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谭门七代传人”谭正岩:我为京剧而生

作者:听戏APP

两百多年的京剧历史,绕不开一个姓氏——谭。自第一代谭门代表谭志道出湖北江夏、经津门入京,与京剧鼻祖程长庚合演《朱砂痣》,时称“双绝”,谭门风云人物辈出。

从清末的伶界大王谭鑫培,到“四大须生”之一的谭富英,再到谭元寿先生继承家学,塑造现代京剧《沙家浜》郭建一角家喻户晓,更在85岁高龄出演谭家经典《定军山》……

“谭家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京剧史,生在这样的家庭,我从一出生就与京剧形成了无法割舍的缘分。”作为“中国京剧第一世家”的第七代传人,谭正岩肩负着谭门和京剧的荣光。

“谭门七代传人”谭正岩:我为京剧而生

懵懂到成熟:二十八载勤学苦练,只争朝夕

自1991年考入北京戏剧学校,到如今,谭正岩已经有28年的学习与演艺生涯。“从小就会看家里人演出,但那是更多的是觉得好玩,当时的偶像是孙悟空,看得最多的就是猴戏。”初入戏校的谭正岩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对周边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练功厅,也从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第一年就这样新鲜过去了。”

为此,谭正岩的爷爷谭元寿老先生语重心长地对谭正岩说:“老是处于新鲜的状态是不行的,走这条路要吃别人吃不了的苦,要练‘私功’,别人练功你要练,别人休息你还要练,你要记住你姓谭。”

或许是因为爷爷的殷切期盼,或许是老师对他无数次的鞭策,又或许是因为那一句“你要记住你姓谭”。天生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让谭正岩重新开始审视自己对京剧的情感。

“谭门七代传人”谭正岩:我为京剧而生

台下到台前:无畏艰苦,不敢懈怠

谈起这28年的付出与努力,谭正岩记忆最深的是还在戏校学习《八大锤》与《白水滩》的时候。

“《八大锤》对演员腿功要求极高,有个技巧叫朝天蹬,也就是单腿站立,用单手把另一条腿搬过头顶,并完成三起三落的蹲起。除了每天要压腿踢腿,老师还会给你绑在凳子上搬腿撕腿。为了练好这个技巧,我带着沙袋负重练习十起十落。每天保证踢腿400次,时时刻刻把腿放在墙上,连睡觉都保持这个姿势,第二天腿都下不来了,要同学帮忙才能下床。”

在学习《白水滩》的那段时间,谭正岩唯一一次在戏校掉眼泪。“教戏的老师对我的要求格外的严,这个戏需要有甩发。为了保证在甩发的过程中不把辫子甩掉,需要把头紧紧勒住,一场戏拉下来那个疼痛感真的很难忍受。”

除了要忍受常人无法想象的练功强度,谭正岩身上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外人所无法体会的,作为谭派直系传人,他有太多的东西需要传承。无数人的期待与目光都落在了谭正岩身上。

“谭门七代传人”谭正岩:我为京剧而生

技艺到艺德:忠厚传家久,京剧世家初心不忘

没有人能轻而易举成角儿,身负使命的谭正岩更是有着自己的认识。“光是舞台上唱得好那是不行的,那仅仅是技艺。想要成角儿必须台上认认真真演戏,台下老老实实做人,既要有艺术也要有艺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京剧艺人靠的是点滴积累,台下的叫好绝不是投机取巧能赚来的。”当画上脸谱,登上舞台,锣鼓点一响,表演就成了一个仪式。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念,不仅仅是为了去换取掌声,更要经得起良心的拷问。

除了谭派绝学,谭正岩深知谭门京剧能传七代之久,是倚靠道德、精神、艺术的一脉相承。“我的爷爷总说,咱们老说技艺技艺,其实技和艺是分开的。技在外,艺在心。咱们谭家祖祖辈辈都是先做人,后作艺。”

随着时代的发展,欣赏京剧的人正在慢慢流逝,这个现象谭正岩也察觉到了,为了吸引更多人来观看,他开始了自己的京剧创新之路。

在谭正岩看来,京剧的创新弘扬,不只是简单的编几出新戏那么简单,要想让京剧重新焕发生机,就必须用新的思维和视角正视京剧,认清制约京剧发展的现实所在。戏中每一个故事、每一句唱词、每一个动作的背后,都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支撑。表演也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是技的表现上,而更多的是去追寻艺的深厚。因为只有艺术是博大精深的,是没有边界的。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