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作者:构筑空间

反法西斯70周年纪念日,当多机编队的领队梯队飞过天安门广场的天空,远在地球另一边的世界人民不仅能在电视屏幕前观看中国的华丽蜕变,所有与之建交的国家也都希望通过各种渠道在两国交流中搭建共荣的平台。

阿联酋,一个在风沙中凝固和变化的国家,自汉唐使臣开辟丝绸之路起,就与古老的华夏文明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旧时丝绸之路的商旅使臣将异类建筑的传统带到了中国,而新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更使得其长久以来的包容性和融合性以更全面的形式体现出来。

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环境,建筑师李颖悟沿着阿联酋的城市发展脉络,从阿布扎比到迪拜都市,最后回归 bastakiya 老城,开始了一段关于文化与建筑的朝圣之旅。他希望可以以行走的形式去找寻在人类进程中多种文化的共鸣相交之处,在广义的丝路文化建筑中去探寻中华文明走向世界未来的必经旅程。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虔诚之奢 —— 阿联酋 谢赫扎耶德大清真寺

扎耶德大清真寺是李颖悟在阿布扎比行走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地方,它是为了纪念1972年建立阿联酋后的第一任总统谢赫阿布扎比而建的,总耗资55亿美元,历时13年才完成。这里美妙的石材雕刻均来自中国工匠鬼斧神工的手艺,切割、镶嵌、拼接,与石材结合使用,产生出美妙的视觉效果。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整座寺庙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伊斯兰教的风格,本身属于古典设计,而并非现代设计。它的建筑师和原材料分别来自于各个国度,是借助国际资源共同打造的寺庙。它的历史虽然只有十年,但像地毯、玻璃、石柱这样的造物都带有浓厚的民间艺术气息,工艺确实非常精湛。”李颖悟回忆到。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建筑的纹样也给他留下了绝美的印象。动物纹样虽是继承了波斯的传统,可脱胎换骨产生了崭新的面目;植物纹样,主要承袭了东罗马的传统,历经千锤百炼终于集成了灿烂的伊斯兰式纹样;几何纹样是断然独创的东西,由于无始无终的折线组合,转瞬间即构成了特殊的形态;还有文字纹样,用在建筑的某一部分上,多是古兰经上的句节。

但不论形态如何变化,其核心都是为了在世人面前展现阿联酋的民族特色与历史遗迹,这与李颖悟和 oad 在做酒店设计时的心态不谋而合。建筑既是一切人类活动的场所,是功能性的体现,又是一切造型艺术之母,是审美上的升华,建筑更是一种符号的象征系统,是地域性的展示,就好像 oad 在做西双版纳度假酒店建筑群时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留文化,而并非标新立异,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是一种创新。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散落大漠的明珠——阿联酋沙漠酒店

夜晚,李颖悟下榻在阿联酋最具特色的bab ai shams酒店(沙漠酒店),据说人们为了它专门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建造了淡化海水的引水工程,总投资达50亿迪拉姆(合100亿人民币),造价不菲。

“建筑金黄色的外墙应该是就地取材,用传统的黄沙堆砌以来与沙丘容成一体。整个酒店的内装和外墙都是统一的颜色,看似很普通,但是布局很有格调,像是一种低调的奢华。”李颖悟回忆。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入住的时候正值2015年中国春节的冬天,沙漠酒店策划了一些节目,让这里的外国游宾能够体验异域文化的传统魅力。风情万种的肚皮舞娘,丰富美味的烧烤晚宴,露天吧台上的一管水烟,还有迷缓的灯光与熙攘的人群,而这其中最能体现节日气氛的莫过于大漠夜空上燃起的烟花,让骄傲的华人不由的感叹阿联酋对祖国文化的重视程度。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割裂的城市空间

“迪拜有世界最高的大楼,有造型最为各异的超高层建筑,有世界最大最繁华的购物中心……但这里,没有世界最美丽的城市。美的城市是相似的,不美的城市是各异的。”这是李颖悟对迪拜的第一印象。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与许多人对超级城市的仰望不同,李颖悟看到更多的是空间的尺度。在林立的摩天大厦和超高层建筑群中穿插着一片片低矮的别墅区,但两者在空间上又完全没有联系,这样的规划让他难以捉摸。

“设计的初衷是为了帮助城市居民有秩序地生活,但如果将建筑与人割裂,就会产生混乱,我更喜欢拥有大量适合人居住的多层建筑的城市,这会激发我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创造城市,却很难找到一个合理的客观模式,结果越来越极端,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 ”李颖悟表示。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闹市边缘的宁静

与都市不同,迪拜的老城区则是对传统文化的另一种体验。这里的每一座老屋都是由白色珊瑚石和土搭建起来的,据说可以很好地阻隔沙漠里的灼热气温,而在过去空调尚未发明的时代,沙漠地区的居民就是通过从风塔流入的风来给室内降温。老城的建筑凝聚着阿拉伯祖先的智慧,同样也飘摇着一丝在工业发展中挣扎的讯息。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寻找城市 —— 一名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老街保留的并不多,仅供游客参观用,但我认为这里的传统建筑是非常有魅力的,整体颜色很统一,街道四处都散布着画廊cafe和餐厅,这种组合会给人舒适和宁静的感觉,但是很可惜,这在新的城市发展中都看不到了。”对于老街的缺失李颖悟感到有些遗憾。

结语

世界是平的,未来的商业模式是一样的,开放的理想和制度是一样的,甚至包括吃的东西,用的东西也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但人们内心对于体验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玻璃幕墙的高楼使人们已经很难分辨城市之间的不同气质,仅仅靠着繁华的旅游景点作为历史的再现显得既单薄又无力。一个时代的建筑师理应理解,即使历史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了城市的模样,却始终无法改写千百年以来扎根于此的古老文明。

(文中部分图片由李颖悟本人拍摄)

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