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媒报道,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将于10月14日下午解散众议院,并于19日发布公告,月底进行投票选举。

而在刚刚过去的两天前,新任自民党政调会长高市早苗,发表了本届众议院的选举纲领,不仅批评了岸田文雄对华态度过于温和,甚至公开表态,他的选举纲领并没有被完全采用,如果他想继续推行自己的政策,可以从内阁下手。
不过,高市早苗最后还警告了岸田文雄一句,在内阁推行政策可以,但是要先通过自民党内部的审查。
好家伙,这不是摆明了告诉大家,岸田文雄有名无实,虽然当上了首相,但还是得听党内大佬的吩咐办事,他自己的想法并不重要。
事情发生后不久,就有日媒爆料称,围绕选举纲领的制定,首相府和自民党内部爆发了激烈的掰头。事实证明,胳膊还是拧不过大腿,岸田还没来得及施展抱负,就已经被现实狠狠地摩擦了。
这倒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岸田文雄上台,本来就是自民党大佬内部分赃的结果。
从新内阁的组建情况来看,安倍晋三的细田派和麻生太郎的麻生派分到的蛋糕最多。麻生太郎出任自民党副总裁,麻生派代表人物、安倍的军师甘利明,代替二阶俊博出任干事长。而安倍钦点的“接班人”高市早苗,担任党内的政调会长,此前呼声很高的首相候选人河野太郎,也只是领了个宣传部长的职位而已。
安倍的亲弟弟岸信夫,依然担任防卫相;财务大臣则由麻生太郎的小舅子,铃木俊一担任。总体来看,麻生派获得的席位虽少,在党内的地位却不低。细田派拿下了4个部长、6个副部长和总务会长,何况还有高市早苗这个看似“无派阀”的政调会长。
尽管如此,除了松野博一这个官房长官比较重量级,考虑到细田派的超大体量,相比麻生派来说,实在算不上大赢家。长期被党内边缘化的岸田派,则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加上首相在内,一共获得了四个内阁席位。
此前,甘利明、安倍晋三、麻生太郎三人,因其姓名的首字母被合称为“3a”,常年霸占党内“三巨头”之位。然而,据称安倍本来是想给高市早苗争取干事长一职,没想到被甘利明截胡了,由此可见,“3a”内部已经出现了裂痕。
从这次分蛋糕的结果来看,在甘利明的出谋划策下,岸田派和麻生派联合的趋势在加快,准备联手抗衡细田派。最惨的莫过于二阶派,今年已经82岁高龄的二阶俊博,丢掉了干事长一职,党内地位一落千丈,从此被逐渐边缘化退出历史舞台也不一定。
除了组建内阁之外,岸田执政至今,都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的执政理念。之前参与竞选的时候,为了赢得安倍和麻生等保守派大佬的选票,岸田一改往日自诩的“鸽派”形象,主张对华态度强硬。
安倍扶植高市早苗,面对民间人气极高的河野太郎,本来就没有几分胜算,此时看到岸田的示好,不如顺水推舟,让高市在第一轮分散河野的选票,第二轮加入岸田的阵营,促成了他的上位。
理论上讲,岸田上台,安倍功不可没,他应该向高市一样,大力宣扬安倍的政策,最起码明面上得过得去。
结果当选之后,除了一句“希望中国采取负责任的行动”之外,岸田不仅没有提出任何政治主张,反而强调和中国合作,还承诺不去靖国神社拜鬼,只是派人供奉祭品。
反观高市早苗,无论是在竞选前后,从来没有改变其嚣张的对华态度。很久之前,她就说过,“作为一名日本人,理应去靖国神社参拜为国而死的英烈们”。此外,她还经常在公开场合发表抹黑中国的言论,和美国爸爸一起,渲染“中国威胁论”。跟她比起来,岸田确实算温和。
然而安倍坐不住了,这小子不会想过河拆桥吧。所以高市选择在众议院解散重新选举,自民党内部权力重新分配之际,敲打一下岸田,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本质上讲,今年的自民党总裁选举,实际上是日本政坛少壮派和保守派的一次角力。在日本政坛中,这样的局面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二战之前就出现过,只不过那时的日本天皇还有话语权,大力支持激进的少壮派,为日后全面侵华战争埋下了祸根。
战后,天皇已然名存实亡,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政坛彻底沦为派阀的天下。如今,以河野为代表的少壮派和岸田代表的保守派,又一次站到了历史对决的节点,岸田胜选,标志着保守派取得了暂时的胜利。
为什么说是暂时呢?因为在竞选时期的民调中,河野的支持率远高于岸田,以致于安倍不得不推出高市来分化选票。这就说明,保守派大佬对日本政坛的控制力在减弱,所以他们才不得不使出一些小手段来维持势力。
即便如此,岸田上台之后的民意支持率依然很低,只有56%,远低于去年菅义伟刚刚组阁时的74%。从菅义伟一年中的表现来看,延续安倍的路线并不可取,可能这也是岸田迟迟不表态的原因,与其充当他人傀儡,不如选择左右骑墙,伺机而动,没准能开启属于自己的时代。
只是,日本政党大于政府的趋势已经很难逆转,从菅义伟开始,日本可能又要进入频繁更换首相的年代了。
二十一世纪以来,尤其是2006年9月至2012年12月这个期间,日本政坛更换首相十分频繁。短短六年的时间,先后出现了安倍晋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鸠山由纪夫、菅直人、野田佳彦六位首相,哥几个就跟商量好了似的,每人当一年,到点就走。
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经济。
2001-2006年期间,日本迎来泡沫经济崩溃后的“小阳春”阶段,保持了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2%的“低景气水平”,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得以长期执政,累计天数高达五年零五个月。小泉下台之后,日本经济继续陷入低迷,这才出现了“六年六相”的场景。
此外,自民党竞选败北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007年7月29日,安倍带领的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大败,成为自民党执政52年期间,第一次失去参议院的控制权,安倍本人也因此托病辞职。后来的麻生太郎和野田佳彦,也是因为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失败,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辞职。
在当今中美竞争加剧,全球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岸田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疫情问题、经济问题、中美站队等等,都会影响到他的决策。
就目前来看,岸田的想法大致是,先照顾各方势力,再看碟下菜。但安倍不愿意等,他如果接不好招,无法处理好各方势力,之后的路估计会很难走。
同时,美国需要的是一条听话的狗,虽然中国是日本不可获取的贸易伙伴,但如果这个首相不愿意咬人,美国也会让他干不长。
以前我们常说,美国总统是个摆设,放条狗在椭圆办公室,国家都能正常运转,实际上,这一点在日本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