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有大蟒
作者:周仁臣

大蟒蛇,是一種體形碩大的,憑借肌肉收縮前進的爬行動物,有人稱之為巨蟒。早年在山村裡,可謂是家喻戶曉,老幼皆知。可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遼南城鄉及至東北地區,不知何原因,似乎一夜之間銷聲匿迹了。山村人,每當在茶餘飯後談起它時,不少年輕人會覺得,那不過是老一輩人編得一個瞎話或者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時過境遷,峰回路轉,令人不可思議的一幕發生了。去年的盛夏時節,有人在老虎屯鎮小老虎屯村火車站附近,鐵路軌道一處茂密草叢中,意外發現了一條綠澄澄 ,渾身布滿紫紅條紋,碗口粗,丈八長的大蟒蛇在曬洋洋。消息不胫而走,又把傳奇故事變成活生生的現實。
2016年10月13日,《瓦房店報》刊登了《巨蟒現身》一文後,在我市城鄉讀者中産生了不小的反響。有人對那些原本生活在我國南方及東南亞國家的大蟒蛇,突然在我市西部山村赫然現身,不免産生質疑。
半年來,我時常接到熱心讀者打來的咨詢電話,迫切要得知此事件的真僞。帶着親朋好友的關心和疑問,本報特約記者,又不辭勞苦,徒步走訪了三個行政村,八個自然屯,跋涉方圓百裡之多,調查三十餘人,其中包括十幾位蟒蛇目擊者,還是聽聽他們是怎麼描述當時的情景吧。
大蟒現身
周長财,老虎屯鎮長财建材店老闆;姜輝,廣祯家電維修部老闆娘。他們兩家相距不足百米,都是在興虎大街西側建房、購樓,從事多年商業活動的個體戶。從去年春天開始,二位及家人先後在樓後面的雜草叢中,親眼目睹兩條大蟒蛇,分别盤成碾盤大的一砣,在陽光下靜靜地曬洋洋。屈指算來,他們要比農機修造廠的慈女士早發現三個多月呐。
周長才還給我講述了一位外地目擊者。,就在他們在自家房後發現一對大蟒蛇不久,有一天下午,大約兩三點鐘,一位操外地口音中年男子,走進建材店選購裝修材料。一走進店門,他驚奇地發現,此人渾身大汗淋漓,氣喘籲籲,滿臉恐懼的樣子,好像被狼攆了似的,一打聽才知道,剛才發生的一幕,比狼攆還要嚴重得多。
這位大蟒蛇目擊者,上氣不接下氣,戰戰兢兢地訴說,自己剛才在萬寶至馬達公司西邊一座小橋頭上,看見了一條比檩子還粗,體長在一丈開外,綠澄澄的大蟒蛇,差點把他給活吞了。能順利逃生,也算是老天保佑,命不該絕。那麼大的蟒蛇,别說是人,就是大型牲畜一口吞下,也應該綽綽有餘。
聽完中年顧客的訴說,周長财微微一笑說:“哥們,其實大蟒蛇個頭雖大,樣子挺兇悍吓人,但它們并不像你說得那麼可怕。幾天前,我和北邊的老鄰居姜輝女士,先後在房後的草叢中看見過一對大蟒蛇,龐大的身軀,首尾相顧,分别盤成一團,那碩大的一盤與老碾盤差不多大,陽光下金翅金鱗,閃閃發光,使人望而生畏,毛骨悚然。所幸的是,人隻要不去驚擾,它絕對不會主動發起攻擊,對咱人類還是很友善的”。
周長财還向我透露出他的新發現,這對大蟒蛇闖入商業街核心部位的真正原因,它們是為覓食而來,是捕鼠專家,更是老鼠們的克星。有人親眼目睹過蟒蛇捕鼠的情景,街道兩側的垃圾箱,為飯店或酒樓服務區,倒完剩飯剩菜的服務員前腳走,一群群滾 瓜溜圓的大老鼠會後腳來,敞開肚皮狼吞虎咽貪吃起來。
就在此時,潛伏在草叢中的大蟒蛇,會憑着老鼠們留下來足迹氣味,像動車一般飛快追來,将老鼠們一隻接一隻吞入腹中。别說是十幾隻,就是幾十隻大老鼠,也不曾有一隻漏網。有的目擊者曾見景生情,借機調侃起來,好啊!蟒口恢恢,疏而不漏,如果所有貪官污吏能遭此報應,該有多好啊。
蟒蛇目擊者,還向我通報了一件令人痛心的慘事。去年秋後的一天深夜,一條大蟒蛇在追擊一群老鼠,當路過鐵西那條貨車專用公路線時,遭遇了不幸,被一輛飛馳而過的載重貨車給碾壓死了。
清晨時分,人們聞訊後前去察看。哦!好慘啊,大蟒蛇面目全非,肢體零碎,公路中心約十多平米處,血肉模糊,腥味濃濃,慘不忍睹。在場的人,無不為之惋惜,不少人還潸然淚下。人們都為蟒蛇祈禱,大蟒蛇呀大蟒蛇,你這位既陌生,又面熟的老朋友,你要一路走好,在天堂上快樂幸福。同時,還期盼你早日投胎轉世,重新回到老虎屯鎮商業街來,這裡的大老鼠們都快成精了,還指望你來将它們一隻隻消滅掉呢。
