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小菠菜来说,听得最多的西方音乐剧,应该是《猫》和《歌剧魅影》。
这两部经典音乐剧放到一起,会立马会想到一个人:
安得鲁·劳埃德·韦伯 (andrew lloyd webber),英国著名音乐剧作曲家。

今天是他的70大寿,我们来讲讲他的故事。
此人是个难得的音乐剧天才,被誉为“现代舒伯特”。
他的代表作《歌剧魅影》,诞生了32年,在全世界27个国家的145个城市上演了超过74000场,荣获过70项戏剧奖,全球有超过1.4亿人现场观看过该剧。
2015年,《歌剧魅影》在中国上演,波叔特意去感受了一回。
那种直抵心灵的震撼,至今无法忘怀。古典中渗着现代,既模糊了古典音乐的晦涩,又克制着现代音乐的张扬,总而言之,一切都洽到好处。
这一切,都离不开韦伯对音乐剧节奏天才般的把握。
韦伯出生在英国音乐世家,自小就在古典音乐里熏陶,1960年代的摇滚文化,让他沾染了流行气息。
他能够同时驾驭流行与古典风格,这正是他备受喜爱的原因所在。
接受bbc采访,韦伯用7首歌概括了自己50多年的音乐生涯。
1.《美梦会成真》
出自1967年音乐剧《约瑟夫的神奇彩衣》。
当时韦伯19岁,刚结识他的金牌搭档蒂姆·莱斯(tim rice)。
莱斯对于音乐剧题材的选择很敏锐,韦伯说:
我相信蒂姆·莱斯的直觉,他知道什么作品会一炮走红。
当年有人邀请他为某中学合唱团写一首歌,用来在复活节音乐会上演唱。
韦伯想,这应该是一首音域和节奏都能让孩子们快速上手的歌,至于适不适合在音乐会上演唱,不是他考虑的点。
所以,这首歌很简单,以孩子般的口吻,带着美梦成真的愿景。
这应该是韦伯与莱斯进军音乐剧舞台的敲门之作了。
2.《巨星》
这首歌出自1973年的音乐剧《万世巨星》,取材于耶稣的生平事迹。
这是25岁的韦伯与莱斯联手打造的一部摇滚味很浓的音乐剧。
严肃的宗教故事配上前卫的摇滚音乐,若非有莱斯精准独到的选材眼光,韦伯横跨古典与流行领域的天赋,以及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的自信,一般人是不敢轻易尝试的。
韦伯和莱斯这对年轻人一路创造奇迹,为世人呈现新的音乐剧,奠定了他们在音乐剧历史上的地位。
3.《走廊里的手提箱》
another suitcase in another hallmadonna - evita (music from the motion picture)
1978年音乐剧《艾薇塔》的插曲。
这是剧中一个小三被正室扫地出门后,流落街头时唱的一首歌,表达一种悲伤和脆弱的心情。
创作这首歌的时候,韦伯和莱斯试图让它能够独立于舞台之外。
果然不出所料,这首歌很快挤进了英国热歌排行榜前20,后来,麦当娜的重新演唱更让这首歌冲进排行榜前10。
这是韦伯的一个尝试,以一首音乐剧插曲,挑战流行歌曲排行榜。
4.《神奇的密斯先生》
出自1981年的《猫》。
《猫》是韦伯根据艾略特为儿童写的诗改编的,所以很受孩子们的喜爱。
在此之前,韦伯一向喜欢根据现成的歌词谱曲,《神奇的密斯先生》是他第一次在没有歌词的情况下创作曲子。
根据自己小时候对诗的印象,他写出了这首具有乡土爵士风的《神奇的密斯先生》。
而音乐剧《猫》对韦伯的意义绝非仅此而已,因为在创作该剧的主题曲《回忆》,他与好基友莱斯矛盾激化,最终分道扬镳。
然而24年之后,两人又戏剧性地将同共的处女作《像我们这样的人》搬上舞台,仿佛一切都回到原点。
世上最靠谱的搭档,不是心意相通、合作无间,而是明明赌誓不相往来,但为了共同的情怀,定会潇洒地把旧页翻过去。
5.《夜之乐章》
the music of the night(from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andrea bocelli - cinema
出自1986年的《歌剧魅影》。
《夜之乐章》其实是韦伯献给女神莎拉‧布莱曼的情书,当时他还是“别人的老公”,而她刚与前夫分开。
我认为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歌,但当时所有人都跟我说:“安德鲁,你不能为一个插足别人婚姻的女人写歌,还试图掩饰这一点。”
所以,这首歌写完之后一直没有发布,直到《歌剧魅影》的出现。可即便是这样,在音乐剧里,莎拉‧布莱曼还是没能唱响这首属于自己的歌,而是由男主魅影演唱。
不过现实中,韦伯比魅影勇敢干脆得多。他与前妻离婚后,于1984年3月22日,与女神布莱曼结合了。
要永远记住一部音乐剧,最重要的一点,是你要成为故事的守护者。
很可惜,韦伯与布莱曼的婚姻只维持了6年便告终。
但他们是少有的,能做到“分手后仍是朋友”的爱侣,直到现在,这个音乐才子和月光女神,依然保持着很好的工作关系。
6.《假如我从未说再见》
出自1993年《日落大道》。
改编自1950年的同名黑白电影,关于一个沉浸在过去辉煌的世界中而无法自拔的默片女影星的故事。
全剧的高潮就在這一首《假如我从未说再见》,此曲也是女主角梦想重返舞台心情的最佳写照。
当我第一次观看电影《日落大道》时,我就想,“天啊,如果我能拿到改编权,这首歌能让它物有所值。”
7.《男人就要坚强》
出自韦伯2015年新剧《摇滚学校》,改编自同名电影。
那是一首以吉他为主打配乐的歌曲,那节奏让我回想起往日,我们一起创作《万世巨星》的日子。
他找了13个年轻人,让他们边弹边唱边跳。而这些年轻人二话不说,就自各演起来,没有事先商量,也没有排练。
观众都不相信这是即兴表演,可老爷子却乐在其中。
虽然身体衰老了,可他依然保持着一颗火热年轻的心,不减当年。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即是他们创作源源不断,经久不衰的秘诀吧。
能遇见韦伯,遇见韦伯音乐剧,人生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