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莫言小说《晚熟的人·斗士》:孤独的武功,是一个可怜的胜利者

莫言《晚熟的人·斗士》中的武功,是一个看起来凶狠的、敢独自一人与周围世界抗战的恶人。

也是一个孤独的、虚弱的可怜人。

一个孤独的弱者

在那个年代,武功家庭出身不好,既丑且穷,说话声音还不男不女,很不讨喜。

他光棍一条,看似无牵无挂,实则没有人陪伴他,照顾他,没有子女牵绊他。

他的信条是:人活一辈子,争得就是一口气!

但,用世俗的眼光看,他的贫穷和打光棍,非但没有争一口气,反而无妻无后,愧对祖宗。

也正因为如此,他做事毫无顾忌。

大家怕他,躲着他,心里又鄙视他。

他孤独、倔强又渴望被关注。

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作恶刷新存在感。

结果,是一次又一次地被人嫌恶,被人憎恨。

他不是《巴黎圣母院》中外表丑陋、内心美丽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

他只是莫言笔下,丑陋、口中无德、做了很多恶事的五保户武功。

莫言小说《晚熟的人·斗士》:孤独的武功,是一个可怜的胜利者

一个倔强的斗士

武功这一生,敢于挑战任何凌驾于他之上的人,敢于和任何一种形式的强者斗争。

每一场斗争的最后,他都是赢家。

一、和上位者方明德斗——年龄上活过别人,也是胜利

方明德不止是村长,他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在武力、助力、权力、智力上都高于武功。

这样的绝对优势,让武功在与他的明面上的斗争中一直处于弱势。

但是,武功是小人,小人自有小人的办法。

他用农药浸泡过的毒馒头,毒死了方明德大儿子家的大肥猪。

他在方明德死后,到县里举报方明德的儿子们秘不发丧,掐断了方明德儿子们想要继续领荣军补助的路。

这是武功的报复方式:斗不过你,我可以报复你的儿孙;斗不过你,我还可以活过你,笑到最后的才是大赢家。

二、和身体上的强者王魁斗——体力不够,嘴巴来凑

武功打不过王魁。

但武功有张会骂人、会满口喷粪的臭嘴。

实话实说的恐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你有家有口,我就自己一个人。

精神上的摧残:直接对王魁喊话:“你儿子不是你的!”

遇到这样的人能怎么办?王魁打得过武功,却堵不住他那张缺德的嘴,惹不起,只能躲了。

改革开放后,王魁拖家带口离开了村子,再也没有回来。

武功又赢了。

把王魁骂走了,未必是武功预想的结果,却是武功斗争史上的又一次胜利。

三、和战斗力势均力敌的人斗——明里不行,暗里做事

武功和黄耗子打架,输了。

但是他依旧梗着脖子放狠话:这辈子我跟你没完!

在某个黑漆漆的夜晚,武功拿着镰刀,把黄耗子家一亩地的玉米,全部拦腰砍断。

武功觉得自己,又胜利了。

武功真的赢了吗?

他活过了方明德,依然孤零零无人陪伴。

他骂走了王魁,并不会多分一点口粮。

他砍了黄耗子家的玉米,损人不利己,大半夜的一身疲累。

但他确实没有输。他只有他自己和一个坏名声,没什么东西能被输掉。

或许,正是这不知疲倦的斗争心,支撑着武功顽强活着。

或许,正是这不择手段的报复心,一直顶着武功心口那口气。

一旦丧失了这种斗志,武功便真的不存在了。

莫言小说《晚熟的人·斗士》:孤独的武功,是一个可怜的胜利者

一个心中仍有敬意的人

“我”父亲说,武功这样的人,真不好对付,惹上了他,一辈子纠缠不清。

“我”母亲说,这个武功,真不是个好东西啊。谁要得罪了他,这一辈子就别想过好日子了。”

武功确实如此。

但或许是因为“我”家和他是远亲,或者“我”的父母有让他敬重的地方,武功并没有和“我”父母斗争。

因为王魁的事情,父亲扇他一耳光,让他闭嘴。

他没有还手也没有对骂,还认真说了句:你是尊长,你可以打我,但你不能不让我说话。

而我所知道的很多武功做的恶事,都是武功亲口告诉母亲的。

——武功是信任母亲,并愿意向母亲吐露心事的。

因着“我”父母的存在,武功的身上又多了点活气,多了点人的温度。

多少有点亲戚关系,“我”父母不会把他往外面赶。

多走动几次,又没被针对过,“我”父母并不拒绝武功的频繁来访。

主动吐露心事,主动坦白做过的“坏事”,“我”的母亲保守秘密地倾听,让武功感受到了信任、被倾听、被看到。

这样看,武功并未良心泯灭、一无是处。

他应是个,独自在黑暗中走得太久,太渴望光明,但不知道如何获取光明的可怜人。

莫言小说《晚熟的人·斗士》:孤独的武功,是一个可怜的胜利者

像武功这样的人,在现代的不少农村和城市依然存在。

甚至,我们都曾经遭遇过。

他们没有家庭,没有亲情和友情,更没有爱情。

他们像菟丝子、像暗夜的偷袭者一样存在着,用丑陋的、阴暗的方式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是变相的求关注?还是刻意恶心别人?

是想要被关爱,还是想要破坏掉自己没有的美好?

是特殊情况造成的分裂扭曲,还是性本恶的驱使?

如果这样的人出现在我们的世界,是要可怜他,还是厌恶他?还是最好眼不见为净,远远地躲开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