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让蜜蜂在雪域高原酿出好蜜 中国企业首次获邀参加德国专业养蜂大会

作者: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 李昕锋 丁伟

今年10月26日至28日,德国小镇多瑙艾辛根召开了第48届德国专业养蜂大会。这项源于1928的养蜂大会是欧洲最富盛名的蜂业大会,吸引了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约5000名业内人士参加,来自的中国企业家、成都四十一度蜂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夜伴蜂声”创始人张亮富受邀出席大会,并做重要报告《中国西藏蜂蜜生产》。

让蜜蜂在雪域高原酿出好蜜 中国企业首次获邀参加德国专业养蜂大会

据了解,这是自会议成立以来的近100年时间里,首次有中国企业受邀参会,张亮富也是唯一获邀的中国企业负责人。

在国际上分享养蜂经验

欧洲养蜂协会主席亲自翻译

在本届德国专业养蜂大会官网上,张亮富的《中国西藏蜂蜜生产》作为唯一的重点推荐报告,容纳上千人的会议厅上下两层大厅座无虚席。为了更好地让欧洲同行理解,本届大会特邀欧洲专业养蜂协会主席沃特•黑费克先生亲自同时翻译成德语。

让蜜蜂在雪域高原酿出好蜜 中国企业首次获邀参加德国专业养蜂大会

张亮富的报告就中国西藏罕见的地理情况、独特的西藏养蜂、迷人的西藏文化进行了分享,尤其在3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区养蜂,令西方同行们瞩目。而张亮富亲身前往西藏,扎营采蜜的故事,更是获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张亮富说:“西藏拥有珍贵的自然资源,为了保证蜂蜜的纯净,每年我都会扎营西藏100多天,亲自养蜂和生产蜂蜜!”

“参加此次大会无疑是对我三年来的努力的最大鼓励,中国不缺少好的蜂蜜,真正缺乏的是认真做事的人!”张亮富说。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一直把自己当做养蜂人,亲自参与养蜂和采蜜的张亮富,身上还有着很多故事。

为梦想辞去稳定工作

偶然间与蜂蜜结缘

张亮富来自贵州兴义的一个贫穷的小山村,从小到大,他竟然没吃过一次蜂蜜。

2005年考入四川大学,张亮富一时成为村里的骄傲。2009年,他从四川大学毕业后,也得到了一份不少人都羡慕的工作,在一家电力企业担任电力环保工程师,年薪十多万。

然而让父母和亲友意外的是,2014年,张亮富辞职了,“虽然是一份好工作,但我还有梦想,趁着年轻,我要去试试!”

现在看来算是机缘巧合,张亮富应聘到成都一家蜂蜜外贸企业,也就是在这里,他结遇到了自己可以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蜜蜂。

学到德国专家严谨态度

泰国之行奠定人生目标

为了胜任新的工作,张亮富开始恶补蜂蜜知识。新的工作让张亮富感觉十分满意与充实,仅仅10多天,他就认识并爱上了蜜蜂。

随后,他被公司安排到泰国参与有机养蜂认证,“可以说,这趟泰国之行,奠定了我的人生目标。”

在泰国,除了泰国美丽的风光和优质的蜂蜜,张亮富搭档德国蜜蜂认证专家共同工作,德国人对工作的严谨态度令他十分佩服,“酿制蜂蜜的每一个步骤,德国专家都会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还要亲力亲为;反观国内不少做蜂蜜的企业,普遍存在对前期酿制过程管理松懈,重视后期加工和销售与推广这一现象。”

让蜜蜂在雪域高原酿出好蜜 中国企业首次获邀参加德国专业养蜂大会

蜜蜂行业遇信任危急

自主创业屡屡受挫

2015年9月,张亮富用积攒下来的几万元钱开始自主创业,注册了成立了成都四十一度蜂业有限公司,在国内销售泰国产蜂蜜。

然而在市场上,不少商家在收购蜂蜜时,并未充分关心蜂蜜有无足够酿造,只要波美度达到35度、36度即可,个别商家甚至掺水掺糖浆以达到更高的波美度;消费者花了钱却没有买到质优的蜂蜜,导致国内蜂蜜行业普遍面临信任危机,“我手里拿着上好的42度泰国蜂蜜,却碰到各种怀疑的目光。”