蟒口逃生
我的轎車緩緩地駛進大山深處的老虎屯鎮三家村南溝屯,對面是巍然聳立,郁郁蔥蔥的一望無垠的大青山。放眼望去,群山起舞,頗為壯觀,山腰間,白雲環繞,霧氣騰騰;山腳下,民房排列整齊,街道寬敞明亮,楊柳成行,随風蕩漾。小河彎彎,嘩嘩流淌,農舍炊煙袅袅,路邊野花飄香,好一處世外桃源,令人心曠神怡,人間天堂啊。南溝屯對我來說并不陌生,那可是外婆家,小時候我經常到這裡來,往往是一住就十天半個月的,有幾位蟒蛇目擊者還認識我,畢竟是童年夥伴啊。
當有人知道,我是以記者身份,專程為收集山中大蟒蛇資訊而來時,紛紛走出家門,争先恐後地向我介紹起來。村民陳玉明對我說:“早在四十多年前,那是一個夏天,一場大雨過後,我拐着一個大筐,去西南山撿蘑菇,在一處草叢下發現了一條大蟒蛇。我當時認為,是誰盜伐山林中一根木檩子,藏在草叢裡。可走到近前一看,沒把我給吓死,原來是條大蟒蛇在曬洋洋,吓得我調頭就跑。好在大蟒蛇沒有追趕,不然的話這條老命可就要交待了。”
陳玉明老先生活音剛落,付明福就憋不住了,老漢搶過話茬說:“我比老陳晚發現大蟒蛇十年有餘,大約在三十多年前的一個秋天,我進山割草時,看見大蟒蛇的。記得那是秋後的下半晌,時間大概是兩點鐘左右,我正在西南山柞樹林下面山坡上割草,耳邊突然傳來“絲絲”的風聲。我覺得很奇怪,此時天氣悶熱,山裡紋風不動,怎麼會莫名其妙聽到風聲作響?付老漢深深地喘了一口氣,接着說:“我擡起頭前後左右看了一番,附近山坡見不到一個人影,連牛羊也沒有發現。這“絲絲”的風聲從何而來,難道是我老漢耳朵出現了問題,還是碰上“鬼魂”了。再說了,光天化日之下哪會有什麼鬼怪妖魔,我不是自己在吓唬自己嗎”
付老漢,生來性格倔強,從不相信民間有什麼可懼怕的東西。他甚至不相信山林中有大蟒蛇。可當他又向前邁開步子,準備再去割上幾抱時,又聽到一陣“絲絲”的刮風聲。風聲是從一片雜草叢中傳來的,老漢小心翼翼地走上去用手一把拉蒿草,猛然發現草叢下面有一根長長的,粗粗的,綠拉巴叽的水龍管子。仔細瞧瞧,這根一丈多長,碗口粗的管子還會動彈,難道說,水龍管子成精了,“絲絲”的風聲是從它那兒發出來的?
付老漢用手一搓雙眼,再一細瞧,哦!這哪是什麼水管子呀,分明是一條大蟒蛇,銅鈴般的兩隻大眼睛,長長的一根紅舌頭一伸一伸,好像搜尋着什麼資訊,它就是山村人所說的那條巨蟒啊。老漢看清怪獸真面目後,渾身不由自主哆嗦起來,汗水止不住往下流,他顧不上收拾雜草,磨過頭來就向山下狂奔而去。
最後一位與蟒蛇相遇的是,原三家村原主任戚丕福。他說,那是二十多年前發生的事情。具體時間我記得是1996年,那是一個盛夏的午後,大約是二三點鐘,我趕着自己家的一群綿羊,去東南山放牧。當羊群走進山腰間吃草時,猛然間發生了炸群,整個羊群發生尖叫,并忽拉拉地四處奔逃……
我忙趕了過去,低下頭一看,頓時吓傻了,一條大蟒蛇,頭在高高擡起,紅紅的長舌頭不時往外伸,做出了随時發起進攻的态勢。蟒蛇與狼一樣,天生帶有煞氣,人見到它,第一反應是毛骨悚然,不寒而栗,大蟒比狼還可怕十分。我心中明白,是羊群驚動了人家的好夢,羊群跑開了,我又貿然闖入,無意中惹惱了大蟒蛇。很明顯,蟒蛇已發現有人又在向它逼近。為此,向來人發出警報,如敢再踏近半步,就會發起攻擊,一口将入侵者吞入腹中。
老戚一看,這麼大的家夥,要是再向前一縱身,自己小命可就交待了,情況危急,還等什麼,逃命要緊。他此時哪裡還敢有絲毫懈怠,一轉身,就向山坡下面猛跑起來。五六分鐘過後,眼前出現一片亮光,停下腳步一看,前面是南山水庫,不能再往前跑了。再向前跑,雖然不被蟒蛇吃掉,但也會被水庫給淹死的。回頭望望身後,還好大蟒蛇沒有追擊過來。
休息片刻,緊張、慌亂的情緒終于穩定下來。望望散落在山坡上的羊群,他吹響口哨,羊群聽到主人的召喚,很快地圍攏過來。一清點,五十三隻羊一隻不少,心中感到很興奮坦然。當羊群又安靜下來低頭吃草時,東南山坡上卻傳來一陣“呼呼”的風聲。老戚擡起頭來,放眼望去,從剛才發現大蟒蛇的山腰間,齊腰的草叢竟然齊刷刷地随風倒下,一條龐大的身影,像閃電一般向山坡上飛奔而去。哦!原來是那條大蟒蛇結束了陽光浴,渾身補足了能量,人家開始打道回府了。
