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就是消失数十年的船菜,菜名充满秦淮味,口味溢出南京香

这就是消失数十年的船菜,菜名充满秦淮味,口味溢出南京香

说到秦淮船菜,先要从秦淮画舫说起。据说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有次到夫子庙微服出访,看到秦淮河两岸亭台楼阁,风景怡人,说了句:“惜河中缺少游艇”。拍马屁者闻即赶造画舫。1372年,朱元璋在元宵节亲赐联对,鼓吹秦淮河上的风月繁华,并下令在河上燃放水灯万盏,发动贵戚功臣和官绅商民坐灯船观赏。当夜,灯船来去,宛若火龙,船内丝竹歌吹,自聚宝门(中华门)至通济门水关,通宵达旦。

这就是消失数十年的船菜,菜名充满秦淮味,口味溢出南京香

在秦淮画舫内,荡漾在秦淮河上,观赏着两岸美景,何等悠哉。其后,画舫数量逐渐增多,成为秦淮一景。画舫的用途后来发展为不只是观景,也成为寻欢场所。每年端午一过,秦淮河上就活跃起来,一直持续到中秋节后。鼎盛时期,秦淮河上的船只多达二、三百条以上,主要码头有桃叶渡、东、西钓鱼巷、大中桥、复成桥等。从石坝街到东水关,近河的一面都有河厅,水面岸上,歌舞升平,将秦淮河水装扮得五光十色,流光溢彩。

这就是消失数十年的船菜,菜名充满秦淮味,口味溢出南京香

画舫一般按大小分为五等:走舱、小边港、气不忿、藤棚和漆板。最小的漆板,只有椅凳三、四张,索价低廉,一般是三、二文人雅士或恋人相聚之用;藤棚常用于数人聚赌之用;气不忿可容八至十人宴聚;小边港又名四不象,可容十多人;最大的叫走舱,俗名大边港,是楼船,分前、中、后三舱,雕梁画栋,后舱有楼阁,可登高眺远看景。这种大船当时只有三条,后来停在泮池,取名“悦来”、“得胜”、“文明”。走舱和小边港可称得上是“销金窟”。

这就是消失数十年的船菜,菜名充满秦淮味,口味溢出南京香

船菜一般以筵席为主,且以高档菜居多,种类有燕翅双烤席、鱼翅烤鸭席、鱼翅席、海参带烤席等。有时十几个游客在同一只船上连续包上十多天,厨师们就要动足脑筋,力求花色翻新,取悦客户。彩色鱼夹、桂花干贝、芙蓉鸡排等新菜就是在船菜制作中创新所得。

这就是消失数十年的船菜,菜名充满秦淮味,口味溢出南京香

船菜不仅规格高,制作也讲究精美,注重造型和色彩的调和,口味相对清淡,以助游客雅兴。船上还常常开办冷餐酒会和甜食席,别有风味。船上所用的饭,通常是什锦荷叶所包,并和以虾仁、海参、干贝等十多种原料炒好,食时略蒸,打开后清香四溢,味道极佳。

这就是消失数十年的船菜,菜名充满秦淮味,口味溢出南京香
这就是消失数十年的船菜,菜名充满秦淮味,口味溢出南京香
这就是消失数十年的船菜,菜名充满秦淮味,口味溢出南京香

南京食潮汇经多年积累研究,现已将许多失传的秦淮船菜研制出来,其中“贡淡炖海参”、“小宛鱼肚白”、“王谢堂前燕”、“碧血桃花扇”等一批代表菜,菜名就富有浓浓的“秦淮味”,品起来更有一种“南京香”。

这就是消失数十年的船菜,菜名充满秦淮味,口味溢出南京香
这就是消失数十年的船菜,菜名充满秦淮味,口味溢出南京香

这么美味的船菜,你喜欢吗?(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njhfhhh,在旅行中感触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