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陆良县芳华镇小前所村凉棚里坐着六七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拿着针线一边缝制小蒲萝,一边有说有笑的唠着嗑,将农村劳动人民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画面呈现在大家面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王敖英每个星期都会到大芳华村、小前所村等缝制小蒲萝点指导老年人缝制小蒲萝,对一些创新的技艺,手把手的教,直到教会为止,也是她把老年人缝制的小蒲萝工艺品,通过市场交易到全国各地,帮他们获得一定的收入贴补家用。王敖英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小蒲萝是陆良县芳华镇传统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最初在当地用来装针线、农活中提菜送饭之物,由过去单一形状发展到现在的葫芦形萝、花瓶形萝、水果萝、桶形萝、茶盒萝、腰子萝等,提升到装围棋、作装饰品,成为陆良一门特色手工艺品、芳华文化产业的品牌、群众增收致富的副业,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10多个省市,远销东南亚各地,年销售量达40多万个,年产值达200余万元。
2006年成立了小蒲箩营销协会,小蒲萝由最初每年销售两三千个飙升至四五万个,销售价格也由最初的2元/个提高到8元/个,现在,已成为十多个省30多家围棋厂的围棋盒供应商,常年带动500多名妇女从事小蒲萝编织,年轻的20多岁,老长的80多岁,以人均编织800个,按8元每个的价格计算,广大妇女农闲之余增收6千余元。
芳华小蒲箩系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唯一采用纯天然的野秧草、棕芯手工缝制而成的。六年前我们到过芳华,被这些小脚老人们缝织小蒲箩的精神感动,萌发了要创作一首歌曲来呕歌淳朴善良的父老乡亲,经过县文化馆高椿老师近一年时间的创作,《小蒲箩》这首童歌出炉,在陆良芳华一带传唱至今,尤其是小学生非常喜欢这首歌曲,童年的歌对孩子来说一辈子都也忘不了。
为了使小蒲箩这项纯手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光大,此次在陆良县芳华镇中心学校、芳华小学、芳华王敖英小蒲箩协会、陆良县影视艺术家协会、陆良县音乐家协会、陆良县兰亭诗词协会的鼎力支持下,将《小蒲箩》这首歌曲摄制成mv,图片为拍摄中的一些小花絮,记录童心与小蒲箩成长的点滴心路历程……期待着小蒲萝的路走的更远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