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池塘和水泥池塘以黄鲱鱼苗精养方式为支撑
梁红等
一、材料与方法
1. 培养泳池准备
(1)饵料养殖池准备。生物饵料养殖池直接采用黄鲱鱼商业鱼养殖池两口,总面积约8000米2,水源利用河流。4月初,当温度稳定在18°C左右时开始组织消毒,先注入无底水(10~30厘米),注水用40眼尼龙筛过滤,用生石灰50公斤/亩泥浆整池洒洒消毒,鱼塘点堆放发酵猪粪200~300公斤/亩备用。
(2)水泥池准备。黄峪鱼水花养殖池面积20米2,水深100厘米,砖砌水泥结构,配套有注水排水管、充氧泵、遮阳网等设施,水用囤积池过滤水。4月下旬,水泥池用三氯生酸清洗消毒,在注入60厘米深备用水过滤前3天用清水清洗幼苗。
2.长江流域地区饵料生物养殖及捕捞方法
黄疸鱼苗的繁殖季节为4月至6月。在将黄鲱鱼苗引入饵料生物养殖池水的前20天(4月中旬),水位保持在60厘米左右,同时分散发酵猪粪堆,补充尿素2公斤/亩,过磷酸钙0.5公斤/亩。透明度保持在约 25 厘米。当分支分支开始出现在水体中时,开始每5天分阶段加水10厘米,直到水位达到100至120厘米。及时回收肥料:尿素2公斤/亩,过磷酸钙0.5公斤/亩(可每5天一次),同时撒上EM菌培养液2.5升/亩,使透明度保持20~30厘米;20天后,树枝角达到峰值,特别是早晨池塘边缘树枝角簇密度达到2600/升高;黄鲱鱼水花捕食轮虫和分枝种,开始捕捉饵料生物可沿池边缘使用100个赤铁龙网,水花栽培3天后采用60头尼龙网捕捞,早上沿池边的树枝角钓鱼可以减轻工作量。枝条的峰值水分透明度接近30厘米,除施肥和EM菌液外,及时使用大豆1.5公斤/亩撒上果肉,每天一次。
3.黄疸鱼苗的集约化育种方法
养殖场5口鱼池养殖商品黄鲱鱼品种需要,购置黄疸水花50万尾进入,分别放置在5个20米2水泥池内,密度5000尾/米2,水深保持在60厘米处网钓饵生物(轮虫、树枝)2公斤;每个水泥池放6个充气头防止缺氧,每天早上从饵料生物养殖池到鱼轮虫、枝角,每个池投2~3公斤,黄鲱鱼苗活性范围小,饵料生物密度保持在2500/l,以利于鱼苗的收获,3天后将饵料生物用于60用途尼龙网。根据养殖池中饵料的生物密度,下午可补充饵料1次,随着鱼苗的生长,水位逐渐加深至100厘米,黄疸苗养殖10天后达到2厘米左右,分为10个水泥池进行养殖,密度仍保持在2500尾/平方米左右。在育苗前每个养殖池放2公斤枝角,每天后根据树枝在水中的密度调整饵料量,随着鱼苗收获量的增加,每天下午加饵1次。经过18天的养殖,鱼苗可达3厘米,转移到土壤池塘进行商业养鱼。水泥池共生产黄疸品种46万种,水花成活率为92%。
二、结果与分析
土壤池塘养殖饵料有机体,水泥池养殖黄疸水花18天可达3厘米规格,比土壤池塘养殖时间提前5天左右。46万种鱼苗50万尾,鱼苗养殖成活率为92%,高于土壤池塘;
2 黄鲱鱼商品
养鱼池塘需要200米的鱼类
可种植2个水泥池
出水,水泥池养殖黄疸品种规格整齐,体质强壮,商业鱼类养殖成活率高。据估计,水泥养殖池与饵料源池的面积比为1:15。在养殖黄疸鱼苗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水污染及时清除粪便,持续充氧,水质监测,及时换水,确保水质清洁、富氧。
讨论
1.枝枝特殊池栽培的优点 肥料通过浮游植物利用光能完成物质的合成和转化,形成支链型饵料,食物链短,生物量大,枝状产量高;通过收获、肥复、水质调节等方式,维持浮游生物生态系统平衡,促进物料循环转化,保持枝条高产20天以上,可用动禽粪便节省饵料支出。
2.集约化养殖的优点 鱼苗 黄鲱鱼水花阶段个体小,绝对耗氧量小,群落强,空间需求小,适合高密度放养;水泥池养殖黄疸鱼苗、饵料、分池操作方便,计数准确,省力率高,不污染水质,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黄鲱鱼苗水泥池养殖比传统土池养殖成活率提高50%左右,养殖时间缩短5天以上, 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结论
实验证明:水泥池养殖黄鲱鱼苗,土壤池塘养殖饵料有机体,鱼苗成活率比传统生产模式提高约50%,鱼类养殖时间提前5天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