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环酱原创
严禁转载
最近窦仙儿在“下凡”为手游打造主题曲之后,又亲自操刀,为电影《七十七天》主题曲进行了词曲创作。
大家都在说,最近这个窦唯,与印象中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窦仙”截然不同啊!暂不论窦唯究竟是仙还是凡人,最重要的是,我们又听到他的作品了。

窦唯表示过现在自己音乐更多的是注重器乐的成分,对于填词反而是其次,重点在于,以音乐本身特有的感染力来让聆听者身临其境。
电影《七十七天》主题曲《扎西德勒》由影片主演江一燕来演唱,呢喃细语式的唱法听来仿佛身临幻境。心中油然而生出一种挣脱束缚的力量,好像找到了重新拥有信仰的自我。
在窦唯生日的当天,江一燕洋洋洒洒写了一篇微博表达自己接触窦唯激动过后仍未平复的心情。
之后她又在自己的公众号里写到:道路艰辛,千里险象跨过。我至今仍然记得那天录音时候内心的滚烫,那安宁到眼泪直落下的感同身受。窦唯那些字是所有人对人生幕幕的途径,我甚至再次察觉到我们为什么热爱并拥有艺术,它可以让身体醒来,真正的觉察活着。灵魂活着。而窦唯不需要所有人都理解到他,因为太难了。
江一燕的激动可以理解,不过窦唯制作电影音乐,也不止一次两次了啊......
早在1993年,窦唯就参与了《北京杂种》的电影原声制作,但在这部摇滚音乐人云集的电影里,所谓的电影原声,不过是崔健、何勇和窦唯等人的歌曲大荟萃而已,还谈不上是真正独立的电影音乐。
而1999年的《我最中意的雪天》,才是窦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配乐。一年之后的《花眼》,则是窦唯相对最为有名的一张电影原声作品。再后来窦唯陆陆续续一直有制作电影的配乐。
合作《李米的猜想》这部电影时,很多人为此感到奇怪。一部商业电影,为什么请一位相对非主流的摇滚音乐人为影片制作配乐?
当时导演曹保平表示,并不希望影片仅仅停留在紧张、好看的程度,背后应该还有相当的深度和不一样的角度,这样观众看过之后才不会轻易忘记。
因为这个原因,自身的音乐具有不俗气质的窦唯成为了曹保平的第一选择。巧合的是,同一时间女主角周迅也向导演推荐了窦唯。
《艳阳天》算是窦唯最后一张“畅销”专辑,而专辑中主打歌《窗外》,也是他最后一首“流行”的经典。13年之后,这首作品随着电影《李米的猜想》的上映,再次蒙上热度,窦唯也因此获得了第46届金马奖最佳原创音乐奖。
话说回到窦唯成仙,主要还是指音乐方面。
与他同一辈的音乐人,不是“大隐隐于市”,就是转型上综艺。唯独窦唯,默默地发着唱片,每张还能保持着极高的艺术水准,音乐中的生命力,让人感觉不到半点枯竭的痕迹。或许,只有窦唯还在为艺术负责。
手游也好,电影也罢,都不是判定一个人成魔成仙的标准。那唯一干净体面的灵魂,是在窦唯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