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杜佑:你们只识得我的孙子杜牧,知不知道我的一生也很传奇

作者:鱼羊秘史
杜佑:你们只识得我的孙子杜牧,知不知道我的一生也很传奇

01

嗨,大家好,我叫杜佑,是大唐年间出生的人。有唐一朝,我享尽了荣华富贵,职位最高当过“宰相”。而且我在文学历史方面也颇有造诣,我想一般人都记得我编的《通典》吧,那可是开创了中国史学史的先河呢。我的乖孙子杜牧也继承了我高超的文学才能,成了大唐著名的诗人。

咳咳,话不多说,先简单介绍一下家父吧。家父杜希望,曾经和吐蕃人交战,把他们杀得个片甲不留,可谓是“全大唐的希望之一”。

由于家父是功臣,所以我很早就当上了济南参军事。有一次我去拜访家父的老朋友韦元甫。由于韦元甫伯父是润州刺史,所以难免会遇到什么奸杀盗淫的破事。但人都是很惜命的嘛,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双方各执一词,韦伯父就不好判断了。这时候韦伯父问我怎么看。我格物致知,用逻辑推断出真伪对错,为韦伯父判断是非提供了帮助。

韦伯父认为我是个奇才,安排我做司法参军。后来韦伯父调任浙西、淮南节度使,也一直带着我。

有韦伯夫这个王者带我这个有潜力的青铜,我的办事能力当然长进不少。

杜佑:你们只识得我的孙子杜牧,知不知道我的一生也很传奇

02

朝廷于是把我从地方捞到中央,还让我担任工部郎中、江淮青苗使等职位。等到杨炎当了宰相,我又相继担任金部郎中、水路转运使、度支廉和籴使、户部侍郎,一路升迁。

这些官职是个什么概念呢?可以简单粗暴的用两个字来概括:金钱。当时军队的粮食是走漕运的,而我就负责漕运这块的工作。

建中年间,河朔这个地方有军队作战,于是就没人耕田,百姓又穷又饿。

我看到这些场景,想起我们这些官员吃得饱穿得暖,感触很深,于是打算给皇帝上奏,削减官员。为了打动皇上的心,我费尽了心思:

汉光武建武中废县四百,吏率十署一……贞观初省内官六百员。设官之本,以治众庶,故古者计人置吏,不肯虚设。自汉至唐,因征战艰难以省吏员,诚救弊之切也。

我先是引经据典,再联合实际,说明官员冗沉问题很严重。

今黎苗凋瘵,天下户百三十万,陛下诏使者按比,才得三百万,比天宝三分之一,就 中浮寄又五之二,出赋者已耗,而食之者如旧,安可不革?

然后又引入了当前的经济问题加以分析。

又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亦官名,以其太多,回作阶级。随时立制,遇弊则变,何必因循惮改作耶?

最后我切入重点,说明设置太多官位,是不对的。

我对自己写的这篇谏文非常满意,一边写一边热泪盈眶。可是上交给朝廷后,我很久都没有得到回复。

于是我暗戳戳地打听到底是什么情况。原来,皇上根本没看……?

杜佑:你们只识得我的孙子杜牧,知不知道我的一生也很传奇

03

后来卢杞执政,他非常讨厌我,于是把我调到比较偏远的地方去。先是让我担任饶州刺史,后来升了岭南节度使。我虽然对岭南这个地方有点不大习惯,但我还是为他们修了四通八达的道路,重新规划了城乡发展的方向。

害,虽然以前升迁在京城里呆惯了,但到了外面也得做事对吧?

这时候,朝廷又把我召回,给我安排了淮南节度使一职,让我带兵去平定徐州的骚乱。不过我必须得承认,家父打仗是很厉害,但是我基本上没有遗传他的强大的军事基因。要我运筹帷幄,随机应变,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所以我决定以退为进,先保证物资供应。对于部下,我秉承大家开心就好的原则。没想到李亚、郑元这几个人蹦跶欢了想跳到我头上,结果他们也被朝廷罢免了。

兜兜转转,我又回京,变成了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并且在几十年间成了德宗、宪宗两个皇帝的守墓人。

期间,发生过两件给我印象比较深的事情。

那时候我和王叔文都是度支盐铁使,不过我正他副。我心里就想,王叔文可是宰相,我怎么能平白无故压过他一头呢?

于是我就不亲自处理盐铁方面的事务,以此避风头。后来王叔文肆无忌惮,做得太过。他回家守丧后,我就亲自处理盐铁事务。可郎中陈谏不识相,在我处理事务的时候还要通报王叔文,于是我也把陈谏给调走了。

我记得这厮想阴谋废太子。乖乖,还想拉我入伙?我当时严词拒绝,差点还被王叔文摆了一道。不过嘛,幸好王叔文最后也失败了。

杜佑:你们只识得我的孙子杜牧,知不知道我的一生也很传奇

04

我还记得,当初党项想联合吐蕃搞事情,满朝的将领对此充满了激情,说一定要打得他们落花流水,为国效力。

可我最大的愿望是世界和平。而且我认为,如果别人主动来打我,肯定是因为我们自己不够好。于是我又洋洋洒洒地给皇上上奏:

昔周宣中兴,猃狁为害,追之太原,及境而止,不欲弊中国,怒远夷也。秦恃兵力,北拒匈奴,西逐诸羌,结怨阶乱,实生谪戍。盖圣王之治天下,惟欲绥静生人,西至于流沙,东渐于海,在北与南,止存声教,岂疲内而事外耶?

我认为跟皇上讲清楚历史是很重要的,于是我又像上次一样引经据典。不过为了让皇上对这篇奏章有好的第一印象,我还特地强调了“皇上你有好多土地诶。”

今戎丑方强,边备未实, 诚宜慎择良将,使之完辑,禁绝诛求,示以信诚,来则惩御,去则谨备。彼当怀柔,革其奸谋。何必亟兴师役,坐取劳费哉?

然后我又引用了管仲的语句表明自己的观点:对党项那边的人友好一点,选择优秀的将领去驻守边疆,显示朝廷的诚意。

引经据典+针砭时弊+提出看法,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不同于上一篇奏章的完全被无视。皇上看了我这篇奏章,赞不绝口,并且,还采纳了,哈哈哈哈。那一刻,我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总的来说,我对自己的一生还挺满意的。当过丞相,当过上奏的热血青年,还修了很多楼阁跟朋友一起喝酒。晚年时在妻子死后还扶正了一个美若天仙的小妾,我这辈子算是完满了。

虽然,有时候我也想有家父杜希望那种带兵打仗的英勇本事。

策划:鱼羊史记 监制:鱼公子

撰文:夏祯 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