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解剖列车 | 托马斯带你认识「手臂线」

作者:言鼎动作学苑
解剖列车 | 托马斯带你认识「手臂线」

人类的上肢是非常复杂的关节。

单侧的上肢就有 20 多块骨骼(肱骨、尺骨、桡骨、8块腕骨、5块掌骨、14块指骨),这还不包括肩胛骨和锁骨等。

附着在这些骨骼上的肌肉就更加的复杂和多样化。

那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认识这些肌肉骨骼之间的关系呢?

接下来,我们不妨从「解剖列车筋膜连续体」的角度来审视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1

解剖列车筋膜连续体

解剖列车的 12 条经线中有 4 条是手臂线,每条手臂线的命名是根据它在腋窝中的位置来决定的。

解剖列车 | 托马斯带你认识「手臂线」

▲ 4条手臂线的命名

每条手臂线都是从中轴骨连着到手臂的附肢骨上,并一直延伸到手掌的四个角落。

手臂肌肉太多,那要如何记住每条手臂线的大致方位与所包含的肌肉呢?

2

鸟的翅膀

其实我们可以把人的手臂比作鸟的翅膀,翅膀的顶部是臂后表线。这个筋膜连续体起自三角肌和斜方肌,沿着手臂的外侧到了前臂的后面,最后止在指尖。

翅膀的底部是臂前表线,它的起点是强有力的胸大肌和背阔肌,沿着手臂的前侧一直到了手掌上。

翅膀的前部是臂前深线,从胸小肌经过肱二头肌再往下一直到拇指上;翅膀的后部是臂后深线,它包括了菱形肌、肩袖肌群、肱三头肌等,最后止在手掌的小指一侧。

解剖列车 | 托马斯带你认识「手臂线」

▲ 鸟的翅膀

一般来说,臂前表线和臂后表线为手臂提供动力,让手臂能够完成投掷、挥动、托举等动作。

因为这些经线上有很多又大、又强壮的肌肉,比如胸大肌、斜方肌、背阔肌等,而臂前深线和臂后深线为手臂提供稳定性和动作的精度。

举个关于稳定性的例子。

解剖列车 | 托马斯带你认识「手臂线」

当你采用手膝支撑的四点姿势时,如果你感觉到手掌内外侧的压力不平衡,那在做后续的训练时就很容易出现动作的异常。你需要去调节内外侧的压力,让它们恢复到平衡状态,而这种调整就是由臂前深线和臂后深线来完成的。

再举个动作精度的例子吧。

网球运动员纳达尔经常能击打出令人叫绝的上旋月亮球,在球拍击球的瞬间,手臂要带动球拍与球产生一个特定摩擦。这对挥拍动作的精度要求极高,在力度、速度和角度各方面都不能有一点点差错。

解剖列车 | 托马斯带你认识「手臂线」

这种动作中的精度,就是由臂前深线和臂后深线来控制的,这样的例子也出现在棒球投球,高尔夫击球等等方面。

了解这些手臂线,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认识手臂在运动中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进而更好地去提高相关区域的运动表现,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肩部和颈部的疼痛或不适。

下次的文章我们要分析分析这方面。

敬请期待。

解剖列车 | 托马斯带你认识「手臂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