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讲了讲两位门神其中的一位——秦琼秦叔宝。今天就讲讲另外一位门神——尉迟恭尉迟敬德。毕竟门神是两位,总不能让一位值班,另一位长期休假吧!
尉迟恭(585年——658年),(相较于不知道秦叔宝出生年份而言,这位有确切的出生年份)。大家注意,以前可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另外一个名字,也就是他的本名——尉迟融。至于尉迟恭的名字,则是因为《新唐书》里面写作尉迟恭,字敬德,朔州鄯阳县人,祖籍太安狄那(今山西省寿阳县),鲜卑族,唐朝开国名将。
尉迟恭年少时以打铁为业,(这也难怪他如此勇猛了)。大业末年参与平定高阳民乱,因功封为朝散大夫。大业十三年,大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死当时的太守王仁恭,决定起兵反隋。刘武周早就听闻尉迟敬德作战勇猛,便将他网罗到自己麾下,担任偏将。
唐武德二年三月,刘武周得到突厥的支持,起兵南下,作为猛将,当然不能少了尉迟恭。
半年左右的时间,刘武周便占领了太原。而尉迟恭则随着宋金刚继续南下,很快就攻克了晋州,又过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浍州又被攻克。
夏县人吕崇茂见状起兵响应刘武周,击败唐右仆射裴寂,唐朝刚建立不久,就突遭大难,形式十分危急。
李渊得到消息后,急忙下令让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诗郎唐俭等率兵讨伐吕崇茂。吕崇茂可没有实力敢和强大的唐朝硬拼,便向宋金刚求援,宋金刚急忙派遣尉迟恭和寻相率兵潜往夏县,接应吕崇茂。
尉迟恭与吕崇茂里应外合,两面夹击唐军,唐军突遭袭击,大败。可怜了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哥们几个,竟然全部都做了尉迟恭的俘虏。
李世民闻讯后,即派兵部尚书殷开山、刚刚降唐不久的总管秦琼等,在美良川截击尉迟恭军,双方大战,结果就是尉迟恭军大败,仅仅与寻相两个人逃脱,将刚刚俘虏的李孝基等人,又送回到了唐军手里。(这件事也被演义成两位门神相斗。上演了一出三鞭还两锏的戏码。)
武德三年,李世民亲自讨伐刘武周。而刘武周则命令尉迟恭和宋金刚到介休县抵抗李世民。结果宋金刚被击败,落荒而逃,也许是逃的太快,竟然逃往了突厥。这一次可把尉迟恭坑惨了,被围困在介休县城。
李世民惜才,便派遣任城王李道宗、宇文士及进城劝降,尉迟恭与寻相一琢磨,觉的自己肯定打不过唐军,两个人便投降唐军。
随后,李世民征讨王世充,自然少不了刚刚降唐的尉迟恭。也许李世民也不会想到,自己幸亏带了尉迟恭,不然自己可就活不到吃丹药的年纪了。
一天,尉迟恭和李世民心血来潮,两人到榆窠打猎,好巧不巧的,正碰上王世充带领几万步兵骑兵前来挑战。
王世充部下骁将单雄信一见到李世民,立刻带领骑兵直奔李世民,尉迟见状,冲上前去,大吼一声,竟然一枪就把单雄信这员骁将挑下马来,估计单雄信也是一脸懵逼。就这样,尉迟恭一边保护着李世民一边杀出包围。
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后,自己又带领骑兵跟王世充作战,王世充部下被击溃,连手下一名叫陈智略的将领也被俘虏,这还不算,还俘虏了手持长矛的骑兵六千人。
武德四年、五年,尉迟恭跟随李世民接连讨伐刘武周、刘黑挞,均立下大功。
武德九年,参与玄武门之变,并且亲手射死了齐王李元吉,以至于后来论功行赏的时候,尉迟恭和长孙无忌被定为头等功,尉迟恭被赐予吴国公爵位,贞观十一年改封为鄂国公。
晚年的尉迟迷信仙丹,研磨金属矿石,吞服云母矿石粉,挖池圹建楼台,用白色花纹的丝织物予以装饰,学着演奏清商乐曲自我娱乐,也不在和外人交往,长达十六年之久。
庆三年十一月二十五日(658年12月25日),尉迟敬德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