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风店大捷,六个旅参战,四旅缴获最少,杨成武却说应记一等功

作者:燃烧的狼烟

1945年9月,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部队改编为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开国上将郭天民在当时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下辖第四、第五旅。解放战争爆发后,面对优势敌人的猛烈进攻,解放军晋察冀野战军战绩并不甚理想,直到1947年秋爆发的清风店战役,才让晋察冀野战军一雪前耻,打了一个痛快淋漓的翻身仗。

清风店大捷,六个旅参战,四旅缴获最少,杨成武却说应记一等功

1947年10月11日,晋察冀野战军命令第二纵队进逼徐水,准备围城打援。第二纵队在扫清外围后,迅速对国民党军形成合围之势,并且连续进攻了三天。三天后驻守固城的国民党第九十四军和驻守容城的第十六军援兵开始向徐水运动。当天晚上6时,野战军司令部来电,命令二纵四旅撤出攻城战斗。马上北上参加打援的战斗。

四旅接到命令后便马不停蹄地开赴指定区域,并且在容城兴隆庄地区与其它兄弟部队汇合。这时收到情报,驻石家庄的国民党军第三军军长罗历戎率领所部主力七师及配属一个团北上保定,企图对解放军进行南北夹击。石家庄的国民党军出来了!敌变我变,野司首长立即调集主力六个旅南下望都以南,准备在那里伏击国民党军第三军。

清风店大捷,六个旅参战,四旅缴获最少,杨成武却说应记一等功

接到军令的各部队纷纷启程南下,唯独四旅遇到了麻烦,此时四旅仍然在北线和国民党军打得难解难分,被国民党军第十六军牢牢咬住。野司再次来电,命令四旅不得恋战,火速南下。但是一直打到晚上7时,四旅主力才将段村、北张村地区防御任务移交给兄弟部队,他们没有片刻休整便趁着夜色飞奔南下。

已经连续奋战八昼夜的四旅官兵们又累又困,但是全旅上下都明白,这时谁走得快,谁能忍受疲劳,谁就能赢得胜利。于是旅长萧应棠要求部队召开会议,边走边进行动员。战地宣传队也在路边给大家鼓劲儿,干部、党员带头走在最前面。

在那时,解放军的群众基础非常好,沿途每个村的村头都放好了开水缸,乡亲们拿出自己都舍不得吃的窝窝头、咸菜、鸡蛋等,塞进战士们手中。他们硬是一昼夜强行军80公里,于19日下午3时赶到预定地域。不少老战士说,他们是边走路边睡觉的。

清风店大捷,六个旅参战,四旅缴获最少,杨成武却说应记一等功

最终,国民党军第三军被解放军主力合围在清风店、西南合等十余个村庄内。20日拂晓,晋察冀野战军四纵和二纵六旅、三纵九旅同时向国民党军发起进攻,并成功将其压缩至南合营、高家佐和东、西南合村的狭小地域。

此时四旅又接到命令,急行军20余公里,于当日傍晚渡过唐河,以后神速勇敢的动作,直扑国民党军第三军军部、七师师部和两个团驻守的西南合村。

21日凌晨,旅长萧应棠率领两个团,分别从村西南角和南面展开强攻。在炮兵的掩护下,第十团二、三营和第十二团一、三营各一部,首先突入村内,抢占数栋房屋,逼近国民党军军部。国民党第三军军长罗历戎亲自到前线督战,并指挥部队进行反扑。此时,附近高家佐的国民党军正在向西南合溃退,堵塞在突破口。对我军突入部队形成内外夹击,短兵相接,四旅突入部队伤亡骤增。

清风店大捷,六个旅参战,四旅缴获最少,杨成武却说应记一等功

在敌人的顽强抵抗下,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解放军十二团副团长、政治处主任牺牲,十团两名营长也壮烈牺牲,十二团九连连长岳忠被打断双腿后,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一连连长魏成科指挥全连与发狂的国民党军浴血奋战,死死守住村头的一所院子,就像钢钉一样楔进了敌人心脏,粉碎了国民党军一个连到一个营兵力的多次反冲击,毙敌数百人,而一连打到最后也仅剩20余人。

清风店大捷,六个旅参战,四旅缴获最少,杨成武却说应记一等功

旅长萧应棠深知这枚钢钉的重要性,一直守在电话机旁,一边倾听来自突破口的情况报告,一边命令炮兵集中火力和调遣后续部队支援一连。21日上午,四旅十一团赶到,立即由十二团一连据守的突破口加入战斗。22日4时30分,各路解放军从四面八方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最后的据点西南合发起总攻。7时,四旅主力向国民党军军部猛插,彻底打乱了其防御体系,此时各兄弟旅也先后攻入村内,很快就将其分割,各个歼灭,国民党军军长罗历戎率数百人向东南角突围逃窜,但最终也难逃被俘的命运。当天晚上11时30分,战斗结束。

在整个清风店战役中,四旅先是围点诱援,然后北阻强敌,最后飞兵南下,直捣敌人军部,对加速战役的胜利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战役总结大会上,野司政委杨成武对四旅做出了这样的的评价:“西南合战斗,共六个旅参加,大家都有功劳。但最困难、最艰巨的任务还是四旅担任的。他们走的路特别多,又特别快,到后即加入战斗,虽然他们缴获最少,但是记功时,四旅应记一等功。”

清风店大捷,六个旅参战,四旅缴获最少,杨成武却说应记一等功

清风店一战,四旅十团和十二团荣记集体大功,分别获得“勇敢坚决”“勇猛如虎”的奖旗,十二团一连还被纵队命名为“魏成科英雄连”,并记集体大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