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月亮诗画艺苑|山村有大蟒|作者 周仁臣

作者:红月亮诗画艺苑

山村有大蟒

作者:周仁臣

红月亮诗画艺苑|山村有大蟒|作者 周仁臣

大蟒蛇,是一种体形硕大的,凭借肌肉收缩前进的爬行动物,有人称之为巨蟒。早年在山村里,可谓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可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辽南城乡及至东北地区,不知何原因,似乎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了。山村人,每当在茶余饭后谈起它时,不少年轻人会觉得,那不过是老一辈人编得一个瞎话或者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时过境迁,峰回路转,令人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去年的盛夏时节,有人在老虎屯镇小老虎屯村火车站附近,铁路轨道一处茂密草丛中,意外发现了一条绿澄澄 ,浑身布满紫红条纹,碗口粗,丈八长的大蟒蛇在晒洋洋。消息不胫而走,又把传奇故事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2016年10月13日,《瓦房店报》刊登了《巨蟒现身》一文后,在我市城乡读者中产生了不小的反响。有人对那些原本生活在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国家的大蟒蛇,突然在我市西部山村赫然现身,不免产生质疑。

半年来,我时常接到热心读者打来的咨询电话,迫切要得知此事件的真伪。带着亲朋好友的关心和疑问,本报特约记者,又不辞劳苦,徒步走访了三个行政村,八个自然屯,跋涉方圆百里之多,调查三十余人,其中包括十几位蟒蛇目击者,还是听听他们是怎么描述当时的情景吧。

大蟒现身

周长财,老虎屯镇长财建材店老板;姜辉,广祯家电维修部老板娘。他们两家相距不足百米,都是在兴虎大街西侧建房、购楼,从事多年商业活动的个体户。从去年春天开始,二位及家人先后在楼后面的杂草丛中,亲眼目睹两条大蟒蛇,分别盘成碾盘大的一砣,在阳光下静静地晒洋洋。屈指算来,他们要比农机修造厂的慈女士早发现三个多月呐。

周长才还给我讲述了一位外地目击者。,就在他们在自家房后发现一对大蟒蛇不久,有一天下午,大约两三点钟,一位操外地口音中年男子,走进建材店选购装修材料。一走进店门,他惊奇地发现,此人浑身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满脸恐惧的样子,好像被狼撵了似的,一打听才知道,刚才发生的一幕,比狼撵还要严重得多。

这位大蟒蛇目击者,上气不接下气,战战兢兢地诉说,自己刚才在万宝至马达公司西边一座小桥头上,看见了一条比檩子还粗,体长在一丈开外,绿澄澄的大蟒蛇,差点把他给活吞了。能顺利逃生,也算是老天保佑,命不该绝。那么大的蟒蛇,别说是人,就是大型牲畜一口吞下,也应该绰绰有余。

听完中年顾客的诉说,周长财微微一笑说:“哥们,其实大蟒蛇个头虽大,样子挺凶悍吓人,但它们并不像你说得那么可怕。几天前,我和北边的老邻居姜辉女士,先后在房后的草丛中看见过一对大蟒蛇,庞大的身躯,首尾相顾,分别盘成一团,那硕大的一盘与老碾盘差不多大,阳光下金翅金鳞,闪闪发光,使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所幸的是,人只要不去惊扰,它绝对不会主动发起攻击,对咱人类还是很友善的”。

周长财还向我透露出他的新发现,这对大蟒蛇闯入商业街核心部位的真正原因,它们是为觅食而来,是捕鼠专家,更是老鼠们的克星。有人亲眼目睹过蟒蛇捕鼠的情景,街道两侧的垃圾箱,为饭店或酒楼服务区,倒完剩饭剩菜的服务员前脚走,一群群滚 瓜溜圆的大老鼠会后脚来,敞开肚皮狼吞虎咽贪吃起来。

就在此时,潜伏在草丛中的大蟒蛇,会凭着老鼠们留下来足迹气味,像动车一般飞快追来,将老鼠们一只接一只吞入腹中。别说是十几只,就是几十只大老鼠,也不曾有一只漏网。有的目击者曾见景生情,借机调侃起来,好啊!蟒口恢恢,疏而不漏,如果所有贪官污吏能遭此报应,该有多好啊。

蟒蛇目击者,还向我通报了一件令人痛心的惨事。去年秋后的一天深夜,一条大蟒蛇在追击一群老鼠,当路过铁西那条货车专用公路线时,遭遇了不幸,被一辆飞驰而过的载重货车给碾压死了。

清晨时分,人们闻讯后前去察看。哦!好惨啊,大蟒蛇面目全非,肢体零碎,公路中心约十多平米处,血肉模糊,腥味浓浓,惨不忍睹。在场的人,无不为之惋惜,不少人还潸然泪下。人们都为蟒蛇祈祷,大蟒蛇呀大蟒蛇,你这位既陌生,又面熟的老朋友,你要一路走好,在天堂上快乐幸福。同时,还期盼你早日投胎转世,重新回到老虎屯镇商业街来,这里的大老鼠们都快成精了,还指望你来将它们一只只消灭掉呢。

