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网络配图
据我观察,参加工作的朋友,对身边的事物早已没有了好奇心。每天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圈”,聊着熟悉的话题, 已经没有动力去探索新的领域,被生活习惯所麻木。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这个时候也是我们吸收知识、进步最快的阶段。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好奇心被工作、生活重压下逐渐被蒙蔽。
看过王兴传记《九败一胜》书籍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触,王兴是一个非常好奇的人,喜欢研究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
在传记里,据猫眼创始人徐桐描述:别人习以为常的事,他都会琢磨几个“为什么”。一周上五天班,大家都习惯了,很少有人会想为什么要上五天班,每天朝九晚五是合理的吗?王兴就问:“我们一周到底工作多长时间才是合理的?你们有没有想过一周为什么要工作五天?
他会质疑所有的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就像我们那个出票机,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小的?他会把别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拿过来重新再想。这是这几年他对我影响最大的一点。
不仅仅是王兴,所有优秀的人都拥有这个特质。比如《十三邀》里的王小川说“我对所有发生的现象,一定要找到一个解释”。当许知远问王小川“比如哪些东西?”王小川举了几个问题,比如:“社会上人与人的相处,为什么要喝酒?”为什么要当面聊天? 对于这些问题,相信大部分人都习以为常。
还有世界首富贝索斯曾在员工的公开信中说:”持续创新,别因为最初的构想看起来太疯狂而陷入绝望。记得让思绪漫游。让好奇心成为你的罗盘。记住,今天依然是“第一天”。
保持强烈的好奇心,是不断成长的终极武器。一旦失去好奇心,终身成长就失去了动力。
如何拥有好奇心呢?
对新领域、新事物保持敏感,经常问自己“为什么”。
对生活“习以为常”的事物,习惯多问个“为什么”,并尝试去寻找答案,惊喜总是藏在问题中。
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如果你希望成为终身成长的人,那就从当下开始吧。#学习##认知心理学##学习方法##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