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丰年资本合伙人常彬:认知产业、与产业相伴、以时间为朋友 军民融合需要耐心

投中网(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2018年4月23-25日,由投中信息、投中网主办,投中资本协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在上海金茂君悦酒店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价值的力量”,来自国内外上百家私募股权机构汇聚一堂,对当前行业热门话题展开讨论。

此次峰会上,丰年资本合伙人常彬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丰年打造了适配产业发展需要的资金结构,这是丰年过去几年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

常彬认为,短期的基金和一蹴而就的方式融入军民融合都是不现实的。作为丰年合伙人,一直在产业管理和项目管理过程中秉承一个道德准则:认知产业、与产业相伴、以时间为朋友坚定内心的笃定,砥砺前行。

以下为常彬在“第十二届中国投资年会”精彩演讲实录,投中网整理。

常彬:每年这个时候都挺有意思的,因为上半场总会有一个热点,下半场会到一个传统的来。刚才听完了台上的各位给大家分享了区块链的产业格局、投资策略以及从投资人角度而言看到的银光闪闪的回报。我今天给大家聊的军工产业没那么光鲜。

资本如何助力而不是掣肘

今天的主题是资本助力军民融合,接到这一个主题时我心里是忐忑的,以这个主题可以概括出很多的结论来,叫资本助力集成电路产业,助力高端制造,助力区块链等等。但是资本都是助力吗?是不是掣肘呢?作为长期从事军工产业的人而言,也作为一直专注于中国军工产业的资本而言,这是一个很火的问题。

从早期公司成立到现在,这个问题一直在我们自己的脑海里。换句话说,我们是不是在整个产业里,除了助力以外还做助纣为虐的事情,我们一直要自己心里有一根弦。这是我们作为投资人的良心本质。

除了忐忑,丰年资本的核心合伙人投资军品都是从2001年到现在,一直不断地反思和检讨。还好,我们觉得自己做对了几件事情。第一个事情就是对整个军民融合浪潮的笃定。为什么这么讲,真正做产业投资才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一个产业的笃定和激情的信仰才是我们的基石。最早丰年资本介入这一领域,我们对国内的投资人、管理人,以及被投企业进行梳理,那个时候整个军民融合产业是空白的,很少有人说军品还能上市,很少人知道军品还能以投资的方式介入。过去我们一直是在激发行业的激情。经过几年的发展,丰年取得了成绩,也获得了投行和被投企业的认可。过去几年,我们不断加持的荣耀,慢慢地觉得这一产业值得我们奋斗终身。很有幸,在时代的浪潮下,我们牵引了这一行业,也给自己寻找了在投资产业里面值得扎根的二十年、三十年的纵深行业。

在过去的这几年,中国的军民融合产业经过了一个政策调整,就是大家熟悉的军改,这个改革短期来说,影响了相当一批企业的经营业绩,长期而言为整个的军民融合和国防体制打造扎实的产业和基础。这是整个二十年的政策导向。我们进行军改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扪心自问,当行业低潮我们能否保持坚定,保持那颗心。其实很难,这当中很多投资人找到我们,他们基本上处于辗转反侧的状态,又惊又喜,军品为什么这么小?投资这么难看懂?为什么这么难做投后管理?我想问大家如果摆在大家面前的是这样的投资人,如何借助资本做所谓的资本助力的融合呢?这么多年的投资浪潮中我们发现,找到合格的投资人在军民融合浪潮中都非常困难。

丰年这几年不断地锤炼我们的基金和项目,还包括我们的投资人、管理人和被投企业。这当中不断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丰年投资人体系。很有幸经过我们的时间验证,我认为中国的军民融合产业至少通过5年才能完成第一个节点的验证,通过十年完成一个大闭环,这是我们对军民融合产业的定义,包括未来二十年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基础。

