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揭秘5位大器晚成的湘军名将为何都英年早逝?无缘见证最后一战

作者:读史小神探

晚清之所以可以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得以续命50年,离不开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之乱;湘军之所以能攻克天京摘取最后的胜利果实,离不开湘军统帅和将领的前赴后继。

揭秘5位大器晚成的湘军名将为何都英年早逝?无缘见证最后一战

最后攻克天京的统帅和战将往往容易被人提起,比如曾国藩、曾国荃两兄弟;

然而那些在战斗中以身殉国的战将,即使他们在当时立下了不世功勋,也还是会有很多人,在岁月流逝中,渐渐地被世人淡忘。

被世人遗忘却又大器晚成的湘军将领中竟然有5位,分别是江忠源、塔齐布、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他们都是中年得志却又英年早逝的湘军名将。

一、楚勇创建者江忠源

1852-1853年期间

江忠源是湘军最耀眼的战将。

40岁时一战成名,短短2年时间里。

他率领楚勇,击杀冯云山、守长沙、解南昌之围、收复武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

1854年

因被叛徒出卖导致庐州城破,跳水自杀、以身殉国时年仅42岁。

揭秘5位大器晚成的湘军名将为何都英年早逝?无缘见证最后一战

二、黄金搭档塔齐布、罗泽南

塔齐布、罗泽南是湘军力挽狂澜的王者,是曾国藩的心腹爱将,是湘军的黄金搭档。

湘潭大捷,塔齐布血洗了曾国藩兵败湘潭靖港的耻辱。

揭秘5位大器晚成的湘军名将为何都英年早逝?无缘见证最后一战

塔齐布、罗泽南联手,取得城陵矶大捷,击杀太平军骁将曾天养,太平军开始战略撤退。

之后再度联手,收复武昌,挽救了当时摇摇欲坠的清政府。

一战成名时,塔齐布36岁,罗泽南46岁。

三、曾国藩痛失左膀右臂

1854年底,由于曾国藩兵败湖口,黄金搭档塔齐布、罗泽南回援江西。

1855年初,湖广总督杨霈再次丢失武昌。

1、以上制下战略

面对江西九江和湖北武昌的不利局面,罗泽南提出著名“以上制下,步步紧逼”的战略。

“九江逼近江宁(南京),而且向西牵制武昌,故太平军以全力争之。想要扼制九江,最好是从武昌而下;以武昌来扼制九江。那么东南的全局,说不定会有转机”

