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幅甲骨文扑克牌,首先来看大王这一张,上面有龙的甲骨文、金文、篆体、繁体字、楷书,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字就是龙字,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了,龙的传说以及有关龙的文化也是非常的丰富。龙作为中国人独特的一种文化凝聚和积淀,已经扎根在每个中国人的潜意识中了,我们对龙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此,我们常说是龙的传人。龙象征着一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先来讲这个龙字。
《说文解字》中对龙的解释是:“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意思就是:龙,鳞甲动物之王。能变暗,能变亮,能变细,能变大,能变短,能变长;春分时刻能登天,秋分时刻能潜渊。这描述了龙的本领非常大,能上天入海,呼风唤雨,吞云吐雾,趋吉避凶,变化多端等等,所以我们把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这是说文解字中对龙字的解说。下面我们看甲骨文中,对龙字是怎么解释的。甲骨文的龙字,上部是龙头上的角,中间是龙张开的大口,下部是龙弯弯曲曲、长长的身体;本义是能走,能飞,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我们平时说的潜龙勿用,飞龙在天,亢龙有悔,蛟龙,龙宫,龙王,天龙八部,接龙,来龙去脉,画龙点睛,叶公好龙,车水马龙等等,这都是与龙相关的一些词语,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由龙的相貌、形态,还引申出来一些象龙的事物,比如,龙舟,龙门阵,龙卷风,龙灯、火龙,水龙头,恐龙等等,这都是样子和龙很像的一些事物。因为龙的本领非常大,能上天入海,千变万化,所以还用龙来比喻一些英雄、俊才、人才等等,龙争虎斗,卧虎藏龙,龙虎榜等。
我们还用龙来象征皇权,指帝王,君王等,如,龙袍,龙椅,真龙天子等
下面我们由龙来拓展一个文化常识:【四灵】龙、凤、麟、龟。
身上长有鳞片的动物为麟,龙为百麟之长。
身上长有羽毛的动物为禽,凤就是凤凰,凤为百禽之长。
浑身是毛的动物为兽,麟就是麒麟,麟为百兽之长。
有甲壳的虫类及水族类动物为介,龟为百介之长。
下面我朗诵一首带龙字的古诗: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龙字,了解了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它是四灵之一,龙凤麟龟。龙在说文解字和甲骨文中的解释。与龙有关的成语和寓意。最后还学了一首古诗---出塞。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