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参加第29届海峡两岸城市交通座谈会的淮安市委台办主任周海海告诉记者,参加座谈会的专家学者对淮安交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认为,在历史上,淮安因为运河,重塑淮安的历史辉煌,需要进一步发展交通运输业,把交通作为"引擎"来推动城市发展,这也是很多台商对淮安公共服务的要求。
周小川表示,我市党八大提出重点建设"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中心城市的目标,极具前瞻性和针对性。研讨会在淮安举行,对完善淮安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交通的快速发展,将有效提高城市生产要素集聚的实效,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和台资集聚示范区建设。"周说。
市党八大号呼吁突出台资高地特色,深化怀坤合作,扩大珠三角、长三角合作,提高两岸现代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质量,打造台商在长三角投资的最佳目的地。周海海认为,这就要求淮安交通在航空、高铁、公路等方面进行更快、更密集的布局,通过发展交通运输,有效降低台湾企业生产要素成本,提高物流速度,对进一步实现台商的聚集有很大帮助。
周海海介绍,市委第八次党代会为今后的工作指出了台湾市委的方向。市委台办将高度重视责任感和使命感,突出重点,创造亮点,把握创新点,实实在在,进一步突出台资高地的特色、品牌和价值,为淮安市着力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为长三角北部现代中心城市的整体建设注入不竭的力量。一是突出台资招贤纳项目。进一步完善建设机制,明确项目导向,丰富投资实力,完善专班工作,打造专业投资团队。完善怀坤协作机制,加强政策经验复制和产业项目落地,落实与台湾协会在上海、厦门、漳州等地的合作协议,更广泛地汇集台商和企业资源。二是突出优化台商服务升级。继续秉持101%服务理念,聚焦大陆一流、全省领先的涉台商业环境目标,依托"一站式、一站式"台商服务中心,进一步优化台商服务工作流程,提高台商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高效、快速,全方位满足台商企业需求。第三,突出与台湾交流的质量和效率。以淮安文化带为平台,进行两岸交流、创新规划,精心组织,聚焦文化、青年、旅游等领域,做好大运河文化交流推广活动,打造淮台交流新标杆,打造苏台交流新高地。
媒体记者:杨春阳
媒体编辑:袁伟
请在提交后24小时内发送私人信件或发送3613378752,区域合作,并在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