因此,还是回应了我笃定的一句话,事实证明投资一个产业,对其坚定不移的信仰和笃定是何其重要。

打造产业发展需要的资金结构

除了信心,还要来点实的。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丰年做对了几件事情。除了坚定不移的信心,我们还做了几件事,打造了适配产业发展需要的资金结构,这是丰年过去几年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无论是出资人结构,基金周期包括资金总量。今天在座的有投资人说我2013年博士生毕业,我现在管几十亿美金的资本。过去两年我获得了20倍甚至是100倍的回报。我想传统行业大家还见不到,换句话说在传统产业可能大家第一个闭环还未走完,这就是传统产业的投资,投好一个传统产业需要耐心,因此出资人结构我们要做好准备。台下的湛总是负责我们机构融资的负责人,过去我们做了很多的艰难选择,最难的选择是拒绝。有怀揣大把美金的境外投资人,也有怀揣大把政策性资金的产业投资人,基本上是百亿规模想投入到丰年体系里面来,还有很多境外身份的华侨。还有我们看到了很多产业方,包括不太适合产业发展需要的基金想进入进来,我们都很难选择。人民币基金募资难,军工更难,这就是军工产业的现状。过去两年只是短暂的军改,很多同行找到我,他们觉得军改当中寻求三板,或者是短期的利差,寻求不到来找丰年。我想这样的投资人和机构,如何用资本助力产业发展。

第二件做对的事情就是我们构建了自己的生态体系。我们一直有一个梦想,我们有完整的生态体系,当每一个被投企业加入丰年以后,我们都可以快速地接触到客户体系。就像一个互联网企业,可以快速地接入bat,而军工企业接触到自己的生态体系何其难。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公司第一天开始就建立了这个体系,而且这已经成为了我们同行难以逾越的壁垒。三十多家企业在各个装备、各个序列打造了丰年的体系,这的当中从机关到工业部门等构建了丰年的链条。

随着更多的企业涌向丰年,随着配套单位产生协同,我们发现我们的生态体系完成了第一个大闭环,约等于互联网的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从过去到现在都发挥重大的作用。2015年我们投过一个专门做发射器的企业,当时投的时候约等于亏损,2016年1600万的利润,然后经过两年的调整,现在在一院15所、二院46所整个把所有做发射器的企业完成配套,2017年约等于5000万的利润,到现在储备了9个亿的订单,这都是靠我们的生态体系完成闭环。在座的各位也有很多的投资人,哪个生态体系,包括我们过去是做综合投资的,我们也曾经打造过类似这样的生态体系,真正地为被投企业起到牵投作用的很少,但是很有幸我们找到了例子。

我们投一个芯片企业,投的时候军品的只有20%,它是电子雷达和电子对抗。我们配套的时候是几个边缘供应商,但是现在经过梳理,这家企业已经是13所、10所、618等单位的供应商。去年一年军品收入翻了4倍,这就是我们的生态体系起的作用。表征看,丰年的生态体系为企业提供了增长的空间和通道。但是实质上是什么?是非常有利于加快国家、军民融合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

与此同时从2016年开始,在丰年的平台基础上,也并购了几个企业,是因为原来的大股东年岁大了选择退出。那个时候我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这个过程我们发现了几个特点,反哺到对中国军工产业的管理当中来。我们发现军品的企业家,相对于国民经济的企业家而言,都在水平线以下。同时民营的军工企业相对于国有的军工企业,都是处于劣势,包括人员、资源等。但是民营企业具备效益和机制上的优势,如何充分发挥他的优势和抑制住自己的缺陷,这是整个军工企业管理中我们摸索到的实践。这当中贯穿项目的管理、资质的管理、质量体系的管理和客户综合体系的梳理等一系列的链条,到今天,丰年除了具备自己做投资的属性,还具备了做产业的属性。

当然也有所不为。就像最早提到的,在整个丰年管理的基金里面,很少见到短周期投资基金,这是我们给自己在产业基金做的适配。与此同时也有很多的企业和上市公司找到我们,说能否为我们输送两个标的。可以,但是大家只是希望以这种方式给自己贴一个军工的标签,大家可以绕行。短期的基金和一蹴而就的方式融入军民融合都是不现实的。包括我们的基金想去谈,以及产业园这样的合作也不符合我们基金的定位。因此,所谓的军民融合还是大家的各取所需。

送一句话给大家,作为丰年,作为合伙人我一直在产业管理和项目管理过程中秉承一个道德准则,认知产业、与产业相伴、以时间为朋友坚定内心的笃定,砥砺前行,谢谢大家!

(编辑:翟兆瑞)

版权声明:

2.微信平台转载请联系投中网官方公众号进行授权。

本文源自投中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