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环东山湾·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
将于12月6日在东山、诏安、云霄、常山举行!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云霄东厦
感受多彩东厦!
走起!

位于云霄县东部的东厦镇,距离县城约5公里,蜿蜒曲折的母亲河漳江,穿越崇山峻岭,来到这里,滋养着这一方水土。此地民风淳朴,名胜古迹不胜枚举,我们此次的东厦之旅便从浪漫美丽的佳洲岛开始。
佳洲爱情岛
位于漳江入海口的佳洲岛,是漳江下游南北溪河流汇合处平原岛屿,作为福建省最大的陆岛平原,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不远千里远道而来。一入佳洲,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在微风的轻抚下涌起一股又一股金色的波浪,步行在木栈道上,微风轻拂脸颊,一切好不惬意。
荷塘里,凌波仙子们各自舒展着柔美的身姿,散发温柔的芳香,紫色的睡莲静静地屹立在池塘之中,绽放蒙娜丽莎迷之微笑。走进农家大院,“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岁月静好。推开窗子,现代农业观光园在向晚红霞的映衬下宛如一张会动的写意,这一切,美得不像话,像画。
到了夜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露天休闲吧里开嗓来几首小曲,卸下一身疲惫,吃上几串烧烤,和着蛙鸣小饮一番,放松身心。
石矾塔
李金文 摄
2009年被评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石帆塔作为福建省境内唯一的海中塔,始建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后倾圮,嘉庆十九年(1814年)重建,历经三百多年风雨依然矗立在漳江入海处那万顷波涛中的小岛礁上。
由花岗岩条石砌成的石矾塔为密檐式空心塔,塔为密檐式空心塔,平面呈八角形,内部以条石阶作螺旋梯,可通顶层。塔身四周嶙峋怪石,状若笋尖,高达数丈,是云霄标志性建筑物和明清时期石构建筑的成功典范。夕阳西下,落日余晖,石矾塔愈发地孤傲,就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勇士,雄居海天,守护云霄的水土一方。
魏妈文化园
魏妈文化园的建设是全县人民和海内外87姓开漳将士后裔的共同心愿。身为归德将军陈政的母亲、开漳圣王陈元光祖母的魏妈,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位不平凡的女性,以百姓福祉、边陲安定为己任,为闽南开发、漳州建制、文明传播、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漳州人民崇敬信仰的老祖母,是当之无愧的巾帼英杰。
魏妈文化园庙宇鼎新,仪制一应俱全,气势恢宏,总体规划主要以半径山魏妈墓园、陈元光守墓庐遗址和半径古道、神道碑、魏妈庙为核心园区,规划纳入仙人峰、龙泉寺、龙凤寺、棋盘石等,是“圣王文化,朝圣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树林
漳江口红树林作为北回归线以北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生长最好的红树林天然群落,俨然就像海岸卫士,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不管狂风暴雨,酷暑严寒,永远青枝绿叶精神抖擞,忠诚地守护着这片质朴秀美的江南水乡,保护漳江两岸的田园和村庄的安全。
红树林的的植物种类主要是红树科植物,树皮里面含有单宁酸,可以提取红色染料,树皮割开后,经氧化会变成红色,所以,红树林这个名称只与树皮、木材有关,而与花、叶无关。作为胎生植物,它的根系奇形怪状,就像我们支撑物体最稳定的三角支架一样,牢牢的捉住泥土,适应波浪的冲击,使红树风吹不倒,浪打不倒。
乘船下海看个面积,沿木栈道行走则看个究竟,涨潮时,海水淹没滩涂,红树林如同碧波荡漾中的一座座“绿岛”,落潮时,红树露出纵横密布的根系,俯瞰就像一幅纵横交错的地形图。起风了,从澳洲、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候鸟们成片成片的在空中飞翔,潮间带里,弹涂鱼蹦跳林下,招潮蟹神出鬼没。这般不可复制的美景,看得令人心醉。
梁山美景
山里有田、有村又有溪,远眺山脚下的知青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颇有岁月绵长悠远的意境,黄昏的乡间小道上,铺满的细碎残阳,点缀在青山翠谷之间,一幅绿水青山的迷人画卷早已深深地印在心田。
东厦美食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来到东厦,一定不可错过海鲜大餐。锯缘青蟹、泥蚶、文蛤、缢蛏、跳跳鱼、西施舌都是食客们赞不绝口的珍馐美味。重点介绍西施舌,因吐出的白肉象是一条令人联想多多的小舌头而得名,用西施舌做料的汤菜,汤汁腻滑,品质爽滑,味道鲜美,有“天下第一鲜”之美誉。
来云霄
这个多彩的地方
一定让你流连忘返!
12月6日,相约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