蟒口逃生

我的轿车缓缓地驶进大山深处的老虎屯镇三家村南沟屯,对面是巍然耸立,郁郁葱葱的一望无垠的大青山。放眼望去,群山起舞,颇为壮观,山腰间,白云环绕,雾气腾腾;山脚下,民房排列整齐,街道宽敞明亮,杨柳成行,随风荡漾。小河弯弯,哗哗流淌,农舍炊烟袅袅,路边野花飘香,好一处世外桃源,令人心旷神怡,人间天堂啊。南沟屯对我来说并不陌生,那可是姥姥家,小时候我经常到这里来,往往是一住就十天半个月的,有几位蟒蛇目击者还认识我,毕竟是童年伙伴啊。

当有人知道,我是以记者身份,专程为收集山中大蟒蛇信息而来时,纷纷走出家门,争先恐后地向我介绍起来。村民陈玉明对我说:“早在四十多年前,那是一个夏天,一场大雨过后,我拐着一个大筐,去西南山捡蘑菇,在一处草丛下发现了一条大蟒蛇。我当时认为,是谁盗伐山林中一根木檩子,藏在草丛里。可走到近前一看,没把我给吓死,原来是条大蟒蛇在晒洋洋,吓得我调头就跑。好在大蟒蛇没有追赶,不然的话这条老命可就要交待了。”

陈玉明老先生活音刚落,付明福就憋不住了,老汉抢过话茬说:“我比老陈晚发现大蟒蛇十年有余,大约在三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进山割草时,看见大蟒蛇的。记得那是秋后的下半晌,时间大概是两点钟左右,我正在西南山柞树林下面山坡上割草,耳边突然传来“丝丝”的风声。我觉得很奇怪,此时天气闷热,山里纹风不动,怎么会莫名其妙听到风声作响?付老汉深深地喘了一口气,接着说:“我抬起头前后左右看了一番,附近山坡见不到一个人影,连牛羊也没有发现。这“丝丝”的风声从何而来,难道是我老汉耳朵出现了问题,还是碰上“鬼魂”了。再说了,光天化日之下哪会有什么鬼怪妖魔,我不是自己在吓唬自己吗”

付老汉,生来性格倔强,从不相信民间有什么可惧怕的东西。他甚至不相信山林中有大蟒蛇。可当他又向前迈开步子,准备再去割上几抱时,又听到一阵“丝丝”的刮风声。风声是从一片杂草丛中传来的,老汉小心翼翼地走上去用手一把拉蒿草,猛然发现草丛下面有一根长长的,粗粗的,绿拉巴叽的水龙管子。仔细瞧瞧,这根一丈多长,碗口粗的管子还会动弹,难道说,水龙管子成精了,“丝丝”的风声是从它那儿发出来的?

付老汉用手一搓双眼,再一细瞧,哦!这哪是什么水管子呀,分明是一条大蟒蛇,铜铃般的两只大眼睛,长长的一根红舌头一伸一伸,好像搜寻着什么信息,它就是山村人所说的那条巨蟒啊。老汉看清怪兽真面目后,浑身不由自主哆嗦起来,汗水止不住往下流,他顾不上收拾杂草,磨过头来就向山下狂奔而去。

最后一位与蟒蛇相遇的是,原三家村原主任戚丕福。他说,那是二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情。具体时间我记得是1996年,那是一个盛夏的午后,大约是二三点钟,我赶着自己家的一群绵羊,去东南山放牧。当羊群走进山腰间吃草时,猛然间发生了炸群,整个羊群发生尖叫,并忽拉拉地四处奔逃……

我忙赶了过去,低下头一看,顿时吓傻了,一条大蟒蛇,头在高高抬起,红红的长舌头不时往外伸,做出了随时发起进攻的态势。蟒蛇与狼一样,天生带有煞气,人见到它,第一反应是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大蟒比狼还可怕十分。我心中明白,是羊群惊动了人家的好梦,羊群跑开了,我又贸然闯入,无意中惹恼了大蟒蛇。很明显,蟒蛇已发现有人又在向它逼近。为此,向来人发出警报,如敢再踏近半步,就会发起攻击,一口将入侵者吞入腹中。

老戚一看,这么大的家伙,要是再向前一纵身,自己小命可就交待了,情况危急,还等什么,逃命要紧。他此时哪里还敢有丝毫懈怠,一转身,就向山坡下面猛跑起来。五六分钟过后,眼前出现一片亮光,停下脚步一看,前面是南山水库,不能再往前跑了。再向前跑,虽然不被蟒蛇吃掉,但也会被水库给淹死的。回头望望身后,还好大蟒蛇没有追击过来。

