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同治元年,为了抵御太平军对上海的进攻,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奉命组建了淮军。这时,有一支军队加入到淮军中来,这支军队的头目叫刘铭传。此人作战勇猛,很快便成为淮军名将,殊不知,他的命运居然与台湾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刘铭传,道光十六年生人,安徽合肥西乡人氏。家里世代以农耕为生,他在家里排行老六。据说刘铭传小的时候得过天花,脸上留下了麻子,人们都叫他“刘麻子”。刘铭传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但是刘铭传从小胆子就很大,两目炯炯有神,声音异常洪亮,人们见了都很害怕。刘铭传不喜欢种地,对科考也不感兴趣,从小身边就聚集了一帮小伙伴,约个架啥的那自然是家常便饭。
在十一岁那年,刘铭传居然贩私盐去了,随后就做起了打家劫舍的行当。当时有一个恶霸欺负到了刘铭传的家里,刘铭传气不过,居然拿刀将那恶霸给杀掉了。刘铭传很快就在乡里组织了几百名穷苦小青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后,刘铭传就成为当地团练的头目。1862年,李鸿章回家乡组建淮军,刘铭传依然加入进来,他领导的这支军队号“铭字营”。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刘铭传作战勇敢,受到了李鸿章的重用。很快就被提升为直隶提督,成为淮军名将。在攻灭太平天国之后,刘铭传又跟随李鸿章参加了围剿捻军的行动,在追剿捻军的过程中,刘铭传为了抢功与湘军将领鲍超产生了矛盾,引起了包括曾国藩在内的湘军集团的不满,最后还是李鸿章出面调解了事。随后在协助左宗棠平定陕西回民叛乱的过程中又结怨于左宗棠,使得刘铭传在同僚中的名声很是不好,之后一直赋闲在家十几年。
光绪十年(1884)七月,法国侵入福建、台湾地区,台湾告急。朝廷想到了赋闲在家的刘铭传,任命其为台湾巡抚督办台湾军务,第二年,台湾正式建省,这样,刘铭传就成为了台湾的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来到台湾之后,考察了当地的情况,针对当地的地形做出了重要部署。但是,当时台湾的主要兵力是刘璈率领的湘军,身为淮军将领的刘铭传不太好统筹,刘铭传主动放低了姿态,协调了与湘军将领之间的矛盾。
在刘铭传的抗击下,法国侵略者无功而返,刘铭传成功地守住了台湾。随后,身为巡抚的刘铭传带领台湾民众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各个领域对台湾进行了开发建设,为台湾的近代化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刘铭传因此被称为“台湾的近代化之父”。光绪十七年(1891),刘铭传卸任台湾巡抚,离开了他挚爱的台湾。
光绪二十年(1894),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清政府最终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当听到,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之后,刘铭传异常悲愤,整日沉默不语,肝气郁结,加重了他的病情。半年之后,心挂台湾的刘铭传带着巨大的遗憾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