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清代书法家 陈奕禧1702年行书苏东坡诗册页

作者介绍:

陈奕禧(1648-1709),清代书法家。字六谦,又字子文、文一,号香泉,晚号葑叟,浙江海宁盐官人。出身名门,自幼即爱作诗学书,其诗"斜阳一川汧水北,秋山万点盆门西"曾得当时诗坛盟主王士祯赞许。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官户部郎中,分司大通桥。康熙帝乘船经过,命其登船,于素绢上写字,深得赞赏。虽无科举功名,破格被召入直南书房。后出任贵州石阡府知府,康熙四十七年(1708)擢江西南安知府,修学宫、纂府志、兴文教,卒于官(即卒于任内),年六十二。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陈奕禧诗歌、书法,著名当世。陈奕禧书法专法晋米芾、黄伯思一流人,于秦、汉、唐、宋以来历代文字搜罗极富,精勤钻研,皆为题跋辨证。好作小楷亦稳称,但留心字样而不知笔法,故媚而少骨,大字条幅沉着浑融,绝无轻佻之态,有"用笔千古不易之正宗"、"翰墨妙当代,海内翕然"之称,号称"香泉体"。远近争求其作品,日本国天皇也出重金收购。所书《梦墨楼法帖》、《予宁堂法帖》,流传甚广。雍正年间(1723-1735)曾将《梦墨楼法帖》抚勒上石,贮于内府。他还是位金石收藏家,集有大量秦、汉、唐、宋金石,逐一辨证题跋,辑为《隐绿轩题跋》。又曾仿《文选》体例编《文海》,搜集历代诗文刊刻行世。此外,尚著有《金石遗文录》、《春霭堂集》、《皋兰载笔》、《葑叟题跋》、《小名补录》、《益州于役记》、《北解杂述》、《北行日记》、《晋阳行记》、《云中纪行》、《陈子日记》《奇花异木记》、《含香新牍》、《秋雨斋集》、《虞州集》、《笑门集》、《绿荫亭集》等。

释文一:

清代书法家 陈奕禧1702年行书苏东坡诗册页

众人事纷扰,志士独悄悄。何异琵琶弦,常遭腰鼓闹。

三杯忘万虑,醒后还皎皎。有如辘轳索,已脱重萦绕。

家人自约敕,始慕陈妇孝。可怜原巨先,放荡

清代书法家 陈奕禧1702年行书苏东坡诗册页

今谁吊。

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

忧来自不寐,起视天汉渺。阑干玉绳纸,耿耿太白晓。

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不复能眠

清代书法家 陈奕禧1702年行书苏东坡诗册页

起阅文书得鲜于子骏所寄古意作杂兴一首答之。

沈郎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躞蹀身轻山上走,

欢呼船重醉中归。舞腰似雪金钗落,谈辩如云玉麈

清代书法家 陈奕禧1702年行书苏东坡诗册页

飞。

忆在钱塘正如此,回头四十二年非。次韵王巩颜复同泛舟

我有方外客,颜如琼之英。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朅来従我游,坦率见真情。顾我无足恋,恋此山水清。

清代书法家 陈奕禧1702年行书苏东坡诗册页

新诗如弹丸,脱手不暂停。昨日放鱼回,衣襟满浮萍。

今日扁舟去,白酒载乌程。山头见月出,江路闻鼍鸣。

莫作孺子歌,沧浪濯吾缨。吾诗自堪唱,相子棹歌声。

清代书法家 陈奕禧1702年行书苏东坡诗册页

韵答王巩

蘧瑗知非我所师,流年已似手中蓍。正平独肯从文举,

中散何曾靳孝尼。卖剑买牛真欲老,得钱沽酒更无疑。

鸡豚异日为同社,应有千篇唱

清代书法家 陈奕禧1702年行书苏东坡诗册页

和诗。次韵曹九章见赠

青李扶疏禽自来,清真逸少手亲栽。深红浅紫从争发,

雪白鹅黄也斗开。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

清代书法家 陈奕禧1702年行书苏东坡诗册页

南花自开。次荆公韵

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

唯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梵天寺僧守诠韵

壬午(1702年)闰二月海宁陈奕禧书 钤印:陈憘 亦禧

清代书法家 陈奕禧1702年行书苏东坡诗册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