休息片刻,紧张、慌乱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望望散落在山坡上的羊群,他吹响口哨,羊群听到主人的召唤,很快地围拢过来。一清点,五十三只羊一只不少,心中感到很兴奋坦然。当羊群又安静下来低头吃草时,东南山坡上却传来一阵“呼呼”的风声。老戚抬起头来,放眼望去,从刚才发现大蟒蛇的山腰间,齐腰的草丛竟然齐刷刷地随风倒下,一条庞大的身影,像闪电一般向山坡上飞奔而去。哦!原来是那条大蟒蛇结束了阳光浴,浑身补足了能量,人家开始打道回府了。

大蟒冬眠

在近半年时间的走访调查中,我得知,最先发现大蟒蛇的人,不是小老虎屯村兴虎大街西侧的几位工商业者们,也不是三家村南山屯的十几位老汉们,而是磊子山村楼沟屯的一名小伙子,他叫于洪舟。早在四十四年前,人家就是与大蟒蛇见面了。并将其放生,在山村传为美谈。

据该村原村主任于东先生回顾,人家是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1973年)初冬,在西山坡上修梯田挖墙基时,意外挖到了一条正在地下冬眠的大蟒蛇。由此可见,大蟒蛇虽说极为罕见,又相当稀少,但这种庞然大物在山区并没有销声匿迹,它们一直生活在山林中。只是人家善于隐蔽、巧妙藏身,人们难以发现而已。

时间倒回四十四年前的初冬时节,由于老天尚未降雪,磊山村的主要劳动力没有接到上级指示,仍在西山上治山修大寨田。,此时的工地上,红旗飘飘,喇叭声声,二百多人的队伍在抢镐舞锹,干得热火朝天,山坡上,显现出一派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

突然间,从楼沟屯,生产队工地的人群中传来一声呼喊:“大家快过来看看,我挖到了一条大怪物,这家伙又大又长,还会动弹呢!”人们闻讯后,忽拉拉地跑了过去。小伙子于洪舟站在刚刚挖过的地基边上,用手指着下面的灰蓬蓬的大家伙说:“我正在挖地基,觉得有点奇怪,脚下越来越软乎,还渐渐往下沉,不一会儿功夫,就挖出来一个,大家伙来,你们好好看看,我挖出来的是条大蛐蟮(学名蚯蚓)还是一条大金龙。”

人们蜂拥而上,仔细观看,呵!好大的家伙,足有碗口粗,一丈多长。它不是蛐蟮,蛐蟮不可能长这么大,它又不是传说中的龙,龙头上有双角,胡须,身上有鳞片不说,还有龙腿和龙爪。看来看去,卧在地基下的庞然大物不仅会晃动身躯,还睁开了铜铃般的双眼,伸出长的红舌头。此时正在土下冬眠的蟒蛇已苏醒过来,由于今年节气晚,大地未封冻,人家还没睡实就被人给惊醒了。

提起蟒蛇来,山村人对它似乎并不陌生。除了常听老人们讲起过外,还听到山村里放羊,放牛的老汉在几年来发现过,但无人相信,都认为他们在故意编造瞎话,逗大家伙开心呢。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此时在场的人都不得不相信,大蟒蛇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在山村里,蟒蛇与狐狸、黄鼠狼一样,历来有些说法,当做灵兽,并受到保护。不少人家还供奉它们祖先的牌位。此时尽管是文革时期,人们也不愿意无辜伤害它。如果不是非常时期,山村里不知有多少老年人闻讯后会带着纸香来参拜叩头,请神灵巨蟒是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及家人平安呢。

大蟒蛇似乎察觉到,人们在围观并在低声议论它,半个多时辰过去了,人们都不曾伤害它。仿佛察觉到要放它一马,心有灵犀的蟒蛇一头扎入土下,整个身躯开始剧烈颤抖起来。在二百多双目光护送下,缓缓地潜入土下黝黑的洞里,并很快消失在厚厚的土层中,继续享受它的冬眠生活。

红月亮诗画艺苑|山村有大蟒|作者 周仁臣

作者简介:周仁臣,辽宁省瓦房店市人。1952年,生于老虎屯镇大四川村满族农家,高中毕业后返乡务农。一生钟爱文学,虽然说没有什么建树,但却痴心不改。热衷于写诗填词,喜欢书写记实散文、童年往事等诸多方面的文学作品。并先后自费编辑出版了《乡村风情》《丁丁漫游动物城》《可爱的精灵》《童心的乐园》四本书。发行后,在城乡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红月亮诗画艺苑|山村有大蟒|作者 周仁臣

编辑:真真

感谢您的赏读!感恩支持!

《红月亮诗画艺苑》发布的原创作品均是作者原创授权发布。

(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将删除处理)

首发公众号: 江南诗画艺术院 2021-08-01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