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欧冠,居然出现了两张红牌,这个不多见。更加不多见的,是一支球队连续两轮都染红,而且是面对同一个对手,马竞就成了这个罕见的倒霉蛋。

战术性犯规踢倒马内,扼杀了利物浦一次反击机会,犯规地点又不是在本方半场,又不是最后一位防守人,按道理主裁发一张黄牌,处罚力度足够,但是细看费利佩的踢人动作,似乎有些发泄情绪的意味,最要命的是犯了事之后,裁判先后三次向其招手鸣哨,居然置若罔闻,裁判心说,你这是拿我当摆设,既然这样,咱也没啥可商量的,您直接去更衣吧。
所以给红牌看似处罚过重,但是实际上战术犯规+藐视主裁,黄牌罪加一等,红牌并不过分,费利佩乃是咎由自取。
再回想上轮主场打利物浦的红牌,马竞不服气的是,同样是抬脚过高,怎么格列兹曼得红下场,另一场比赛,米兰的伊布就能留在场上?
确实,判罚尺度不一致。但是站在中立角度,你只能说,同样是严重危及对手安全的伤害性动作,格子的红牌,裁判是严格执行规则,而另一场则是裁判对伊布过于仁慈。那么是不是裁判们戴着有色眼镜特意针对马竞?只能说,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但是床单军团是不是也要反思, 为什么本队球员在场上总有一些出位的“茅招”,进而引起场上的一些争议?就连面相看似温文尔雅的格子,居然也瞬间变身球场恶汉。
答案也许就在这帮球员的大boss、主教练迭戈·西蒙尼身上。西蒙尼在当今足坛教练圈里的地位,就不用多说了。
球员时代,西蒙尼也是一员悍将、中场铁腰,但是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他拿了多少个冠军,而是这个——
1998年法国世界杯1/8决赛,英阿大战,身为阿根廷队队长的西蒙尼耍了一个隐蔽的小花招,引来当时年轻气盛的贝克汉姆的报复,就发生在裁判眼皮底下。
裁判不会看你是万人迷就惯着你,一张红牌,小贝下场,阿根廷最后点球决战淘汰英格兰,小贝也瞬间由万人迷变成千夫所指,一度跌落谷底。据说,当时贝克汉姆无奈走下场的时候,西蒙尼甚至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
从这个让球迷难忘的情节上,就可以看出西蒙尼作为一名球员,乃至退役之后成为一名教练的哲学,就是为了胜利,可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可以使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手段,包括一些上不得台面、不能明说的盘外招甚至是“茅招”。比方说,玩点小伎俩,在场上“拱火”,要么激怒对手,让对手无谓得牌,甚至非战斗减员,自己却在裁判面前装无辜;要么让对手失去理智、心烦意乱甚至阵脚大乱,然后趁乱偷你一个,咬你一口,没准胜利的天平就向本方倾斜。
还记得防守c罗的这位吗?戈丁,可以称之为“拱火”型中卫。
还有这位——迭戈·科斯塔,可以称之为“撕扯”型中锋。
就这样不断地和对手拱火,不断地跟对手撕扯,对手如果失去理智,不慎中招,那结果可想而知。
虽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球队人员不断变化,戈丁和科斯塔早已不在队中,但是马竞的主帅没变,动用一切手段全力争胜的球队文化没变,西蒙尼的基因已经深深地渗透进马竞的骨髓。这些年,马竞就是靠着这种基因和文化,在财力和资源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与皇马、巴萨抗衡,年年处于西甲争冠行列。
然而俗话说得好,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种球队文化,一旦时间长了,尺度过大,玩得太露骨,就容易引起裁判的关注,容易让裁判戴上有色眼镜。更何况,近两年随着规则和具体执法力度的调整,有违公平竞赛的行为,危及对手人身安全的伤害性犯规,越来越成为裁判严打的对象。环境变了,马竞的球队文化也面临改变,不然的话,就会时不时地引火烧身。
其实这两年马竞也在慢慢尝试转型,比如尝试一些大手笔的昂贵签约,在保持球队坚韧特质的前提下,为球队引入一些天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菲利克斯。
两年前花了马竞1.26亿欧元的转会费,真是代价不菲。球员的能力和天赋在业内是得到公认的,但无奈这两年在西蒙尼的体系下却始终不能完全兑现天赋,这个一直是让西蒙尼挠头的难题。
也许马竞和西蒙尼正面临这样一个瓶颈——怎样把坚韧和天赋、铁血和华丽结合在一起,突破了这个瓶颈,马竞的江湖地位就能大幅提升,没准就能真正比肩皇马、巴萨。
当然,憧憬未来的同时,先得把眼前的难题解决了,欧冠主客场两负利物浦,小组排名已跌至第三,后两轮主场打米兰,客场打波尔图均不容有失,不然作为西甲冠军,欧冠小组赛就打道回府,有点不太好看;联赛赛程已过去接近三分之一,目前排名第四,虽和头名皇家社会差距不大,但也到了需要快马加鞭的时候了。按着马竞的实力,明年捧起大耳朵杯,难度相当大,但是西甲卫冕还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