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皇帝的老师徐士林与午台南塂的一段故事

作者:刘柴烧

徐士林(1684~1741)字式孺,号雨峰,山东文登徐家村人,清朝江苏巡抚,卒祀京都贤良伺。出身寒微,秉性质直,勤政爱民,被乾隆皇帝誉为"忠孝性成"的一代楷模。

相传他曾当过乾隆的老师。关于徐士林,民间曾有一个著名的传说:徐士林原来在京中给皇子当老师时,对皇子管教得非常严厉。皇子举动失仪,或顽皮淘气,都会挨揍。后来,他被放到外面做官。老皇帝死了,他教过的一个学生当了皇帝,就是乾隆皇帝。乾隆当了皇帝,大概想给老师一个惊喜,就搞一个恶作剧,故意派出钦差找到自己的老师徐士林,装出很凶的样子,命他火速进京面圣。徐士林非常害怕,以为自己当初对学生太严厉,学生要报复自己,因此不敢见皇帝,吞金自尽。乾隆知道后非常后悔。这个故事在民间传得很广,但查看有关资料,觉得很虚妄。据载,乾隆元年,徐士林升河南布政使。五年秋升江苏巡抚。六年四月病,疏请归侍母病未准。六月病益甚,再疏获允。九月十六日动身归,船行至淮安病逝,终年57岁。遗疏入,乾隆皇帝说:“士林学问素裕,忠孝性成,以母老远离,不受妻孥之养,鞠躬尽瘁,遂致沉疴。闻解组之音,力疾返里,以图侍母。临终之际,无一语及私,劝朕以忧盛危明之心为久安长治之计。此等良臣,方资倚任,乃今溢逝,朕实切切含悲不能自已者也!”徐士林逝于乾隆六年,由此可知民间传说纯属虚妄。

徐士林吞金是传说,然而徐士林与午台南塂有极深的渊源,这确是真实的事情。相传,徐士林小时候家时很穷,有一年到登州府应试,途经初家镇午台村,夜宿于旅店中,不巧生病,一病多日。病好后,盘缠早已用尽,无力还债,只好帮店主推磨。正好午台南塂的杨元经过这里,见到后问明原因,就替他还了帐。当时考期早过,杨元见他贫寒,就把他带回家中,出钱供他读书。三年后,徐士林再次应试,一举成名。后来历任河南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并在御学中教过乾隆皇帝。徐士林发达后不忘旧恩,屡次派人邀请杨元到他任上去,但杨元坚辞不去,所赠财物,一概退回。徐士林无奈,只得送他一面“恩同怙我”的匾额,上款题“同翁杨老夫子侍下”,下款题自己的官衔与姓名。匾额送到,杨元又坚辞不受。后徐士林将下款的官衔去掉,改为“后学徐士林拜题”,杨元这才收下。

作者:杨明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