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体型较小的鸣禽,但为中等体型的雀类,体长 14~17 厘米。嘴为圆锥形,基部粗壮,黄色;先端尖,黑色。雄鸟繁殖羽头至上背黑色,腰白色;喉、上胸、肩橙栗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两胁和尾下覆羽沾棕色;翼黑色,有两道明显的白色或栗色翼斑,第二道翼斑宽阔,飞羽具皮黄色外侧羽缘;尾黑色,呈凹形分叉,具狭窄的皮黄白色羽缘。雄鸟非繁殖羽头部、背部杂有褐色。雌鸟较雄鸟暗淡,头侧灰褐色,头顶黑色,上背黑褐色而具褐色羽缘,下体颜色较浅。眼深褐色,脚偏肉褐色。
生活习性主要栖息于山区和平原的林地,也会在林缘、灌丛和城市园林中出现。常成群活动,冬季常结成甚大的群,可达上千只。在树上、灌丛中或地面觅食,在地面活动时跳跃前进。主要食物为植物种子、草籽、果实等,繁殖期主要吃昆虫。旅鸟或冬候鸟。冬季常见,自泰山山顶至城区、城郊和汶河流域皆有分布。
保护状况iucn:lc;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 ·
▶ 鸫科——虎斑地鸫
▶ 鸫科——灰背鸫
▶ 鸫科——白眉地鸫
▶ 鸫科——橙头地鸫
▶ 鸫科——乌鸫
▶ 鸫科——褐头鸫
▶ 鸫科——白眉鸫
▶ 鸫科——白腹鸫
▶ 鸫科——赤颈鸫
▶ 鸫科——红尾斑鸫
▶ 鸫科——斑鸫
▶鹟科——红尾歌鸥鸲
▶鹟科——蓝歌鸲
▶鹟科——红喉歌鸲
▶鹟科——蓝喉歌鸲
▶鹟科——白腹短翅鸲
▶鹟科——红胁蓝尾鸲
▶鹟科——北红尾鸲
▶鹟科——红尾水鸲
▶鹟科——白顶溪鸲
▶鹟科——紫啸鸫
▶鹟科——黑喉石䳭
▶鹟科——蓝矶鸫
▶鹟科——白喉矶鸫
▶鹟科——北灰鹟
▶鹟科——灰纹鹟
▶鹟科——乌 鹟
▶鹟科——白眉姬鹟
▶鹟科——绿背姬鹟
▶鹟科——鸲姬鹟
▶鹟科——红喉姬鹟
▶鹟科——白腹蓝鹟
▶鹟科——铜蓝鹟
资料提供:泰山森防站
编辑:刘蓓
*版权声明:图片及文字为摄影师和本平台所有,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