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亮,表示隔离房门打开。
5秒后,电脑端疫情防控监测平台语音播报:“xx社区居委会xx隔离点1—1—181于2021年2月2日18:01:58检测到异常开门报警。”
1秒后,监测平台所连接的手机端电话响起,接通,语音开始报警。与此同时,报警短信也发送到了这部手机。
这是一场被隔离人员私自打开房门,离开隔离点,触发疫情防控智能化预警系统后的反应,是模拟演练。

“你们要充分发挥科技专业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迅速调集精兵强将开发疫情防控智能类产品,以提高防疫工作的质量和效率。”1月1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常丽虹在承德国际商贸物流园区承德天乾地坤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调研时,鼓励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助力疫情防控。
“现实中,电脑端的疫情防控监测系统一般会安装在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手机端报警接收者一般是社区管理人员或网格员。”刘端,今年33岁,是承德天乾地坤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说,若真如演练中一样,触发系统报警后,疫情防控各级各部门会第一时间得知,是疫情防控智能化、精准化、人性化的体现。
小小“门神”不简单
疫情防控“一夫当关”
“这个吸在隔离点房门上的白色小盒,看着像门铃一样,是我们苦心研发的结晶。”刘端说,这其实已是他们开发出的第三代人工智能防疫预警系统,“早在2020年初,武汉爆发疫情时,我们就在双滦区委区政府的紧急命令下,率先研发出了‘红黄绿’码,用于全区疫情防控。”
而这套疫情防控智能预警系统,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之上,经过全公司30余位技术人员耗时3天研发完成的。
“紧急研发阶段,我们吃住在公司,3天内轮换着休息,每次也就睡两三个小时觉。”该公司产品研发经理林泉说,梳理项目流程、细节研发、更新完善……在系统软件设计之初,天乾地坤的设计团队就以智能化和人性化服务总揽产品研发全过程。
这套疫情防控智能预警系统,前端即安装在被隔离人员的房门上的“小门神”——白色的智能门磁感应器,它通过云平台,利用运营商5g(nb-iot)流量卡将感应设备(智能门磁)状态和动作信息进行记录,并以语音电话、短信等形式提示监管者,后者会收到大数据平台报警,据此作出应对措施。
“小门神”只监测门的开启次数?并非这么简单。
该系统还具有数据汇总分析、查询和实时预警功能,除可以及时接收到集中、居家隔离人员外出情况信息外,还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端接收被隔离人员的送餐、消毒和垃圾清理等服务申请,有效实现了智能化“三包一”人员的监管,充分弥补了社区防控力量不足的短板,实现智能化监管。更为难得的是,该系统还可以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可溯源依据,促进疫情防控管理更加智能、精准。
而在前期,该公司研发的社区网格化智能管理系统和“识脸测温一体机”已被广泛应用。高效、快捷的操作,准确的信息传送,确保了疫情隐患排查数据的精细化。
“手机小程序端,被隔离人员与监管者可分别登陆;手机端和大数据端口,则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及各级各部门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监管和大数据功能。”刘端对自己的产品自信满满。
小小“门神”不简单,疫情防控“一夫当关”。
大显“神通”非偶然
科技防疫“功必有我”
公司全员核酸检测!专业防护培训!隔离场所进出指导……1月18日,在双滦区委区政府、承德国际商贸物流园区党工委的全力支持下,企业加紧生产,全力准备以科技力量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1月19日,星夜驰援邢台。
“只有大‘家’好,小家才会好!”公司业务骨干董芳、吴庆伟、李鹏飞、王安等十余名工作人员逆行邢台,在隆尧、南宫疫情防控一线,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为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和农村隔离人员提供产品安装、数据汇总分析、精准化管控等服务。
“门磁感应器只需两节七号电池,就可支持房门开启2000次,隔离人员解除隔离后,其他家庭能重复安装使用。”承德天乾地坤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这套疫情防控智能化预警系统,在邢台、在辛集、甚至在江苏,在为被隔离人员提供精准管控工作中大显神通,受到了全国各地使用方的肯定。
“大神通”并非偶然。
承德天乾地坤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在刘端的带领下,以科技研发为立企之本,以智能化服务为兴企之魂,成立4年来,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我市科技行业一支新军。
这是一只活力十足的队伍——
企业负责人刘端,33岁;产品研发经理林泉,33岁……全公司35名员工,平均年龄仅26岁。
这是一群能打“硬仗”的创业人——
入驻承德国际商贸物流园区两年来,他们以“创业者”的低姿态埋头做事,率先研发“红黄绿”健康码,助力双滦区疫情防控;72小时研发出疫情防控智能化预警系统……
这是一个有责任担当的团队——
大疫面前显担当。在研发出疫情防控智能化预警系统后,逆行出征,为省内兄弟地市提供专业化、智能化监管服务;在产品供不应求,紧张生产的情况下,主动、无偿捐助我市500套产品,用于隔离点防疫监管使用……
“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要打造智能化社区监管预警系统,为我国社会治理基层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撑。”作为企业的“舵手”,刘端经常学习国家政策。他说,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国家制定实施了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我们就要以此为着力点, 发挥科技作用,作出科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