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如影随形的天堂 – 《人造天堂》影评

如影随形的天堂 – 《人造天堂》影评

在人生里,痛苦是如影随形的。天堂也是如影随形的。

片尾处,那满眼的青山绿草中,有一抹巴士汽车的蓝色。这是忧郁之色,也是希望之色。天堂就在眼前,只要释放了所有的痛苦,只要不去寻求那触手可及的死亡。

役所广司饰演的巴士司机诚因肺病在逐渐走向死亡,在亲友远去的孤独中,他仍坚强地活下去。如同一个父亲,或者一个榜样,他载着三个青年在大地山川、城市旷野中旅行。没有教诲和启示,巴士在任意穿行。生命在游荡中,漂泊中,旅行中延续着。麻木,痛苦,报复,空虚,这些经历过惨剧,活在创伤中的人们,心灵慢慢地发生着变化。

这是一部很自我的影片,人们几乎不与社会发生接触。劫匪在报纸封盖的巴士里杀人。兄妹俩在与世隔绝的别墅里度日。警察独来独往。工程机械在荒野里运作着。巴士在了无人烟的村庄,深山,海边,一站接一站地穿行着…

世界的风景不断涌来又不断消失,几个孤独的旅伴在夜深人静时用敲击车身确认彼此的存在。语言,不再是交流的工具,而只是发泄情绪的载体,或者填补空虚的游戏。在杀人者直树错过杀人,诚突然干预时,他才终于爆发了。沉默的妹妹和枝,在最后才发出呼唤。语言,只有在最紧要的关头才被心灵释放出来。这种内敛的自我封闭,一方面是受伤者拒绝沟通,缺乏沟通的心理表现,另一方面揭示了人与人难以沟通,无法沟通的社会的冷漠与荒谬。

如影随形的天堂 – 《人造天堂》影评

静静地看着这部电影,就会被很多场景很多细节所打动。人物显得渺小艰难,缺乏信任。世界是庞大无边,荒芜冷漠的。个体的孤独与痛苦被这一反差深刻地表现出来。

在寻找自我中,在得过且过的生存中,绝望一直如影随形。数年前的一场惨剧,如同停摆的时间,将心灵定格在了那凝固的无声的恐惧中。司机诚选择逃离,兄妹俩选择封闭,大学生秋彦选择遗忘。

他们决定出发。

警察在问准备出发的诚:你们还回来吗?

诚答:我们无处可去。

对孤独绝望的心灵来说,世界就是一座监狱。

寻找自我之旅的出发点,选择了劫持惨剧的事发处。空漠的广场上,依然能闻到隐约的血腥。

在旅途上,秋彦用拍立得相机记录着旅伴的表情。他是庸俗而空虚的。可相对于麻木的和枝与阴郁的直树,他是阳光青年,仿佛就是兄妹俩未来本应的样子。后来,这些庸俗的照片却贴在了车窗上,成为一道温馨的风景。

直树在旅途中继续着他的杀人行动。面对自己被击碎的心灵,他用别人的鲜血来弥合。诚将血抹在他的脸上,骑车载着他在夜里一圈一圈地兜风。在肺病发作和用力骑车造成的剧烈咳嗽中,他声音嘶哑地告诉直树,你可以体验不到一切活着的美好,可以感觉不到自己依然活着,可以将生命践踏得一文不值。但你应该保留生命,别让死亡轻易地带走它。

生命是你最后的本钱,输掉它,就输掉了一切。拥有它,也拥有了一切。

如影随形的天堂 – 《人造天堂》影评

当大学生秋彦嘲笑直树那不值一提的人生时,诚爆发了。他将秋彦赶下这辆寻找自我的巴士,他对秋彦说,直树失去了一切,但是终有一天,他会找回丢失的一切的!他会在这个苦涩的人生中的某一刻,在这个荒凉的世界的某一处,看见美丽的风景,感受生命的真意。

这让我想起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的结尾。当已成为苦役犯的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春天的林场中遇见来看他的恋人索尼雅时。他忽然感到了一种无法抑制的冲动。他跪在这个曾经堕落到底层的风尘女子脚边,这个一直爱着他怀抱希望的生命的脚边。他望着她,感到一种汹涌如潮的爱与悔恨。他终于发现了生活的美好,天堂的存在!而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两个瘦小苍白的年轻人在西伯利亚的春天里,在迟来的爱情里结束了心灵的折磨,开始了新的人生。

天堂不在思想里,在生命里,在希望里。

同样,在大观峰的绝顶,女孩和枝将在海边拾到的贝壳一一抛下,这些贝壳承载着她生命里的人的名字,他们曾是决定她人生决定她一切的人。可如今,他们不过是她人生中的匆匆过客,她成为了自己的主人!她,找到了自我。司机诚吐出一口黯淡的血后,听见了女孩嘹亮的呼唤。剥除了一切重负的女孩鲜活动人,剥除了一切灰暗的世界生机勃勃。一瞬间,生命有了质感,生活有了意义,天堂,被发现了。

所谓寻找自我,就是在希望驱使的人生旅途中,等候天堂的降临。所谓天堂,也许就是一片绿意盎然的草地,一个真挚动人的微笑;一颗暗夜里闪闪发光的星,一句抚平忧伤的关切的话。

如影随形的天堂 – 《人造天堂》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