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一个传奇人物。
章士钊先生一生才华横溢,学贯中西。

他曾因留学与考察,到过日、法、英、德等国。对西方的哲学、政治学、法学及逻辑学均有很深的研究,对康德、弗洛伊德及马克思的著作和文章均有翻译。
他也是中国人中惟一一个与弗洛伊德通过信的人。
除了做学问外,章士钊也是个政治家,曾经担任过北洋政府司法总长兼教育总长、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新中国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等。
他一生不仅横跨经历了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朝”,而且“皆对中国近现代政局与政治领袖的影响极为巨大”。
许多中国近现代史上很多大人物,都跟他有过交集。
比如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黄兴,民国军阀段祺瑞,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陈独秀,文学大师鲁迅,青帮大佬杜月笙等人有过交往。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是毛泽东家中的常客。
在特殊年代,毛泽东曾专门派人保护过他。
章士钊跟毛泽东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918年,当时毛泽东才25岁。
当年8月15日,毛泽东和萧子升等二十四名青年离开长沙,于8月19日到达北京,住在恩师杨昌济家里。
毛泽东此行的目的,就是会同蔡和森以主要精力从事赴法勤工俭学的准备工作。
章士钊当时是护法军政府秘书长,他跟毛泽东恩师杨昌济既是老乡,也是好友,杨昌济到北大任教就是他举荐的。
因此,章士钊经常到杨家串门,认识了青年毛泽东。
毛泽东当时虽然只是北大图书馆的一名管理员,但是谈吐不凡,有远见卓识,谈起治国安邦之策说的头头是道。
杨昌济谦虚地说自己的学生才疏学浅,章士钊却独具慧眼,说毛泽东不是凡人。
当时毛泽东跟恩师杨昌济女儿杨开慧正在恋爱,杨从内心里喜欢毛泽东,但又有不能下定决心,就让好友章士钊帮自己拿主意。
章士钊对杨说:“润之有天目之表,龙凤之姿,旷世奇才,举世无双;能做你女婿,实乃幸事。恭喜、恭喜!”
时间到了1920年,毛泽东开始为湖南学生留学法国之事忙碌,万事俱备了,只差银元。
他们东拼西凑好久,钱还是凑不够,迟迟无法成行,毛泽东为此一筹莫展。
这时候,恩师杨昌济开口了:“润之啊,我给你章叔写封信试试吧,他可是大官,这个忙一定能帮。”
杨昌济在信中写道:“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奇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毛泽东听了大喜,就拿着恩师的信,和同学来到上海,登门向章士钊求助。
杨昌济在信中说:“吾郑重语君,二子海内奇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章士钊看完信后,眉头都没有皱一下,爽快地答应了。
章士钊是政府高官,积极向上海工商界名流打招呼。
那些工商界巨头平时想交往都愁没有门路,如今见章士钊开口求之不得,纷纷慷慨解囊。
两万块银元不费吹灰之力就筹到了,马上给了毛泽东。
建国后毛泽东没有忘记章士钊在最需要的时候给自己的帮助。开始还款,每年还款2千元,用了11年时间还完。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希望国共为了民族福祉再次合作。
此刻章士钊作为民主人士,也在重庆,并且跟毛泽东见了面。
这时候,章士钊对和谈没有抱任何希望。
章士钊先生独具慧眼,凭着他多年来对蒋介石的了解,判定蒋介石和谈没有诚意,只是做做姿态,应付舆论。
既然如此,章士钊非常担心毛泽东等中共一行人的安全,怕流氓成性的蒋介石,加害毛泽东。
毛章两人相见时,毛泽东诚恳向章士钊请教,请他谈谈对时局的看法。章士钊觉得重庆是虎穴狼窝,不可久留。
可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如果把话挑明传出去影响不好。
于是章士钊在手心上写了一个“走”字,让毛泽东看,怕毛泽东不明白,他又凑到毛泽东耳边悄声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听了这话,毛泽东醍醐灌顶,虽然他对蒋介石也早有警惕,知道蒋介石一向言而无信,哪怕签订条约也会撕毁。
但还抱着一线希望,希望国民党能以民族利益为重,摒弃党派分歧。
如今听章老这么一说,毛泽东心里更有数了。
1949年9月,章士钊先生受中共之邀,参加开国大典,从此定居北京。
1949年淮海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大势已去,不得不以退为进,宣布下野,又李宗仁出任代总统,收拾残局。
但谁都知道,当权的还是蒋介石。
为了争取时间,在蒋介石授意下,李宗仁委托章士钊等名流组成了一个“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跟张治中等国民党代表一起,北上协商国共停战谈判。
由于蒋介石没有诚意,和谈无果而终。
当着周恩来的面,章士钊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我跟蒋介石、杜月笙都共过事,你们要我吗?”
周恩来说:“毛主席早就料到你会担心,他说您老是共产党的好朋友,是国宝,治国就靠您老了!”
一席话说得章士钊热血沸腾,当即决定留了下来。
毛泽东是1963年开始还款的,当时章士钊养女章含之已经到了毛泽东身边。
当年28岁的章含之曾经在北京外国语学院任教,这时她的身份是毛主席的英文教师。
有一次,毛主席跟章含之闲聊的时候,提起了当年的2万元钱。
毛主席感慨万千地说:“那笔钱对革命事业来说太重要了,饮水思源,一定要还上这笔钱。”
毛主席给章士钊专门写信,一再表示感谢,说要从当年春节其开始还款。
“用我的稿费,每年春节还两千元,十年还完。”
章士钊一看信就急了,他回信说:“这笔钱也不是我自己的钱, 再说这钱用在了革命事业上,怎么可以再要回来?”
其实毛泽东还钱主要还是觉得章士钊生活比较清苦,好帮助他提高生活质量。‘’
可是直接给钱的话,章士钊的脾气肯定会拒绝,不得已才想到用还债的方式来帮助他。
于是每年春节,章士钊都会收到毛泽东派人送来的“还款”,一还就是十年。
但是到了第11年头上,工作人员又送来了2000元钱。
章士钊非常纳闷:“那笔账不是还完了吗?”
工作人员说:“毛主席说了,本钱还完了,还有利息呢。”
章士钊听了,热泪盈眶。
1973年7月1日,章士钊去世,终年9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