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子为什么要三省自身

作者:用户为往圣继绝学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为什么要三省自身

这句话是曾子的名言,曾子又叫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闻名,《大学》即是曾参所著。孔子临终前,将年幼的孙子子思托付给曾参,当时子思的父亲孔鲤已亡,曾参不负重托,将子思培养成儒学大师,子思作《中庸》,子思的再传弟子是孟子,可见曾参在儒学传承中的地位和作用。

曾子为什么要三省自身

曾子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忠于职守?与朋友交往是否恪守诚信?老师传授给我的学问是否躬身践行?”

曾子为什么要三省自身

前几章讲过,“仁”是儒学的最高境界,目标是消除人与万物的形骸间隔,从而达到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生生不息。儒学是实践的学问,要落实在日常人与人的关系中,首先就是消除人我之分。纵向上的关系,要尽职尽责完成他人交办的任务,体现为忠于职守,因此产生的信任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实现上下一体;横向上的关系,要不负他人重托,恪守诚信,同样因为信任而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实现左右无间。老师传授的学问在口耳之间,在字里行间,唯有入脑入心,躬身实践,才会拉近知与行的距离,实现内外一致。

曾子为什么要三省自身

内外一致即是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就是一个人的“诚”。左右无间、上下一体是诚在社会关系中的展现与应用,就是一个人的“仁”。做到“诚”,则内心无纠结,敞亮通达;做到“仁”,则与外无矛盾,和谐顺畅。曾子作为儒学传承的重要人物,一语中的指出了儒家修行的下手处,不愧有儒家“宗圣”的称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