大蟒冬眠
在近半年時間的走訪調查中,我得知,最先發現大蟒蛇的人,不是小老虎屯村興虎大街西側的幾位工商業者們,也不是三家村南山屯的十幾位老漢們,而是磊子山村樓溝屯的一名小夥子,他叫于洪舟。早在四十四年前,人家就是與大蟒蛇見面了。并将其放生,在山村傳為美談。
據該村原村主任于東先生回顧,人家是早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期(1973年)初冬,在西山坡上修梯田挖牆基時,意外挖到了一條正在地下冬眠的大蟒蛇。由此可見,大蟒蛇雖說極為罕見,又相當稀少,但這種龐然大物在山區并沒有銷聲匿迹,它們一直生活在山林中。隻是人家善于隐蔽、巧妙藏身,人們難以發現而已。
時間倒回四十四年前的初冬時節,由于老天尚未降雪,磊山村的主要勞動力沒有接到上級訓示,仍在西山上治山修大寨田。,此時的工地上,紅旗飄飄,喇叭聲聲,二百多人的隊伍在搶鎬舞鍬,幹得熱火朝天,山坡上,顯現出一派熱氣騰騰的繁忙景象。
突然間,從樓溝屯,生産隊工地的人群中傳來一聲呼喊:“大家快過來看看,我挖到了一條大怪物,這家夥又大又長,還會動彈呢!”人們聞訊後,忽拉拉地跑了過去。小夥子于洪舟站在剛剛挖過的地基邊上,用手指着下面的灰蓬蓬的大家夥說:“我正在挖地基,覺得有點奇怪,腳下越來越軟乎,還漸漸往下沉,不一會兒功夫,就挖出來一個,大家夥來,你們好好看看,我挖出來的是條大蛐蟮(學名蚯蚓)還是一條大金龍。”
人們蜂擁而上,仔細觀看,呵!好大的家夥,足有碗口粗,一丈多長。它不是蛐蟮,蛐蟮不可能長這麼大,它又不是傳說中的龍,龍頭上有雙角,胡須,身上有鱗片不說,還有龍腿和龍爪。看來看去,卧在地基下的龐然大物不僅會晃動身軀,還睜開了銅鈴般的雙眼,伸出長的紅舌頭。此時正在土下冬眠的蟒蛇已蘇醒過來,由于今年節氣晚,大地未封凍,人家還沒睡實就被人給驚醒了。
提起蟒蛇來,山村人對它似乎并不陌生。除了常聽老人們講起過外,還聽到山村裡放羊,放牛的老漢在幾年來發現過,但無人相信,都認為他們在故意編造瞎話,逗大家夥開心呢。
常言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此時在場的人都不得不相信,大蟒蛇确确實實是存在的。在山村裡,蟒蛇與狐狸、黃鼠狼一樣,曆來有些說法,當做靈獸,并受到保護。不少人家還供奉它們祖先的牌位。此時盡管是文革時期,人們也不願意無辜傷害它。如果不是非常時期,山村裡不知有多少老年人聞訊後會帶着紙香來參拜叩頭,請神靈巨蟒是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及家人平安呢。
大蟒蛇似乎察覺到,人們在圍觀并在低聲議論它,半個多時辰過去了,人們都不曾傷害它。仿佛察覺到要放它一馬,心有靈犀的蟒蛇一頭紮入土下,整個身軀開始劇烈顫抖起來。在二百多雙目光護送下,緩緩地潛入土下黝黑的洞裡,并很快消失在厚厚的土層中,繼續享受它的冬眠生活。
作者簡介:周仁臣,遼甯省瓦房店市人。1952年,生于老虎屯鎮大四川村滿族農家,高中畢業後返鄉務農。一生鐘愛文學,雖然說沒有什麼建樹,但卻癡心不改。熱衷于寫詩填詞,喜歡書寫記實散文、童年往事等諸多方面的文學作品。并先後自費編輯出版了《鄉村風情》《丁丁漫遊動物城》《可愛的精靈》《童心的樂園》四本書。發行後,在城鄉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編輯:真真
感謝您的賞讀!感恩支援!
《紅月亮詩畫藝苑》釋出的原創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授權釋出。
(配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将删除處理)
首發公衆号: 江南詩畫藝術院 20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