先前投资的钱也早已花完,自己的公司在倒闭边缘苦苦挣扎。在朋友亲戚的帮助下,张亮富又筹得40万元。

但张亮富发现,无论如何包装推广,蜂蜜依然销售困难。他逐渐意识到,如果不解决蜂蜜生产的信任危急,就很难让中国消费者在诺大的市场上找到好的产品。

前往最好吃的蜂蜜产地

绘制最佳蜜源鲜花地图

2016年6月5日,张亮富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亲自带着一顶帐篷和20箱蜜蜂,驻扎在了西藏山南地区的一个小山村野外,选最好的蜜源地、用最纯净的水源、以最大的耐心,亲自酿最好的蜂蜜,并将整个过程用图片和视频真实呈现出来!他将这个计划命名为“喜马拉雅巢蜜计划”。

让蜜蜂在雪域高原酿出好蜜 中国企业首次获邀参加德国专业养蜂大会
让蜜蜂在雪域高原酿出好蜜 中国企业首次获邀参加德国专业养蜂大会

一来到这里,顶着高原反应,张亮富就开始细心观察蜜蜂,它们在哪里喝水,去哪里采蜜,采什么花的蜜。经过对这片区域十余次的考察,这里的花开花谢张亮富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蜜蜂们何时何地采蜜也细致地标记,一幅最佳蜜源鲜花地图渐渐成形……

让蜜蜂在雪域高原酿出好蜜 中国企业首次获邀参加德国专业养蜂大会

全过程参与蜜蜂酿制

99天的坚持终获成功

采蜜地图成形后,张亮富把20箱蜜蜂摆放整齐,形成喜马拉雅山下的蜂场。白天,他的工作是照顾蜜蜂和摇蜜;晚上,则是写日记,整理图片视频资料,以便及时传给客户看。

西藏的六七八三个月为采蜜季节,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张亮富仅仅取了4次蜜,相比其它别的蜂场,同样的时间,有些甚至取了上百次蜂蜜,“好的蜂蜜,不是和时间抢,而是和时间一起酿造。”用浓度计测量,张亮富地方蜂蜜波美度都在42度以上,已达到国家一级蜂蜜水准。

让蜜蜂在雪域高原酿出好蜜 中国企业首次获邀参加德国专业养蜂大会
让蜜蜂在雪域高原酿出好蜜 中国企业首次获邀参加德国专业养蜂大会

从培养当地养蜂人,到参与养蜂、采蜜、灌装、运输等19道关键环节,并及时将所有环节的图片视频传播出去,长达99天的潜心坚持,让张亮富在西藏初战告捷。2016年,张亮富在西藏出产2917瓶蜂蜜,2017年3月14日上线销售,仅仅一个月不到就售罄,赢得了几乎100%的一致好评:“这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蜂蜜!”企业自此才起死回生。而2017年和2018年,张亮富将蜂箱扩大到600箱,产出了优质的蜂蜜、蜂巢和蜂王浆,年产值近400余万元!

与此同时,张亮富也逐渐获得了国内外蜜蜂行业的广泛认可。2018年3月,他也受邀参加中国蜂产品行业大会,并做了报告:《静下来!让蜜蜂酿好蜜!》

夜晚聆听蜜蜂酿蜜

像美妙的音乐旋律

2017年6月的一天夜里,月光明亮,在西藏蜂场,忙碌了一天的张亮富在帐篷里,蜜蜂酿蜜的声音传来,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时而欢快,“好像我就睡在蜂箱里,和小蜜蜂一起酿蜜,仿佛可以听见金黄色浓浓的蜂蜜在流淌,又好似海风一般温柔,像摇篮曲一样美妙。”伴着蜂声,他渐渐进入了梦乡。

让蜜蜂在雪域高原酿出好蜜 中国企业首次获邀参加德国专业养蜂大会

随后的每天夜里,张亮富都要细细聆听蜜蜂酿蜜的声音,他甚至将这些美妙的深夜酿蜜声一一录制下来,这些低沉美妙的酿蜜声,不但可以判断蜂蜜的收获,而且还是很好的催眠曲,帮助睡眠,更是这片天地最美得旋律,因为只有在最安静的环境里,才能听见,也才有心境听到如此美妙的声音。

在这之后,张亮富把四十一度蜂业公司品牌名称改为“夜伴蜂声”:“我们不仅仅在聆听蜂声,我们也是在守卫纯净,更是在享受自然地馈赠。”

<b>【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b>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