幸运的是罗泽南的战略经曾国藩上书后被咸丰帝采纳,成为湘军横扫太平军的基本战略。

揭秘5位大器晚成的湘军名将为何都英年早逝?无缘见证最后一战

2、塔齐布殉国

1855年

罗泽南开始支援湖北

塔齐布独战九江,因连遭挫败,心劳日拙,暴死于军中,以身殉国时年仅38岁。

揭秘5位大器晚成的湘军名将为何都英年早逝?无缘见证最后一战

3、罗泽南战死

1855-1856年

太平军主帅石达开在湖北被胡林翼、罗泽南击败后窜入江西。

曾国藩发出文告要罗泽南回援江西。

罗泽南担心回援江西后,单靠胡林翼一军无法夺取武昌,进而湘军失去掌控大局的机会。

另一方面担心若不回援江西则不容易跟曾国藩交待,身处两难之地。

长期闭门不出的太平军,抓住战机开门出战,扑向湘军。

罗泽南亲自督战,一心难以二用,结果中弹身亡,年仅48岁。

从后期的局势上来看,曾国藩虽然坐困南昌,在损失塔齐布、罗泽南左膀右臂后,绝地逢生的曾国藩又获得了曾国荃和彭玉麟两大心腹。

假如历史有如果,罗泽南应该也不至于横死武昌。

四、湘军双子星

罗泽南战死武昌后,李续宾、李续宜横空出世,由于二人是亲兄弟,又是后起之秀,堪称湘军的“一时双壁”。

二人是罗泽南在教书时的得意弟子,后随其投笔从戎,二人秉承恩师“以上之下”的战略,自上而下横扫太平军。

1、夺取武昌

1856年

三月

罗泽南去世后,李续宾接管罗泽南部下。

与湖北巡抚胡林翼、湖北提督杨载福等与太平军相持于武昌城外。

九月

太平天国发生天京内乱

太平军主帅石达开从武昌赶回天京。

揭秘5位大器晚成的湘军名将为何都英年早逝?无缘见证最后一战

十二月

守卫武昌的韦俊因其兄韦昌辉被诛杀

无心再力保武昌,遂大开城门,投降清军。

经过江忠源、塔齐布/罗泽南、胡林翼/李续宾/杨载福的努力后,

武昌第三次回到清政府手中。

自1856年武昌失而复得后,至1864年平定太平军攻克南京,武昌一直掌控在清政府的手中。

2、李续宾

1857-1858年,李续宾在杨载福水师配合下,历经1年半血战,终于夺得九江。

此致血战,湘军奋勇杀敌,毫无畏惧,“前者伤,后者继进”。

太平军名将林启容及其部下也是浴血巷战,近2万名将士全部英勇牺牲,勇夺太平天国战斗史上壮烈程度第一名。

夺取九江战略意义非凡,不但弥补了塔齐布的遗憾,更使得“自上至下”的战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为进一步攻克太平军解决了后顾之忧。

揭秘5位大器晚成的湘军名将为何都英年早逝?无缘见证最后一战

1858年

六月

太平军前军主将陈玉成会同太平军后军主将李秀成击败清军江北大营。

李续宾率兵救援,攻至岳州三河镇,该镇在经济,军事上都居重要地位。

在攻打三河镇时,李续宾被陈玉成、李秀成合围击败,在激战中阵亡。

李续宾自参加湘军至三河败亡,“七年之间,先后克复四十余城,大小六百余战”,成为打击太平军十分有效的清军将领。他的战死,对湘军打击甚大。

揭秘5位大器晚成的湘军名将为何都英年早逝?无缘见证最后一战

1858年,是40岁的李续宾夺取九江一战成名的一年,也是其战死岳州的一年。

3、李续宜

陈玉成、李秀成在三河镇与李续宾大战时,石达开攻进了湘军的后方基地湖南。

湖广总督官文、湖北巡抚胡林翼命李续宜驰援湖南,并节制诸路援军,大败石达开。

揭秘5位大器晚成的湘军名将为何都英年早逝?无缘见证最后一战

1860-1861年

曾国藩和胡林翼统帅湘军,以夺取安庆为目标,发起了安庆会战。

安庆会战是一场战略性会战。

曾国藩坐镇皖南祁门指挥曾国荃、杨载福负责围城任务。

胡林翼坐镇皖北太湖坐镇指挥多隆阿、李续宜负责打援任务。

陈玉成为解安庆之围,率军直攻武昌。

李续宜请辞安徽巡抚一职,统兵回援湖北,大败陈玉成。

太平军救安庆,不先扫清外围而直接进攻围困安庆之敌,正中湘军围城打援之计。

太平军屡屡受挫,安庆不保。八月,胡林翼病逝,李续宜接任湖北巡抚。

湘军夺取安庆后,天京失去西线屏障,湘军遂以建瓴之势,乘胜东下,直逼天京。

揭秘5位大器晚成的湘军名将为何都英年早逝?无缘见证最后一战

1862年,李续宜升任钦差大臣,督办安徽全省军务

1863年,李续宜病逝,和其哥哥李续宾一样,享年40岁。

李续宜比胡林翼幸运的是幸见证了安庆会战的胜利

不幸的是未能见证最后攻克南京的胜利。

五、总结

他们前赴后继,扛起挽救清政府的大旗。

江忠源之后有塔齐布、罗泽南。

罗泽南之后有李续宾、李续宜兄弟,直至曾国藩、曾国荃攻克天京。

揭秘5位大器晚成的湘军名将为何都英年早逝?无缘见证最后一战

他们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都在不同年份为镇压太平军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们都是大器晚成的英雄,一战成名时都已年过35岁;

他们都是天妒英才为国捐躯的一代名将,以身殉国时最多不过50岁;

他们都没能看到攻克天京的那一刻;

最后的一战他们虽没能参加,但攻克天京的功劳簿上应该有他们的名字,因为是他们为夺取天京打通了道路、扫清了障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