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洪承畴究竟因何选择降清?

洪承畴因何降清,一直以来都是有不同的说法,特别是很多人觉得其中有些故事,大肆传播,主要是有人指出洪承畴是被庄妃色诱,最终选择投诚。恐怕这一说法太过于蹊跷,也很难令人信服,所以又衍生出一个新的说法,那就是洪承畴是被皇太极感动的,选择了降清。这些话语大概意思都是洪承畴本来不想投降,而因为一些故事,而不得已选择。

说庄妃色诱洪承畴,实在是太奇葩,因为不管怎么说,庄妃是皇太极的妃子,而为了劝降洪承畴,皇太极把自己的妃子都献出去,怎么想怎么不对,洪承畴就这么值这个价码?而说洪承畴被皇太极感动,才选择投降,这样也很奇怪,本来坚持不投降的人,就那么容易被感动呢?

洪承畴究竟因何选择降清?

其实,洪承畴只不过因为之前说的话太满,所以被俘后如果直接选择投降,恐怕会成为笑柄。所以扭扭捏捏,很长时间没正式投降而已。也就是说,洪承畴在被俘之后,就已经有了投降的打算,只不过等待时机,让自己面子上过得去而已。

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是为“上欲收承畴为用,命范文程谕降。承畴方科跣谩骂,文程徐与语,泛及今古事,梁间尘偶落,著承畴衣,承畴拂去之。文程遽归,告上曰:‘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引自《清史稿·列传二十四》)

如果洪承畴真的视死如归,又何必对落在自己身上的灰如此在乎呢?显而易见,他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台阶,可以走下来而已。后续皇太极对洪承畴态度不错,经常过来看一下,这样一来,面子也有了,于是乎,洪承畴的投降也就顺理成章。

洪承畴究竟因何选择降清?

于是,上自临视,解所御貂裘衣之,曰:“先生得无寒乎?”承畴瞠视久,叹曰:“真命世之主也!”乃叩头请降。(引自《清史稿·列传二十四》)就这样,洪承畴完成了对清朝的投降过程。显而易见,洪承畴扭扭捏捏,并不是一个对明朝忠诚的人,当然崇祯的操作确实也没法让这些官僚对其死心塌地。只不过,立牌坊的事情,洪承畴做的有些过分。要么就直接投降,要么就自裁,一边说自己决不投降,一边又投降了,而让崇祯还在北京做了祭祀,太不要脸了吧。

所以,洪承畴后续跟随多铎等人进军江南时,碰到了很多的抵抗,而洪承畴则负责抓捕这些人进行劝降。比较著名的一个例子自然是夏完淳被抓后,说堂上之人并非洪承畴,因为真的洪承畴已经殉国,以此来讽刺洪承畴。相信这个时候的洪承畴大概有些不如钻进地缝的感觉吧。

也即清军入关后,洪承畴逐渐成为了笑柄,不仅仅是明朝的遗老遗少,也还在于当时的所有知情者。乾隆时期,洪承畴百年后多少年,又一次被羞辱,这就不必多说了。

洪承畴究竟因何选择降清?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