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陆游 《时雨》(节选)
6月5日18:39将迎来今年的芒种节气,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是一个典型的反映农业耕作的节气。此时,农民们每日忙碌在这儿、那儿的稻田和棉田里,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成熟,等待收割;春天播种的棉花等作物也进入生长高峰期,正需要大量水和肥料的滋养;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也需要及时播种。所以,芒种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忙种”。

芒种节气正处在在“三夏”大忙期间,“麦黄农忙,绣女出房”、“杏子黄,麦上场,栽秧割麦两头忙”。这个时节,人忙着,地也没闲着。在全国很多地方,是一片麦穗收尽,稻秧登场的景象。旱地耕过,灌作水田。人们无暇庆贺麦收,就又要开始插秧了。“早上一片黄,中午一片黑,晚上一片青”形象地刻画了“双抢”时节的忙碌情景:早上,成熟的麦子还没收割,地里一片金黄;中午抢收完毕,露出土地原本的黑色;晚上抢种结束,又呈现新苗的一片青色。
就像即将毕业的高三学子要经历的高考一样,农民们每年都要经历芒种这一大考。俗话说:“小满赶天,芒种赶刻。”芒种之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
芒种节气一到,就意味着仲夏开始了。每年的五、六月份,天气渐热,熟梅缀枝,正是我国南方梅子成熟的季节。因此,民间一直流传着芒种食青梅的习俗。人们食青梅不仅为了庆祝芒种节气的到来,还为了强身健体。青梅,含有多种天然优质的有机酸和丰富的矿物质,食用后对人体有益,有着解乏开胃、生津止渴、消除疲劳等功效。但是,新鲜青梅大多味道酸涩,难以直接入口。人们对其进行加工后再食用,加工的过程就是自夏朝就有的“煮梅”,常见的加工方式有:酿酒、晒干、盐渍、做蜜饯、做果酱等方式。
小编教您几种常见的青梅制作方法,趁着芒种节气,一起动手做起来吧!
青梅酒
准备材料:青梅5斤、白酒2500ml、白糖2.5斤、泡酒的玻璃容器。
制作过程:
第一步,将青梅的根蒂去除干净,再将处理好的青梅用淡盐水浸泡一个小时左右(帮助去除苦涩味),将其中的烂果取出,再冲洗干净并沥干水分,放到阴凉处晾干;
第二步,将泡酒的玻璃容器处理干净,充分消毒杀菌。随后沥干内部水分,确保内壁无水无油后,放入处理好的青梅;
第三步,在玻璃瓶中倒入一半量的白糖,倒入白酒至玻璃瓶六分满,待白糖完全溶解后,再把剩下的另一半白糖倒入,盖上瓶盖,防御家中阴凉避光处;
第四步,放置2-3个月就可以喝了,但泡一年以上的口味更好。
青梅干
准备材料:青梅、盐、白砂糖、玻璃容器。
第一步,将适量青梅洗净、去除根蒂,用盐轻轻揉搓青梅,使其包裹上食盐,,放入玻璃容器中,静置几小时;
第二步,待观察到青梅的表皮微微发皱,渗出的水分已将食盐溶化时,向容器中加入凉白开,让淡盐水继续浸泡青梅,放置在阴凉避光处浸泡2天;
第三步,等到艳阳天时,取出青梅,将其平铺晾晒3天左右;
第四步,将玻璃容器进行消毒杀菌处理,以一层青梅一层白糖的比例放入其中,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放入适量白砂糖进行腌制,几天后便可取出食用。
青梅酱
准备材料:青梅、冰糖、白砂糖、盐、锅、玻璃容器。
制作过程:前期对青梅的处理与前两个做法相同;
第一步,将青梅倒入锅中,水没过青梅,加入两小勺盐,大火煮开后转成小火再煮5分钟左右,关火;
第二步,将煮好的青梅过冷水冷却,随后去皮(可以用筷子很容易地夹下来)、去核(也可不去核);
第三步,在锅中加入水和冰糖,用小火将冰糖慢慢煮化,收干水份,之后放入处理好的青梅,并不停搅拌,直至足够粘稠;
第四步,品尝一下,根据个人喜好判断是否需要再次加入白砂糖调味,最后装瓶放入冰箱储存。抹在面包上,或是淋在酸奶、冰沙上,都非常可口。
从一颗颗酸涩的青梅,变成可口的梅干、梅酱或是酸甜的青梅酒,青梅走了一趟奇妙旅行,“煮梅”的人也完成了芒种时节的仪式感。
这么多种青梅的传统吃法,你最喜欢哪一种?
欢迎在评论中分享您制作的青梅酒、青梅酱……
编辑:文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