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云计算

  云计算给了我思考问题的新方式,是基于联系和交互以及在扩展时的连带性,这既要考虑安全,又要考虑性能。

  也不要想着做什么系统都要来个翻天覆地地变化,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云要运行于平台之上,而平台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慢慢做,逐步积累直到质的变化。

  对于项目的运作,普通的作法是基于具体的业务和大体可见的一些变化,然后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设计原模型,反馈给用户(有时候省略),根据反馈修改原模型直到满足了用户的业务需求后进入具体开发,最后是测试和验收,可以说以前我们的项目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

  现在有些进步了,我们首先该想到的是变化,即业务的关联性,关键在于核心业务的价值以及衍变的范围,被更多的利用就是一种价值的充分体现,这在设计之初就应考虑清楚。

  重视客户需求,以前我们也重视客户需求,不过是顺着客户思路清晰概要、详细设计,是一种比较呆板的平行思维,很少积极主动地想着去提升需求价值,现在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替用户着想,用户想到“1”,我们规划时要想到“2”、“3”甚至更多,替用户着想也是为自己着想,付出肯定会有回报,项目的成功不单是项目顺利验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一些有水平的项目成员,这就要保证项目成员扎实的投入。

  项目设计如同读书,先薄再厚再薄,思维也一样不断地集中、发散、再集中,如此才能牢牢地把握思维的主动权,把一个项目做好。

  云计算应该是一种新的开发和应用模式的先驱,说是云计算,也可以是其他的什么口号和字眼,总之就是要把世界资源尽可能地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地发挥联系的功效,这在现实已有了根植的基础,未来和未来的未来更可能为其提供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可能会演变成其他的词汇,it人从来不缺少这方面的智慧。

  云是好东西,就是太热了,媒体到处都是这个热点词汇,冷静想想,感觉有点儿过。

  事件的关联性是有,“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甚至比这还要强的也有,比如小日本的核泄露等,但是一味地牵强地把毫无关联性的事物累积到一起就过了。

  比如我们这里放晴了,还植树了,我在写日志,而你那里可能在下雨甚至下雪了,你在做什么呢?等等,联系大吗?并且这么联系有用吗?

  有必要把在酒泉发射中心的某某服务和我们餐厅的某某系统进行关联吗?我只是觉得没有必要这么深究。

  但是概念性地提出没有错误,因为它可能催生很多新思路、新方法并有可能很真实地让现在的应用发生令人惊叹的异变,在世界发展的历史上,不乏一些天才性的概念和口号推动了产业的突飞猛进。

  想想,如果计算机首先是基于网络的,如果开始就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思考开发,如果我们开始就考虑到web应用等等,那么可能计算机产业所走过的路也省了很多很多,反过来这也证明了网络、面向对象以及web应用的正确性和成功。

  在这一点上,我相信云计算一定会带来计算产业的飞速高质量地发展。

  只是,云计算是怎样地来证明和被证明的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