已混成了台面上的老油子。别看这会儿在自己面前一脸谄媚的笑,一转身,指不定怎么诋毁自己呢。

突不动声色,目光越过那些低头弯腰的臣子,投向殿门外某个虚空中的点。殿门两旁,是笔挺如林的执戟侍卫。国君的尊严,刹那间弥漫开来,笼罩着在场的每一个臣子。

臣子们突然明白了,这次,他们大概要长久地侍奉突这个国君了。

没人注意到,突的手指,其实正微微地颤抖。

十七年啊,人生有多少个十七年!当初,突被迫逃离国都,在荒僻的边境小城栎邑,一呆就是十七年。原以为,此生只能终老是乡了,然而,老天有眼,他终于又回来了。

苍天作证,这次,他再也不会出逃了,有生之年,身子底下的这个位子,再也不会更换主人了。

郑厉公的蛰伏与成功突第一次登上国君之位突再登国君之位

突的故事,开始于二十一年前……

那一年,父亲郑文公去世,自己的大哥——太子忽——在大夫祭仲的扶持下,继位为国君,就是郑昭公。

当时,突还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没有半点儿非分之想,恭谨地侍奉着大哥,过着富贵闲散的日子。

然而,消息传到宋国,宋庄公不乐意了。因为突的母亲是宋国雍氏的女儿,雍氏在宋国很有势力。

宋庄公一心想让突当上郑国国君,因为那个忽,怎么看都不像个靠谱的国君,一向喜欢打打杀杀。他当国君,宋国作为右邻可实在不放心。

忽也没什么可倚仗的背景,他的母亲,不过来自邓国,而邓国,只是个势单力薄的三流小国罢了,没啥可惧怕的。

忽那个愣头青,居然还拒婚齐国的文姜公主。若是忽有齐国做后盾,宋国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现在支持忽的,不过就是大夫祭仲而已,而祭仲那个人,也不是不好拿下。

算计至此,宋庄公就派人给祭仲送了封信,请他带着突来一趟郑国,商议一下突的婚事。

祭仲没起一点儿疑心,立刻带着突来到宋国国都。谁知刚下车,两人就被分别软禁了起来。

祭仲被好吃好喝地招待了几天,但是出不得门,没有自由,也没人来看他,实在是憋闷坏了。

好不容易,有宋国的大夫来和祭仲谈判了。对方说了,只要祭仲答应定下盟约,改立突为国君,就放他回国。否则,不但他走不了,突也得呆在宋国。

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且就算自己和突回不去郑国,忽也不可能会为自己和突大动干戈。忽那个缺心眼的傻小子,实在也不适合当国君。算了,都是先君的儿子,立谁都一样。再说,突比忽更成熟更稳重,确实有国君样儿。

就这样,祭仲签了约,带着突回了郑国。还没等他们到达国都,已经得到信儿的忽,赶紧逃奔去了紧邻卫国。

祭仲扶持突当上了国君,就是郑厉公。

初时,突还年少,祭仲不免自己把持国政。过了三、四年,突渐渐年长,祭仲还没放手国政的意思。突愤懑不已,他暗中筹谋,打算刺杀祭仲。

事情原本计划得很周到,可惜有个人不小心泄密了,泄密的人是祭仲的女婿——雍纠。

雍纠的女儿得知此事,很是纠结了一番,虽说女子出嫁从夫,可毕竟父亲面临着被杀的危险啊!她回了娘家,问母亲:“父亲与丈夫相比,哪个更亲?”母亲一听,立刻意识到了危险正在逼近,回答说:“父亲只有一个,而男人都可做你的丈夫。”女儿就把事情告诉了祭仲。

祭仲抢先动手,杀了雍纠,还陈尸闹市,借以警告突。

突对祭仲毫无办法,只能恨恨地指责雍纠:“跟妇道人家商议大事,死得活该。”

突逃出国都,到了靠近宋国的边境小城栎邑,利用栎邑的人杀死守邑大夫单伯,就在栎邑定居下来。

突选择栎邑是有考虑的。此地靠近宋国,很容易得到宋国的援助,不离开郑国,随时可以再返回国都。

宋国支持了突很多兵士和武器,突把栎邑加固得如同铜墙铁壁。

他蛰伏下来,机警地寻找着重返国都的机会。

郑厉公的蛰伏与成功突第一次登上国君之位突再登国君之位

突走了,国不可一日无君。祭仲就又把忽从卫国迎了回来。

忽二次当上国君,然而性子还是没怎么改,万事不放在心上,最喜欢外出打猎。

大夫高渠弥担上了心事,忽一向不喜欢他,而且由来已久。

忽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反对老爹郑文公重用高渠弥,可老爹根本不在意他的好恶,坚持让高渠弥当了卿士。

现在忽又即位了,嫌弃高渠弥没及时和祭仲去迎他回来,对他的态度更加冷漠。

高渠弥恐怕哪一天忽心血来潮,要了自己的命,决定下下手为强。不久之后,高渠弥陪忽去野外打猎。高渠弥瞅准机会,趁着侍卫们正忙着围堵猎物,周围没人,一箭射死了忽。

可怜的忽,先后也就当了两年国君。

祭仲和高渠弥商量了一下,又把忽和突的弟弟子䕊扶上了国君之位。

然而子䕊脑筋也不够数,他以前和齐襄王结过梁子。齐襄王举行诸侯会盟,子䕊打算去参加。祭仲觉得不妥,劝子䕊别去,以齐襄王的为人,极有可能会杀了子䕊。

子䕊说:“如果我不去,齐襄公就会率领诸侯讨伐我。突就住在栎,齐襄公可能会支持他。我去了不见得会受辱,也到不了你说的地步。”

祭仲告病,高渠弥陪着子䕊去参加会盟。子䕊去了之后,没有去向齐侯谢罪。齐侯很生气,派兵伏击杀死子䕊,高渠弥独自逃回郑国。

祭仲和高渠弥只好把子䕊的弟弟子婴从陈国接回来,又立子婴为君。

突依旧蛰伏在栎邑。

时间又过去十几年,祭仲也死了,突的机会终于再次来了。有个从都城流亡过来的人进见突,并给他献上一条妙计。

突派人进入都城劫持了主政大夫甫假,威胁甫假,要求返回都城。甫假说:“放了我,我就为您杀掉子婴,让您返回都城。”突与甫假立下盟约。

甫假找了机会,杀死子婴和他的两个儿子,迎接突回到都城。就这样,流亡十七年后,突再次当上了郑国国君。

他深谙立威的手段,对他的伯父原说:“我流亡在外,伯父无动于衷,太过分了。”原说:“侍奉君主不三心二意,是做人臣的天职,我知道自己有罪。”就自杀了。

突接着对甫假说:“你侍奉君主三心二意啊。”就杀了甫假。

七年后,突去世,儿子即位。前后都算上,突在国君的位子上总共十一年。

有个有趣的小插曲。突再次当上国君的六年前,都城南门内有两条蛇相斗,很多人围观,结果城外来的蛇杀死了城内蛇。

人生都艰难,只要不放弃,终归会有出头之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