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物質文化遺産,陸良芳華小蒲蘿

非物質文化遺産,陸良芳華小蒲蘿

雲南陸良縣芳華鎮小前所村涼棚裡坐着六七個60歲以上的老年人拿着針線一邊縫制小蒲蘿,一邊有說有笑的唠着嗑,将農村勞動人民勤勞、樸實、樂觀向上的畫面呈現在大家面前。

非物質文化遺産,陸良芳華小蒲蘿

非物質文化遺産繼承人王敖英每個星期都會到大芳華村、小前所村等縫制小蒲蘿點指導老年人縫制小蒲蘿,對一些創新的技藝,手把手的教,直到教會為止,也是她把老年人縫制的小蒲蘿工藝品,通過市場交易到全國各地,幫他們獲得一定的收入貼補家用。王敖英用實際行動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非物質文化遺産,陸良芳華小蒲蘿
非物質文化遺産,陸良芳華小蒲蘿

小蒲蘿是陸良縣芳華鎮傳統的民族民間手工藝品,至今已有200餘年的曆史。最初在當地用來裝針線、農活中提菜送飯之物,由過去單一形狀發展到現在的葫蘆形蘿、花瓶形蘿、水果蘿、桶形蘿、茶盒蘿、腰子蘿等,提升到裝圍棋、作裝飾品,成為陸良一門特色手工藝品、芳華文化産業的品牌、群衆增收緻富的副業,産品銷往北京、上海、廣東、陝西等10多個省市,遠銷東南亞各地,年銷售量達40多萬個,年産值達200餘萬元。

非物質文化遺産,陸良芳華小蒲蘿

2006年成立了小蒲籮營銷協會,小蒲蘿由最初每年銷售兩三千個飙升至四五萬個,銷售價格也由最初的2元/個提高到8元/個,現在,已成為十多個省30多家圍棋廠的圍棋盒供應商,常年帶動500多名婦女從事小蒲蘿編織,年輕的20多歲,老長的80多歲,以人均編織800個,按8元每個的價格計算,廣大婦女農閑之餘增收6千餘元。

非物質文化遺産,陸良芳華小蒲蘿
非物質文化遺産,陸良芳華小蒲蘿

芳華小蒲籮系雲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全國唯一采用純天然的野秧草、棕芯手工縫制而成的。六年前我們到過芳華,被這些小腳老人們縫織小蒲籮的精神感動,萌發了要創作一首歌曲來嘔歌淳樸善良的父老鄉親,經過縣文化館高椿老師近一年時間的創作,《小蒲籮》這首童歌出爐,在陸良芳華一帶傳唱至今,尤其是國小生非常喜歡這首歌曲,童年的歌對孩子來說一輩子都也忘不了。

非物質文化遺産,陸良芳華小蒲蘿

為了使小蒲籮這項純手工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和發揚光大,此次在陸良縣芳華鎮中心學校、芳華國小、芳華王敖英小蒲籮協會、陸良縣影視藝術家協會、陸良縣音樂家協會、陸良縣蘭亭詩詞協會的鼎力支援下,将《小蒲籮》這首歌曲攝制成mv,圖檔為拍攝中的一些小花絮,記錄童心與小蒲籮成長的點滴心路曆程……期待着小蒲蘿的路走的更遠更廣闊。

非物質文化遺産,陸良芳華小蒲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