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悠悠华夏,自古便是一个香气氤氲的国度,
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古时候,不仅闺阁中的女子爱熏香,就连男子也会时常挂个香囊在身上,
香,不再仅仅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它,更近于“道”。
古人爱香,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焚香了,虽然用香的确切时间已经难以考证,但从现存的史料来看,它始于春秋、成于秦汉、长于六朝、完备于隋唐、鼎盛于宋元、广行于明清,
香,历经千年,是历代皇室贵族、达官显贵、闺阁女子、文人雅士的必备之物,
以香安心、以香养德、以香明智,这或许便是香道的精髓所在。
李媛,字清风,号明心夫人,非遗传统技艺(香艺)传承人、李氏传统古法手工制香技艺传承人,信奉佛教,敬重道教,秉承儒释道是一家。
李媛老师爱香、品香、制香,其祖上是制香世家,历经几代人的传承,即便现在依旧有祖上传承下来的诸多制香古方,然而家学的深厚却并未让李老师止步不前,多年来她遍访仙山,拜会名师,在秉承古法制香的同时不断寻找灵感,以香结缘,励志弘扬中华传统香文化,坚守古法手工制香,让更多的人能感受到古法手工制香的奇妙。
以“香”悟“道”,自然少不了手工香的熏陶,因为唯有手工制作而成的香才是有灵气和底蕴
的。
据李老师介绍,“手工制香一般要经过选香材、香材称重、研磨香材、调和香材、醒香泥、制香、晾晒、窖藏这八大步骤”,每年李老师都要去原产地挑选上等香材,而选回的香材要经过两三年的窖藏后才能研成香粉、和成香泥,即便是制成成品香后仍需要进一步的窖藏。
李老师说,“香料进行充分发酵、熟化后,香的品质也会愈发的好,所以手工制作而成的天然香是没有保质期的,存放时间越久越好”。
香,在我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方,好香不仅芬芳,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白芷香是有安神、静心的功效;沉香有暖肾纳气,固本培元的功效;檀香有祛邪祛燥、杀菌提神的功效……
各类香料通过萦绕在鼻尖的香气,于无形之间调息、通鼻、开窍,这便是所谓的“无药不成香,无香不成药”。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
香,以气味营造出修身修心的环境,
一呼一吸之间,静心,凝神,自省吾身……
点茶、插花、焚香、挂画,生活亦是如此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